團契相交:是恩典還是鷄肋

日期:2022年9月4日
題目:團契相交:是恩典還是鷄肋
牧者:麥寶山牧師

我們信仰三位一體的上帝,是聖父、聖子、聖靈三而一的上帝。三一上帝的教義是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教義。使徒信經就將三個位格在歷史時間中,從創世到救贖的行動,呈現彼此的同工和合一,稱為「經世三一論」。

三一教義雖然重要,但一般信徒感到乏味和離地。然而,三個位格之間的合一,卻是教會團契的基礎。團契中的上帝,施行救贖,把罪人召到祂面前,與祂團契。當我們與上帝團契時,我們就藉着並通過與基督團契,與人團契。換言之,團契生活是與主結連的延伸,因此當中蘊藏着 豐富的恩典和學習。

憐憫人的主藉着 團契,引導我們打開心靈,好讓我們容納不同的生命。我們心中藏着 一把尺,把人區分和歸類,按自己的定義來評價人,這把尺製造了一條鴻溝,鴻溝上的小橋只容許小部份屬我族類的人過來。藉着 與主相交,我們通過基督的眼睛看肢體,而不是我的一把小尺,突破了藩籬。

圍爐取暖式的團契是對基督的羞辱,在基督的恩召之外,再加上我們的標準,導致非我族類不得而入。通過基督的眼晴,我們看人,都是主所愛的、主為之而犧牲的、主所接納的,我們憑甚麼來拒絕人?

團契是學習捨己之處:真實的聆聽給予尊重和關懷,控制舌頭,表達更多的關注而非操控或爭取表現,這是捨己的日常實踐。溝通不是滔滔不絕地爭奪話語權,而是建立在聆聽,合宜的回應之中,懇求基督給予我敏銳的耳朵,細緻的心思,謹慎的舌頭。基督身體力行示範了捨己:「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二6-7)我們就在日常中實踐出來。

服事是團契不可或缺的力量,通過服事肢體,實踐愛,以致服事基督成為實際,不是流於空談。服事是要認識別人的真正需要,而不是「大發熱心」地不停地做,如馬大一樣。服事是要到心,了解他人的真正需要,給予合宜的關愛。

團契是屬靈的,所以不要讓團契成為遊樂園。建基於遊樂的團契終必煙消雲散。這不是說遊樂不重要,適當的安排不同形式的活動是需要的,但是上帝的道、祈禱、守望和關懷,才是基礎!


試煉的喜樂

日期:2022年5月1日
題目:試煉的喜樂
牧師:麥寶山牧師

教會經歷史無前例的停開,整個社會彷彿也停擺了,店舖關門,路上行人疏落。每一天的新聞報導,離不開有多少人感染,有多少人離開。這段日子,人心之沉鬱與寥落,處處瀰漫。

就在這烏雲密佈的日子,雅各書的勸勉有如一道清溪:「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一2-4)

病毒的威脅無處不在,恐懼蠶食著人的心靈,但雅各卻指出,我們今日的經驗雖然是可怕,卻不是人生的全部。不幸的經驗的確折磨人,我們祈求上帝把艱辛與苦痛拿走,消災解禍。不知不覺間,我們的困難成為生命的焦點,我們圍著困難打轉。至高的上帝也只能站在一旁,祂不是我們人生的中心,也不是我們順服和跟隨的那一位。

雅各勉勵落在艱辛苦痛中的弟兄姊妹要喜樂,這是怎樣的人生觀?艱辛苦痛的苦杯,真是苦口良藥嗎?這不能沒有信心,相信上帝的善意,祂滿有善意地雕刻我們的生命,有如巧匠的手起刀落,大刀濶斧,使平庸變為獨特。

信心產生盼望,盼望產生忍耐。忍耐過程中各式各樣的熬煉、非常不舒服與難受,但同時卻是走在完全的路。「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這個描述好像只能歸於上帝,只有上帝是完全,絕無缺久。人則常有缺久,絕不完全。

然而,當我們即使在各式各樣的磨難中,上帝仍是我們順服的主,跟隨的主,我們就走上完全的路上,踏在前奔完全的上帝時,我們就已經是完全人。「所以我們中間,凡是完全人總要存這樣的心;若在甚麼事上存別樣的心,上帝也必以此指示你們。」(腓三15)。完全不是我們的道德人格達到完全的地步,而是因我們在上帝裡,又向著完全的上帝直奔。

重新認知自己,有著上帝的完全,今日的試煉是出於祂的善意,祂無比豐富的愛,使這個生命按著祂而塑造,雅各就直言試煉是有喜樂的。

看不見的上帝,在有形的試煉中,顯現祂的真實!

穩行在高處

日期:2021年11月14及21日
題目:穩行在高處(一)
經文:哈巴谷書第3章17—19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死蔭幽谷的境象
無花果樹在乾旱的土地仍然可以生長,在六月及八月有收成 。無花果是中東人 民不可或缺的食物,但現在無花果樹卻不開花結果。

生命 力旺盛的葡萄樹,枝子可伸長到 35 40 尺,可以覆蓋 950平方公尺的地方 ;葡萄樹五月就開始結果。葡萄營養豐富,是中東人 民的重要營養來源。可惜,即使容易生長的葡 萄 樹 現在 也沒有結果 子 。

橄欖樹 在乾旱的土地,猛烈的太陽底下,仍然可以生長。橄欖樹成長期長達六年,不過結果期可持續百年以上。橄欖可 榨出 食用油 以 製作餅,又可作燈油,更可作膏油, 用 在禮儀上膏立聖職人員。可惜這麼有用的橄欖樹也不出橄欖了。

經文記 這三 種主 要的農作物 不結果不表示其他的農作物也嚴重失 收,包括椰棗和石榴樹。

除了農作物外,家畜 如牛羊都是當時 以色列人的重 要財產。羊除了獻祭之用外,羊肉可以食,羊奶可以飲,羊皮羊毛可製成衣服,故此牧養羊群是非常重要的經濟活動。

至於牛, 除 獻祭外, 既可食用 耕作也用牛。

經文提及牛 羊代表所有的生畜如驢和駱駝等等,這些財產都失去了。

一幅非常艱苦的圖畫,可 見 當事人已陷入絕境之中。身處這樣的境況,內心苦楚,即使發出呻吟,也是自然不過的事。

黑夜裡的歌聲

正當我們預備聆聽當事人繼續訴說自己的不幸時,他竟然提到耶和華「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 」 意思是 上帝使他 能夠安穩渡過苦境,好像母鹿在崎嶇不平的山上,能夠安全穩當快速地行走。 (18, 19節)

我們細心看經文,詩人 歡欣、喜樂 、 有力量令到他 的 腳快和穩行在高處的 原因 原來是耶和華上帝。當事人要告訴我們:環境是惡劣的但上帝是幫助我的。

哈巴谷是誰?

