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果子

日期:2023年1月1日
題目:福音果子
經文:箴言11章30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美國的人際關係專家卡內基寫了《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教導人利用實用心理學的技巧來影響別人。這是外在的方法,為個人爭取成功的手段。

聖經重視內在生命的改變,是藉着從上帝而來的恩賜,和從福音而來的新生命。因聖靈的感動而知罪認罪,以致悔改歸主,主賜聖靈內住,因此而重生;這樣的新生命必然會結出果子,如經上所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五22—23)

這些屬靈品德,叫人的生命活得亮麗,在待人接物之中,多一點的尊重、多一點感謝,多一點的關心和體諒,怎不教人眼前一亮?
在處事上,因着忍耐、信實和節制,產生出來的堅持和努力,怎不教同事們樂於合作?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動機不為私利,而是為了榮耀上帝。出於愛主,我們關懷別人整全的生命,他是否得到關心,他是否得着永生的盼望。這樣看來,傳福音不但是主所託付,更是生活的態度。

主耶穌上耶路撒冷,途中咒詛一棵無花困樹(太廿一19),因那樹具備結果子的條件,卻一無所出!是時候了,我們當自省是否要像那棵樹;主賜給我們結果子的條件,我們有沒有努力結果子呢?願我們在主前謙卑省察,及早回到主前,跟祂腳踪。

他的墮落

日期:2022年12月18日
題目