這段 經文是來自 《 哈巴谷書 》 。作者是哈巴谷,這名字的意思是「擁抱」,是猶太人不常用的名字 。 這名字可能受到亞述文字的影響。亞述帝國曾經極為強大,消滅了北國以色列。南國猶大逃過 亞述的威脅,但巴比倫盛起,消滅亞述,成為強國,南國猶大危在旦夕 。

哈巴谷原本的職業很可能是在聖殿事奉,專職音樂事工,但上帝呼召他作先知,宣講信息,指責當時充滿爭鬥、奸惡、強暴,惡人 圍困義人等等罪惡。以色列離棄上帝的律法,使社會充滿不義,貧苦大眾飽受欺壓。

哈巴谷的信息所針對的,是猶大國的末後年代,那時猶大四位君王約哈斯、約雅敬、約雅斤和西底家都是叛逆耶和華上帝,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

《 哈巴谷書 》 只有三章,有如一部靈程日記,記錄他從困惑、不安、悲痛中,漸漸建立信靠,最終得著因信而來的歡欣。

正當崩潰時

哈巴谷身處逆境,不如意的事情接踵而來。在我們生活中,也可能 發生不如意的 事。如最近大埔的車禍,震驚全港巿民,連小孩子過馬路時也提心吊膽; 有時,家人突然急病,或遇上失業,或感情問題等等, 都令人崩潰。

哈巴谷也有崩潰的時刻,在第一章 2 4 節反映出來 他第一句就質問上帝:「 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意思是我呼求你幫助,你不聽;我哀求你阻止暴力,你又不拯救。最後,也只能哀嘆,「公理顯然顛倒!」 在先知面臨崩潰的時刻,有兩點值得我們留意:

I. 在他和不幸的事情之間,不是密不透風,他知道上帝必然有參與。他知道上帝看見整件事情,他不是孤獨的面對,即使在漆黑一片的黑夜,他沒有讓自己獨自面對,知道上帝在其中。

II. 他的祈禱,毫無保留傾出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哈巴谷不是列一張清單,然 後要求上帝滿足他的祈禱。他乃是充滿困惑,苦惱和痛楚。他傾訴自己的疑惑:「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 2 節)他又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 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3節);還有他的痛苦,也率直地表達出來:「公理顯然顛倒。」(4節)

哈巴谷真誠傾吐心中的情感與疑惑,使他更能觸摸到上帝的心。在第一章第1節,說:「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然後就是哈巴谷的祈禱。換言之,先知是在祈禱中得著上帝的默示。

弟兄姊妹,我們與困境之間,是站著上帝。當困境突然來襲,別以為困難已把我們重重圍困,上帝彷彿 離開現場。哈巴谷知道上帝沒有離開,祂仍在。

而且,祂不但在,祂更要藉著所發生的事,帶領我們去經歷祂、認識祂。上帝回答哈巴谷的疑問,就說:「你們要向列國中觀看,大大驚奇;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5節)後面那句,應譯為:「即使有人說了出來,你們也是不會相信。」

即使困境臨到,上帝不會被困境難倒,反而要利用困境帶領我們,經歷祂更深的恩典。《彌迦書》第七章8節:「我的仇敵啊,不要向我誇耀。我雖跌倒,卻要起來;我雖坐在黑暗裡,耶和華卻作我的光。」

困疑中相信

哈巴谷知道上帝在 他那裡,知道上帝在聆聽,但他 仍然不明白,他很困 惑 ,現在發生的事是違背上帝的本性,為甚麼上帝竟然讓這樣的事情發生而 毫不理會?

在第一章 12 13 節,上帝回應之後,哈巴 谷 繼續祈禱 他提到上帝的本質與屬性 。正因為 哈巴谷深深認識上帝,因此才會發出疑問。

我們遭遇突如其來的意外 會 懷疑 上帝是 不 良善的嗎?祂不是看顧人的嗎?祂不是憐憫人的嗎?其實上帝的屬性,在我們遭遇 逆境與 困難之中,更顯 明 出來。正如上帝藉加勒底人之手,懲罰三番四次背叛的以色列人,彰顯祂的公義;其後他又懲罰迦勒底人,因為他們的殘暴不仁。

基督徒對上帝的屬性 有初步的認識,但遠遠不足夠。上帝知道我們的膚淺、小信,必然會帶我們更深入認識祂,更加體會:「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你的杖,你的杆都安慰我。」(詩廿三 4 藉著祂的杖和竿,祂帶出祂有能力保護,祂的愛仍然環繞著我們,幽谷沒能力阻 撓 上帝行奇事,施恩惠。

困惑中等候

哈巴谷祈禱 後 ,就說:「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甚麼話,我可用甚麼話向他訴寃。」(二 1)

哈巴谷不是祈禱完,就 把事情 忘記了,或者匆匆忙忙去自己解決困難。世人以為時間就是金錢,行動最實際,以為憑一雙手才能取得成就,才能給自己最好的保障,等候上帝不設實際!

別忘記了聖經的屬靈提醒:「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一二七1)等候是控制我們人性的衝動,等候是讓上帝的計劃運作,成就上帝的心意。

哈巴谷祈禱完畢,就走上軍事哨崗,等候上帝的答覆,反映出他堅定的決心,要得著回覆。他知道主權在上帝那裡,他不能勉強上帝回應,上帝怎樣回答,何時回答,主權在上帝手中,他只能等候,他願意等候。

弟兄姊妹,在困境中,我們祈禱,我們傾心吐意地祈求,即使有疑惑仍然繼續的祈求,但我們願意等候嗎?這是最不容易過的一關,上帝的計劃安排,超過我們的心思意念。

亞伯拉罕等 候上帝應許的兒子出生,等了二十五年;約瑟被女主人誣告,坐了多年寃獄。

上帝為了引導亞伯拉罕的後裔進入應許地,等了四百三十多年;祂為了救贖人類,按所定的日期,差遣基督降世,完成拯救人類的大工程,上帝等了不知多少年!

黑夜傳來流離歌

我們不知道哈巴谷等了多久,慈愛與公義的上帝沒有輕看他的祈禱與等候,給了他寶貴的啟示,上帝告訴哈巴谷,他知道迦勒底人的邪惡,祂不是視若無睹,第二章 5節: 「 迦勒底人因酒詭詐,狂傲,不住在家中,擴充心欲,好像陰間。他如死不能知足,聚集萬國,堆積萬民都歸自己。」邪惡的迦勒底人殘暴奸詐,必 遭上帝的懲罰。

並且,上帝應許「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必因信得生。」(二 4 )無論困境多可怕,信靠上帝的人必然得著拯救保護。

上帝給我們的應許,比哈巴谷得的更多,在詩篇一二一篇 13節,上帝藉著詩人的口,宣告祂的保守: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祂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

在新約,上帝又藉希伯來書第十三章 5-6 節,重申祂的保護:

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弟兄姊妹, 我們 有沒有 緊記這些寶貴的應許,放在心中呢?時刻提醒自己,即使在困難中,主仍然扶持我們。

為甚麼他可以夜間歌唱?

哈巴谷得著上帝的應許,就回應說:「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 」他曾經對未來 只覺得全是烏雲、全是荊棘、只有絕望 但他進入與上帝深度的相交中,上帝的話激活了他的信心,以致對將來充滿希望,因為將來在 上帝 的手中。

其實他仍然 身在困境之中,但因他有信心,就超越了困難苦境。有一位愛爾蘭 女子,靠著信心,去印度南部宣教。 那裡境環惡劣 、 貧窮 迷信,當地人並不友善。 她看見窮苦的家庭為了生計,竟將女兒賣給印 度廟,學習歌舞, 長大之後成為廟妓。她開始拯救那些女孩子。其間,她受到那些父母的阻撓、控告,經歷許多困難, 最後 拯救了過千名女孩。她在印度五十五年,也葬在印度。 這事工到今天已壯大了不少

信心不是自信,是相信上帝。

到了新約,上帝給我們更清晰的教導,約翰 壹書四章4節「 小子們哪,你們是屬上帝的,並且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是誰住 在我們裡面?約翰壹書三章 24 節: 「 遵守上帝命令的,就住在上帝 裡面,上帝也住在他 裡面。我們所以知道上帝住在我們 裡面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 」

上帝在我們裡面,正 如保羅說,有寶貝放在瓦器裡 (林後四 7)使我們有更大的忍耐、更大的信心、更美好的盼望和更多的愛心。

總結:

我們可以穩行在高處 ,藉著以下的靈程
一、認知上帝的同在
二、傾心吐意的祈禱
三、等候
四、堅持相信

命令:愛仇敵

日期:2021年9月12及19日
題目:命令:愛仇敵
經文:路加福音第6章27—36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引言:大快人心
在美國, 有一個 貨櫃 車司機 ,駕車途經一個小鎮 把車停下來找個地方休息,吃午飯。他走進一間 餐廳 ,點了餐,就坐下進食 。一會兒, 有三個騎 電單 車的年輕人進來, 一見這個貨櫃 車司機 不是本地人, 就過來欺負他。一人拿走他的漢堡 包, 一人拿去他的薯條一人拿走了他的飲料。 他們戲弄那司機,要激怒他,令他難堪。 那司機 卻 不言不語,緩緩站起來 到前台結了帳,走出餐廳。女招待員 隔著玻璃看著他開車離去 。 然後, 招待員 來到那三個青年前面,他們正在取笑貨櫃車司機,笑他無胆 。 其中一人對女招待員 說,「這人真是胆小鬼! 」女招待說:「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胆小鬼,我剛才見他駕駛貨櫃車離開時,輾過你們三部電單車,你們的電單車已經變成廢鐵。」

很多人都覺得,這三個人罪有應得,貨櫃車司機做得好,大快人心! 但 這樣的事, 耶穌 會有甚麼反應呢?路加福音 第 6 章 2 7 節,他說:「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

給門徒的命令
主耶穌這番話是對誰說的呢?在 第 6 章 1 7 節提到來到主耶穌那裡,聽他講道的人,包括使徒、門徒,從猶太全地、耶路撒冷和推羅、西頓海邊來的人。他們都各自有不同的動機來到主耶穌那裡。

主耶穌向一大群人講道,但祂的心中,有特定的對象,特別為他們而講的,在 第 6 章 2 0 節說:「耶穌抬頭看著門徒,說 」聽主耶穌講道的人很多,他們只是喜歡聽,聽完就算了。

不過,主耶穌知道有一班門徒的態度不一樣,他們是認真的,所以主耶穌講道的時候,眼睛是望著他們,主耶穌對他們是有期望。

愛的命令
主耶穌的吩咐,是用命令的語氣發出,因為誰沒有仇敵呢?人際關係的張力,是無法逃避的 ,有個講法是:「曹操也 有知心友,關公也有對頭人」。後一句的意思是好像關雲長那麼忠肝義 胆 ,也會有人不喜歡他。

既然人總會有壓迫自己的人,怎樣面對呢?這是關乎真實基督徒生命的事,是你心中的愛多還是恨多的事。當我們說上帝的愛比天高,比海深,但心裡仍然有揮之不去的恨意,就證明我們心中的恨意遠遠超過上帝測不透的愛,超過比天高,比海深的愛!

恨是苦海無邊
主耶穌發出這個愛的命令,因為祂知道,仇恨是苦海無邊。亞當夏娃所生的一對弟兄,大哥該隱因嫉妒成恨,把親弟弟亞伯殺了。

大衛在詩篇 第 35 篇 1 1 12 節 說:「 凶惡的見證人起來,盤問我所不知道的事。他們向我以惡報善,使我的靈魂孤苦。」 這裡提到的「靈魂孤苦」既可以是出於被遺棄的心情,也可以因別人以惡報善而起的恨意,帶來的孤苦!還是兩種情緒糾結一起。

同樣,詩篇 第 69 篇 1 9 20 節:「 你知道我受的辱罵、欺凌、羞辱;我的敵人都在你面前。辱罵傷破了我的心,我又滿了憂愁。」作者因為遭受別人各種惡意的攻擊,心中既有憂愁,又結合了憤恨!

作者被仇恨充斥內心,竟然說出最不人道的話:「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仇恨蠶食了人性。

如果讀過金庸的《倚大屠龍記》,都會記得其中一個角色 金毛獅王謝遜,他被仇恨充斥,由豪傑變成殺人如麻的魔頭。

仇恨扭曲了人性,將自己帶進無窮無盡的痛苦之中,心靈永遠得不著安寧,沒法有真正的喜樂,等於無形的自殘。

離開怨恨,無論仇敵多殘酷

弟兄姊妹,你遇到的仇敵有多可惡呢?有沒有一個好像主耶穌提及的仇敵那樣可怕呢?大家留意逐步升級的敍述,首先是「恨你們的」,這是藏在心裡,而在態度流露出來;其次是「咒詛你們的」,是由態度到行動,口出惡言。最可怕是「凌辱你們的」,從動口到動手,傷害越來越大,到了虐待地步。

跟著舉出兩個例子,「打臉」和「強搶」。「打臉」是很大的羞辱「強奪」別人的東西,是橫行霸道。這裡只是提出簡單的例子,搶奪不一定指暴力,現代社會上的手法多的是用欺詐,巧取豪奪,便堂而皇之地拿走了你的東西。

主耶穌這樣詳細的講述仇敵對待我們的方式,說明祂是深深知道我們的痛苦,知道我們遭受到的不公平,明白我們心中的憤慨!

但是主耶穌仍然堅持: 離開怨恨,無論仇敵多殘酷!

選擇主動

被別人傷害,是真實的經驗,主耶穌沒有叫我們否認這些痛苦。受傷是真實的,需要醫治,然後站起來。受傷的經驗是寶貴的,可以幫助我們成長,更有同理心,更懂得體諒別人,更知道怎樣帶領人走出困局。

留意主耶穌怎樣講,

1. 當我們遇到 不愛 我們 的人 時,我們「要待他好」、「要為他祝福」;

2. 當我們遇到 不善待 我 們的人 時,我們「要為他禱告」、「由他打」;

3. 當我們遇到虧 欠 我 們的人 時,我們「由他拿去」、「就給他」。

不錯,假使我們是受害者,我們應該採取積極的態度,我們仍然是有主動權的。如何面對不幸的事,我們是有得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報復,也可以選擇按照主耶穌的吩咐,饒恕他們。

主耶穌用命令的語氣,要我們愛仇敵,因為他知道我們是有這個主動權,但我們往往棄而不用。因為我們會以為對待仇敵好或不好,是內心的態度,沒有人會看見,也沒有人 可以阻止。然而愛仇敵是我們應該做的,所以主耶穌就這樣命令我們。

饒恕很難,但仍然可以

跟著,主耶穌教導我們主動地多行一步,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這句話最基本的意思是我們希望上帝怎樣饒恕我們,我們就怎樣饒恕人。這樣,我們就沒有藉口說,我們不知道怎樣饒恕仇敵。

這句話更重要的含意是鼓勵我們主動地去愛,不是被動,不要沒有作為。
饒恕很難,但仍然可以饒恕!

荒謬的饒恕

如果你堅持,認為對方明明是錯,為甚麼要饒恕他,為甚麼不可以恨他,你該知道,因為仇恨會破壞你的生命,會摧毁你的未來,帶你進入無盡苦痛的深淵之中。

饒恕是違反公平的原則,是違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公義原則。在常人眼中,饒恕是荒謬的,把仇敵當作朋友,為他禱告,為他祝福,是不可思議的。

其實,我們已經得著了天父「不合理的饒恕」,難道饒恕是荒謬的嗎?

荒謬的十字架

受釘十字架的主耶穌,竟然為加害者祈禱,在常人眼中,很荒謬。

我們一直以為這是主耶穌為那些陷害祂的法利賽人、祭司與文士,為判祂死罪的官員,為羞辱祂、釘祂十字架的羅馬兵丁等等祈禱。我們沒有參與直接殺害主耶穌,所以我們不用主耶穌的饒免。

真的嗎?

其實,主耶穌的犠牲是每一個人都有份,「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三23)怎樣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創造萬有的主,本該與人有和諧的團契,本該受人的敬拜和順服,但是這一切都因罪失落了。擁有絕對主權的主,竟被人叛離,何等的荒謬!

在主耶穌的比喻中,提及一位小兒子離開父親,成為浪子。這個人放棄兒子的身份,成為浪子,是虧缺了父親的榮耀。父親本該得著孩子的尊重和順服,但兒子成為浪子,就失去了父親的榮耀。

這位父親可不可若無其事,好像以前一樣快樂生活嗎?根本不可能,浪子的行為是刺痛了父親,是傷了他的心。只能有一個期望,浪子回頭,再次成為他的兒子。父親沒有派人去找他,他每天遠遠站著,等待他回來。

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一直刺痛了天父。所以聖經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五8)上帝因著愛,饒恕了我們,還差耶穌救贖我們。

我們所有送主耶穌上十字架的人,願意父上帝怎樣饒恕我們呢?我們也就要怎樣饒恕人!

在主裡面,有饒恕的力量

惟有蒙主超乎常理的饒恕,我們才能不合常理地饒恕別人。惟有得著超乎常理的恩典的人,我們才能不合常理地施恩給別人;惟有活在主裡得著不合常理的愛,才能愛仇敵。

我們能饒恕,因為我們是至高者的兒女一般人的良好關係基於對等原則,「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但屬主的人卻不是這樣,因為上帝是恩慈的主,祂一視同仁,讓人有足夠時間得著祂的恩典。

我們得著上帝無比的恩典,就該樂於與人分享,不論是友是敵,都一樣分享給他。

這並不是說基督徒能夠輕鬆做到饒恕仇敵,而是指,我們靠著上帝
可以這樣做。

假使我們不在上帝的光照下,檢視自己的黑暗,不看見自己的罪,老我依舊,要饒恕人,根本不可能。

愛仇敵的真義

上帝的慈悲,儘管人的行為違反祂公義的本性,刺痛了他的心,並
沒有影響祂的愛。祂一視同仁的給予照顧和供給,並且給予機會,好讓
他們悔改。上帝的慈悲,不是盲目的,不問是非曲直的。上帝吩咐我們
饒恕人,

1. 不是承認他們的惡行是合法、合理;

2. 不是接受他們的行為;

3. 不是縱容他們的惡行;

而是藉著我們的善行,包括祈禱、祝禱等等,去糾正他們的行為,要他們活出善良、公義、正直。

饒恕是交出審判權,由主伸寃

主耶穌命令我們愛仇敵,因為審判權是屬於上帝,而且上帝已經定了開審的日子。我們固然希望仇敵悔改,假若他不悔改,不珍惜上帝給他的機會,他就要自食其果。上帝在聖經中鼓勵我們。(羅馬書十二17—19)

一個母親的榜樣

一個孩子,名叫約翰,在課室裡,他坐位後面的男同學常常用手指觸碰他的後背,令他無法專心上課,而且擔心這個男同學突然襲擊他。約翰不知該怎樣做?他回去對媽媽說,媽媽於是準備到學校去向老師投訴。

約翰的弟弟在旁聽到,就說:「feed your enemy」(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媽媽突然問:「這個同學愛吃什麼?」約翰說,「果凍。」

第二日,約翰又被後面的同學碰了一下,下課後。約翰便遞一袋果凍給他。從那天開始,這位男同學沒有再碰他。此後,他們便成了好朋友。

走入凡塵俗世的聖潔

日期:2021年9月5日
題目:走入凡塵俗世的聖潔
牧者:麥寶山牧師

當烏西雅王駕崩那年,先知以賽亞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侍立的天使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聖殿門檻的根基震動,煙雲密布。先知以賽亞立時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至高之主的顯現,景象可畏!聖潔之主臨在,即使身為先知,也膽戰心驚,自己的不潔顯露無遺。

以賽亞先知所得的異象彰顯上帝的至高與能力,祂的顯現叫萬民萬物都驚駭不已!祂的榮耀是渺小的受造物不能仰視,不能接近的。上帝的神聖,與人類的凡俗不能相提並論。聖潔也不是人能企及的境界或狀況。

「聖」字的希伯來意思是「分別、分割」,即與世俗有所分別的。世俗之物,無論是奇珍異寶或卓越工藝,都不能稱之為聖,世上的人,無論道德修為如何,也難以稱為「聖人」。中國古人有之為「聖人」者,乃後人過譽而已。善如孔子,自言為「喪家之犬」,不敢以「聖人」自居。

神聖只屬於上帝,受造物豈可居之?除非上帝不授予,稱其為聖,方為神聖之物,如上帝臨在的地方為「聖地」,上帝臨在居所為「聖殿」、獻給上帝之物為「聖物」,紀錄上帝的話語即為「聖經」 。

神聖只屬於上帝,受造物豈可居之?除非上帝不授予,稱其為聖,方為神聖之物,如上帝臨在的地方為「聖地」,上帝臨在居所為「聖殿」、獻給上帝之物為「聖物」,紀錄上帝的話語即為「聖經」 。

「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聖潔的。」(利十九2)這是上帝對我們的要求,彷彿只要我們努力做好,便能達到「聖潔」的標準。其實,聖潔始於上帝的接納,「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利二十26)惟有上帝的接納,我們才能歸於祂為聖。換言之,聖潔是始於恩典。凡夫俗子縱然努力修身齊家,仍然是凡夫俗子,若沒有上帝的接納,都只不過是自鳴清高而已。惟有上帝接納我們,給我們新生命,才可作「聖潔」的子民。

接著就是按著上帝的屬性而來的品德要求,我們努力配合,如聖經所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

這樣,凡塵俗世便是一個煅煉,經過火煉,看看我們的「聖潔」是貨真價實或是冒牌貨。

屬靈的智慧悟性

日期:2021年7月11及18日
題目:屬靈的智慧悟性
經文:歌羅西書第1章6節、9—12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今日選讀歌羅西書一章6節、和9—12節這段經文,認識歌羅西書的弟兄姊妹會覺得奇怪,明明由一章3節到14節是一個完整的段落,為甚麼只抽其中一段來講呢?

保羅這段信息的確是很豐富,對基督徒的成長,句句都很有價值,絕不應該輕忽斷章取義。今次抽出其中這幾節經文,僅僅因為要集中來思想保羅關心歌羅西弟兄姊妹屬靈生命成長非常重要的方向。

福音與身份

保羅其實是不認識歌羅西教會的信徒,他之所以同歌羅西教會的弟兄姊妹拉上關係,惟一的原因是福音。保羅因為接受福音而成為屬於基督的人,歌羅西的弟兄姊妹也都是因為接受福音而成為屬於主耶穌基督的人。大家同有一樣的身份,就是屬於基督的。

保羅在書信的開始,就向收信人表示,我與你們都有同一個身份,都是屬基督的。(第1—2節)有人以為保羅是使徒,歌羅西教會的弟兄姊妹只是聖徒,使徒比聖徒高級!保羅不是這樣想,只是職份的不同,而非高與低之差別,也不是事奉多與少的不同,使徒應該做多些,聖徒可以做少些,大家都要在上帝面前交賬。

福音的果效

福音不單改變人的身份,也改變整個人生,第6節提及「傳到普天之下」似乎誇張了,保羅想到的,是那些主要的城巿或者中心地區,這些中心向外廣傳。福音是普世性,不限地域種族的。先提及結果,才講增長。結果所指是生命的改變,如經上說「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太三8)結果是因為接受福音,而有悔改的心,從而帶來改變。我們不要以為那些作奸犯科的人才須要悔改,所有接受福音的人都要悔改。

人發覺需要悔改,因為在主耶穌面前看見自己的不是,十字架面前,在上帝的大愛面前,才發覺自己原來的生命,得罪上帝如此之深!

基督徒沒有生命的果子,而僅僅要求增長,是走錯了路。今日很多基督徒以為,只要有好的略策,就會吸引人來教會。其實,即使吸引了一些人來,他們仍然因為沒有看見福音的果子,始終都會離開。那些只是一味要求教會想出好策略的弟兄姊妹,其實首先該作的,就是在主面前結出果子,才會達到增長的果效。

按時候結果子
歌羅西的弟兄姊妹生命有改變,保羅為他們感恩,然後就「誠心所願/阿們」,就完了。是嗎?

要留意的是:果子不是只結一次,而是要不斷地結果子。詩篇第一篇3節:「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所以保羅接著就為他們祈禱,祈求上帝幫助他們成長。(西一9)

保羅祈求的是「聖靈賜給他們智慧和悟性,使他們充滿了上帝旨意的知識。」

原來要掌握上帝的旨意,不是僅僅憑人的聰明才智,而是須要聖靈的幫助,聖靈賜下智慧和悟性(即理解力),才會明白掌握上帝的旨意。

怎樣才可以得著聖靈的幫助呢?我們需要祈禱。祈求聖靈的幫助,我們才可以明白上帝的旨意。

早期教會的聖經只得舊約部份,與及使徒有關主耶穌的見證。上帝的旨意就是記載在裡面,這些屬靈的知識要有屬靈的智慧和理解力才可以明白。

上帝的旨意不是常識,不是用人的推理就可以明白的。
「為甚麼因信可以稱義?」
「為甚麼施比受更為有福?」
「為甚麼跟隨主的人要捨己?」

上帝的旨意不能憑空想像,不讀聖經以為可以認識上帝的旨意,無異緣木求魚,是不可能的。僅僅出席教會聚會,而沒個人的讀經,只能有很膚淺的認識。

祈禱與讀經計劃

只有在聖經中才有完整的記錄,教會每年都提醒大家要讀經,特別是崇拜中的宣講,可能有些人覺得聽到厭,但是因為太重要,所以要講,要推動。

今年教會推動三年讀經計劃,一月一日(禮拜五)已經開始了,有多少人已經照著編排讀呢?

在讀經計劃表頭一版,提醒我們在讀經之前,要「禱告:由禱告開始,向上帝敞開心靈,求主親自引導」,為何要這樣做?

保羅在歌羅西書一章9節回答了我們:「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上帝的旨意。」就是「聖靈賜智慧和悟性給他們,使他們充滿了上帝旨意的知識。」

按時候結果子

讀經的目的是認識上帝的旨意,認識上帝的旨意,為了甚麼呢?保羅在一章10—12節解釋說,是為「……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悅」(一10)。為了我們在工作上應該怎樣對待同事、為了怎樣處事、為了我們怎樣做父親、為了我們怎樣做妻子、怎樣事奉、怎樣做基督徒、……等。

蒙主喜悅,四個生命的特質:

1. 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

請留意經文提到「一切」,指到在各式各樣的善事上,不是一件、一項,或事情的某部份。結果不是指把某項任務完成,而是在過程中顯露出來的美好性格,帶出上帝在我們身上的改變。

2. 增加認識上帝

認識上帝越來越深,同時對上帝的旨意越來越認識。我們對上帝的感情越來越深,不是上帝對我們的感情越來越深,上帝一直對我們有很深的感情,祂從我們出生前已經愛我們,為我們安排基督降世,為我們差遣聖靈,為我們預備永生的道路。我們對祂的感情卻不對等,很淡薄,若即若離,但當我開始跟隨祂的旨意而行,就會更認識祂,把兩者的不對等縮窄。

3. 忍耐寛容

「……好叫你們凡事歡歡喜喜地忍耐寬容」(一11)

對上帝忍耐寬容嗎?不!「凡事」所指的,是對人與事。

我們習慣對人不寬容,別人一有錯,就要責問。責罵人當然有責罵人的理由,但有沒有想過主耶穌會怎樣做?責罵人出一時之氣好,還是幫助人改善,不要犯錯好呢?

香港有一間教會,專門接收婚姻失敗的弟兄,他們雖犯了很多錯,這教會幫助他們,重建他們的生命。這是很好的見證,活出忍耐寬容。忍耐寬容是給別人成長空間,自己也需要別人的忍耐寬容。

多年前日本汽車雄霸美國市場,那時美國車常出問題,有時門閉不緊,有時窗開不了,或水撥不能動等,日本車總比美國車優勝。為甚麼呢?原來美國車廠製造汽車,只要發覺零件有問題,就立刻換供應商,不停地換供應商,零件還是不合格。日本車廠卻有不同做法,他們發現零件有問題,就會派出工程團隊去到該供應商的工廠,教導他們怎樣造出合規格的零件來,所以日本車廠的零件供應質量高又穩定。忍耐寬容是給人成長機會!

4. 感恩

「又感謝父,叫我們能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一12)懷著喜樂的心,常常感謝父。感謝是由於上帝為我們作了很多工夫,我們好像亞當一樣逃避上帝,但上帝不辭勞苦的尋找我們,並且為了建立和帶領我們,為我們看不見的將來,做了許多籌劃和安排。因此要常常懷著感謝的心。

總結:扎根真理(詩一1—3)

詩篇第一篇1節提到沒有穩固根基的人,他們容易隨風擺柳地去接近那些目中無上帝的人,藉著跟從、站立、坐下等等行為,與那些拒絕真理、不良善、沒有是非之心、自以為是的人為伍。

「不從、不站、不坐」便是拒絕隨風擺柳,不看風頭火勢做人。他們回到上帝的話語中,去默想,好讓生命有根有基,如樹栽在溪水旁。我們要作個隨風擺柳的人,還是要如一棵樹栽在溪水旁?讓我們作出明智的抉擇!

以巴弗—被遺忘的典範

日期:2021年5月16日
題目:以巴弗—被遺忘的典範
經文:歌羅西書第1章3—8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若聖經中有一卷書信,是保羅寫給我們的 意 即跑馬地、北角和香港仔各堂的弟兄姊妹,保羅在介紹自己之後,就講到教會的情況,他這樣講:

3。 我們感謝上帝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常常為你們禱告; 4 因聽見你們在基督耶穌裡 的信心,並向眾聖徒的愛心, 5 是為那給你們存在天上的盼望;這盼望就是你們從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聽見的。 6 這福音傳到你們那裡 ,也傳到普天之下,並且結果,增長,如同在你們中間,自從你們聽見福音,真知道上帝恩惠的日子一樣。

保羅這一段為教會感恩的話,是恰當地反映教會的屬靈生命嗎?

我們是否 的確在基督裡懷著穩固的信心,又以愛心彼此關懷、支持,並且對未來 屬天的獎賞和主耶穌的掌權,抱著很堅定的盼望?福音的種籽是否在我們的生命不斷結出果子,信心 、 愛心 、盼望 與日俱增,生命的改變令人印象難忘?

大家認為我們能否擔當得起這段經文的稱讚呢?

為甚麼歌羅西教會的屬靈生命有這樣的表現?

他們是否一間有深厚信仰傳統的教會,所以能夠有成熟的屬靈生命?不是的,他們只是成立了五、六年。

歌羅西城是否社會風氣純樸,生活簡單,所以特別容易相信福音,很容易地成長呢?不是的,歌羅西位於利古斯河邊,是一個繁榮的商業城巿,吸引 四方八面 的 人來經商旅遊,也流行不同的宗教和哲學,不同的思想、理論互相衝擊。

歌羅西人是否特別虔誠呢?城巿人一般都是比較複雜,這裡更是兵家必爭之地,羅馬政府派軍隊駐守,當地織造業相當發達,紫色羊毛受到各地歡迎,同時附近地區商業競爭也相當嚴峻, 但 經濟正在衰退之中 他們面對的壓力相當之大。

儘管如此,歌羅西弟兄姊妹的 屬靈生命卻破繭而出! 為甚麼呢?答案在第一章 7 節:「正如你們從我們所親愛、一同作僕人的以巴弗所學的。 」原來他們生命的成長是因為他們從以巴弗學習來的。

有生命的信仰

福音是來自道成肉 身的基督,祂不是 抽象地教導正確的教義,法利賽人對舊約的詮釋十分仔細深入,卻僵化了,教條化了 主耶穌將真理活活潑潑呈現在人眼前,上帝是愛,我們就是學習接納、關懷、憐憫、體諒。主耶穌不是單單把愛掛在口邊,面對那位行淫時被捉拿的女人,那些自認為是正義的宗教領袖、社會賢達、法律專家們,無情指責這個婦女,要她出醜,要嚴嚴處罰她,但主耶穌卻不出惡言,祂指出人總是會犯罪,重要的是知罪悔改,以後不要再犯。主耶穌沒有義正詞嚴的責備她,而是鼓勵她不要再犯,重新站起來。

許多人只是把信仰掛在口邊,主耶穌卻活出來。文士、祭司和法利賽人這些當時的宗教領袖,他們只是追求地位、權力,和別人的尊敬、讚賞等等,主耶穌卻切切實實教導人天國的理道,一個地方又一個地方去施教,不求 名,不求利。祂傳福音,是身體力行,不只是口裡說,支持傳福音、贊成傳福音,而只求上帝賜福給自己,求上帝施恩給自己,只有自己最重要,自己得福氣保守、得看顧恩典最重要,福音不重要﹗正確的教義當然重要,但是正確的教義是要活出來,而不是能說不能行的大道理,用來欺壓人,用來炫耀,用來賣弄。

這些自認為知道很多聖經真理的人,他們驕傲,看不起人,即使主耶穌的教導很有權威,醫病趕鬼,彰顯上帝的能力,但他們放不下自己,不願謙謙卑卑地跟隨主學習。

主耶穌活出真理,讓使徒學習;使徒活出真理,讓信徒學習。所以,保羅活出真理,讓以巴弗學習;以巴弗活出真理,讓歌羅西的弟兄姊妹學習。

以巴弗與保羅

聖經對以巴弗的記載不多,但最重要的事記下來。保羅第三次佈道旅程中,在以弗所停留了三年。其間保羅傳福音,以巴弗信了主,就在保羅身邊學習了一段日子。

我們不知道以巴弗的職業是甚麼,是經營紫色毛羊的商人或是僱員?是四處尋找工作機會的自由工作者還是奴隸?我們很 清楚知道,他經常留在保羅身 邊 學習,在以弗所信主後,跟隨保羅,成為保羅的同工,後來他返回歌羅西,在那裡建立教會。若干年後,他知道保羅在羅馬被軟禁時,他也去到羅 馬 ,與保羅一起,一方面服 事 保羅,一方面跟他學習。

他從保羅身上,學習福音,讓福音改變自己的生命;認識基督,學習服事 基督,怎樣作基督忠心的執事。學習認識上帝的偉大,好能按著祂的旨意。學習祈禱,使他真真正正活出有信心、愛心和盼望的 生命 。

信仰不僅是知識,更是實踐。他跟隨保羅,接受保羅的教導,是既有理論,也有實踐。保羅不容許他永遠只是聽福音、聽教導,他也去傳福 音,也要去教導,也要用生命來轉化別人的生命。所以,他由保羅的學生,成為保羅的同工,甚至他返回自己的家鄉,實踐大使命。

以巴弗與歌羅西教會

以巴弗是歌羅西人,他跟隨保羅是學習事奉主,而不是尋找一個避難所 、 一個舒適區,或一個感情依賴的對象。

可能他曾經有過找尋避難 所的心態,但在學習時,他知道基督是他的避難所,不是保羅。基督不是一座建築物,基督是活的上帝,無論在那裡,只要在基督裡,就有平安。我們今日的基督徒要記著,基督的平安不是在某個地方,而是住在基督裡面。

以巴弗也許曾經想過要尋找一個舒適區,在那裡舒舒服服地生活,但在保羅身上的學習,卻是對付肉體的惰性,對付老我的價值觀,對付罪。屬靈操練不可少的功課,是學習 依靠主對付控制我們的罪惡權勢,使我們得著釋放與自由,不再受制於惰 性、老我、自我的吸引 。

以巴弗可能也感覺需要依靠保羅。保羅是當時非常出色的領袖,雖然相貎未必堂堂,但他的堅毅、剛強、果斷和關懷,都具有相當吸引力,所以他的身邊有不少的跟隨者和同伴,同心合意事奉主。以巴弗認識到散發基督馨香之氣的保羅,也可能在感情依靠他,有他的帶領,自己就有個依傍,多了安全感。不過,跟隨保羅的學習中,他從依靠人轉到依靠基督 ,心態上擺 脫了慣性依賴,能夠自己站起來,變得堅強勇敢,敢於承擔!

基督徒總是帶著舊我,正在穿上新生命跟隨主,這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門徒訓練要作的,才能使人長大成熟。

以巴弗回到歌羅西,他將福音傳遍小亞細亞的利古斯河谷一帶,在歌羅西城、希拉波立、老底嘉建立教會,忠心將真理教導他們,以身作則,活出了信心、愛心和盼望的屬靈生命。而歌羅西教會及附近地區的教會,都極願意學習,向著上帝打開自己,好讓福音轉化自己,改變自己,活出新生命的果子。

當歌羅西教會出現異端,假教師傳講人為的禁慾主義、潮流哲學入侵教會時,以巴弗發覺自己能力 不足時 ,他長途跋涉,去到羅馬找保羅好讓保羅親自指出那些歪 理的錯謬,帶領弟兄姊妹持守起初的信。

保羅寫成歌羅西書後,派出忠心的同工推基古和曾在歌羅西作奴隸的歐尼西慕帶著書信回到歌羅西一帶的教會,向信徒讀出此信,堅固弟兄姊妹的信心。

以巴弗則留在保羅身邊,一邊跟隨保羅學習,持續進修,因為他自知不足,面對似是而非的異端時,難以應付,須要繼續學習,幫助信徒信仰成熟;另 一 方面就是服 事 被軟禁的保羅,照顧他的起居,或作指派的任務等等。

信仰與信仰傳承

主耶穌將福音交給保羅,保羅將福音交給以巴弗,以巴弗將福音交給歌羅西 教會。信仰就是這樣以生命影響生命地傳承,沒有生命的接觸、交流、分 享、鼓勵,生命很多時停滯不前,甚至流於空洞、表面,惟有回到門徒 訓 練 的基礎上,才能建立堅實的信仰。

門徒訓練是回到聖經之中,硺磨生命,不走捷徑。讓成熟一點的,謙謙卑卑地帶領初信的。大家都在謙卑中長進!

歌羅西書三章12節

日期:2021年5月2日
經文:歌羅西書三:12
牧者:麥寶山牧師

大衛與約拿單、保羅與百基拉亞居拉夫婦之間的手足之情,可以把生死置諸度外,教人神往。上帝是愛,祂一視同仁。陽光普照不論賢愚,春雨秋風無分貴賤,如花如草一般的人身上,天父仍然廣被福澤。不單如此,短暫而有罪的人,如今卻籍著信,成了上帝的選民。上帝不是擲骰仔選中我們,祂的揀選是從愛出發,所以我們成了聖潔蒙愛的人。

蒙愛的人,就要學習愛的功課,愛上帝和祂的旨意,愛人和珍惜萬物。「好惡亂其中,利害奪其外」(蘇洵語)。我們知道應該學效主去愛人如己,但軟弱的人總因自己的個性,任意妄為,不肯學習,從上帝的視覺看人。反而好判斷,以至失去肢體相交的美意。

當我們未能夠愛人而苦惱、自責、不安時,深感自己正處於「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的深淵,痛苦的心靈引導我們走上悔改的道上,看見自己的軟弱,無能為力,正是浪子回到父愛懷抱中的時候,認識本相的破碎。
是時候了!是時候回到天父的懷抱之中,看看祂怎樣愛我們,看看自己如何成了聖潔蒙愛的人。從這裡出發去領受五個重要的性情;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和忍耐。

從憐憫之主的眼光看人,看見人的軟弱。驕傲自大,目中無人,不可一世等等,在上帝的眼中,是何等的愚昧無知!我們需要憐憫多於敵視。

恩慈是釋出愛的行動,傳遞善意,恩慈就是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是以愛主的心,傳達關懷。

謙虛就是不企圖凌駕別人,不以強者的態度,令人「矮半截」。謙虛是自尊自重,同時尊重對方、維護對方。謙虛的人,總保持警覺,防止驕傲、偽裝,不以自己高人一等。

溫柔就是愛惜別人的表現,使人自在自由「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溫柔的人創造空間讓人可以憩息,有如靜靜的溪水,讓人不知不覺重新得力。

最後是忍耐,忍耐是試金石。當付出憐憫、恩慈、謙卑和溫柔而不見相應的回報時,我們會否心有不甘,為什麼我要如此委屈?為什麼他們看不見我的付出?

但忍耐就是要繼續施憐憫、恩慈、謙虛和溫柔。好像第一次付出一樣,毋忘初心。忍耐的能力,只能從上帝的愛中支取,委屈、不甘心都放在十字架前,無罪的基督為我捨己,榮耀的主受盡恥辱,忍耐只有從十字架的主而來。那一刻我終於明白甚麼是同釘十字架!

從福音而來的齊心

日期:2021年4月18及25日
題目:從福音而來的齊心
經文:腓立比書第1章27節—2章4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引言
腓立比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保羅處身惡劣的境況,在監獄中失去自由,受到御營全軍的軟禁,卻依然滿懷信心喜樂,令每一個時代的基督徒,都從這書中得著鼓舞,領略屬靈的力量,坦然面對逆境。

本書也包含非常寶貴、教人活出基督樣式的教導,讓我們去發掘和吸收,使靈命長進。

教導一:面對敵意環境
面對不友善的人或事,第一個教導是在一章27節尾出現:「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意思是弟兄姊妹一齊堅守本份,成為一個團隊,好像一隊足球隊,大家堅守崗位,並肩努力,成為一體,彼此心靈合一。

保羅的教導是否反映當時的信徒未能團結一致呢?是的!但保羅不是責備,而是鼓勵他們。

在腓立比書第一章,保羅是十分讚賞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姊妹。一章3節,保羅說:「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上帝,……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第7節又說:「你們常在我心裡,無論我是在捆鎖之中,是辯明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都與我一同得恩。」

可見,保羅對他們讚賞毫不吝嗇!

不過保羅看見腓立比信徒之間有未能合一的狀況,這個福音團隊藏著內憂,隨時破壞他們的事奉生命。

事實上,熱心事奉的信徒很容易以事奉得到的成果和滿足,輕輕隱藏了內部的矛盾,讓這件難堪的事浮出水面,使屬靈的事奉蒙上污點。保羅是生命的導師,不容外面的輝煌遮蓋內部的問題,得過且過。保羅不會這樣膚淺!

因為信徒的生命要「與福音相稱」,第27節說:「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意思是「無論發生甚麼事,他們行事為人要配得基督的福音。因為他們的生命是從基督的福音所重生過來,又被福音所塑造,所以他們要好好管理自己的行事為人。」

腓立比信徒必須要成熟起來,不再倚靠保羅或其他有身份的使徒。他們要成熟與健全,就必須自己站起來。他們要活出與基督福音相稱的決定因素,不是保羅,是他們自己的立志。

面對敵人

當腓立比信徒合而為一,敵人無論說甚麼,做甚麼,都不會驚嚇他們。第28節說:「凡事不怕敵人的驚嚇,這是證明他們沉淪,你們得救都是出於上帝。」敵人是誰呢?腓立比有小羅馬之稱,當中的居民和官長,對不認同或不忠於凱撒的人都採取敵視的態度。這個城巿的人足以令基督徒的生活增添不少困難和麻煩。

保羅就親身體驗過,那些長官和百姓處處為難他。即使如此,保羅絕不鼓勵教會因此隱藏起來,僅僅為了生存而自絕於社會,反之,他們有責任在腓立比的社會中,活出從基督福音重生的生命,經過福音所塑造的行事為人,這樣才「有價值」,「相稱」的意思就是「有價值」。

這是一個不簡單的任務,所以弟兄姊妹之間的合一顯得特別重要,「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假使他們停止合一為真理爭戰,教會就被社會帶著走,教會認同的,就不再是福音,而是社會。教會有教會應走的路!

未來的預示

第28節:「凡事不怕敵人的驚嚇,這是證明他們沉淪,你們得救都是出於上帝。」經文預示末日的境況,就是敵擋福音的人遭到毁滅,而信徒卻得救。我們要留心這個預示,這是提醒不是叫基督徒因惡人毁滅而歡喜,聖經教導我們要愛仇敵,而不是心懷仇恨,散播敵意。

上帝怎樣總結惡人的行為,與教會無關,教會只要按上帝的指示去生活就夠了。

在歷史的終局面對上帝是生命最重要的一刻,這一刻是總結我們這幾十年在地上的人生,並且展開永恆的生命。願我們珍惜在地上的生活,按上帝的美意而活,預備好迎接未來,領受祂的獎賞。

受苦的禮物

腓立比信徒除了得到一個得救的預示外,上帝還給他們恩典的明證。第29節:「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上帝賜恩膏給他們,使他們成為蒙恩者,好叫他們信服基督,並且要為基督受苦。

保羅把自己被囚和受審,當作腓立比教會也參與其中,是與保羅一同經歷著。保羅用自己在囚的表現,讓他們看見他為基督的受苦,並且從基督而來的喜樂。這是一份特別的禮物,信徒能與基督一同經歷苦難。

弟兄姊妹,我們是蒙恩者,蒙恩者不是只接受上帝的福氣,領受了比天高,比海深的恩典,也要願意順服基督,並且為祂受苦。這是一份榮耀,為聖子受苦。

教導二:在信仰群體中的行事為人

討論過外在敵對環境底下,信徒應有的行為後,接著就回到教會群體。

腓立比教會的問題究竟是甚麼事呢?

有人可能認為保羅在教會中偏愛其中一小撮的信徒,引起其他信徒不滿,感到被排斥,引起教會內長期的隱患。

保羅要求他們除去不和,締造和諧,他首先舖陳了合一的基礎:
「所以,在基督裏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

意思是:

  1. 因為有基督的鼓勵:主耶穌留下教導和服事的榜樣,足以引導他們彼此服事。
  2. 因為有愛的安慰:想想主耶穌,那掛在十字架上的上帝,祂的付出,祂的愛!痛楚的心在祂的愛裡,必得安慰!
  3. 因為有聖靈的交通(團契、同心合意):聖靈內住在信徒心中,引導他們建立肢體相愛的關係,在團契中彼此服事,在崇拜中合一敬拜;在事奉中,彼此配搭。
  4. 因為有慈悲和憐憫:冷漠無情的我已經死去,極端慈愛的上帝重新建立我,以慈悲和憐憫更新我,使我有體恤、諒解、接納、寬恕、……。

孤立的人能夠彼此建立,正因為有這個穩固的基礎。喜歡比較、互相較量的人,只會留心彼此的差異,來突出自己,但其實,我們更應該看看彼此之間的共通點,我們是立在同一的根基上,這個根基十分穩固,足以建造更強的群體。

有了根基,究竟怎樣顯露出來,而不至淪為空談呢?

「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

保羅提出藉四方面來實踐:

1.「要意念相同」:就是大家要有共同的態度和方向,彼此在差異中,因為和善的態度,不至各行各路,大家堅持一致的方向!

2.「愛心相同」:使寬容、欣賞、謙和和關懷流行於群體之中,任何人走進這群體中,立刻就感受到與世界截然不同的氛圍。

3.「有一樣的心思」:因為與主的結連,心思受著主的模造,使彼此之間,共同高舉主的心意。這樣一樣的心思,崇拜中塑造,在團契中呈現。

4.「一樣的意念」:再次提到意念,再次提醒他們態度和方向是消融差異不可或缺的良方。在一致的心思意念中,化解不和與敵意。

不和的原因

然後,保羅直率地指出教會肢體應當避免的心態與行為:

經文這樣說:「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有作者非常精警的指出:

基督的身體不應該有自私的眼光、虛榮的頭腦、渴望恭維的耳朵、容不下他人的心,以及只顧幫助自己的手。

對外對內

保羅羅列出的教導是很密集、很精要的。僅僅聽一遍是不足夠,每一條都值得我們細細反思,當中蘊藏豐富的含意,對基督徒的生命與生活別具意義!

仔細思想這段寶貴的經文,帶來的好處,正如詩篇第一篇第二及三節所說:「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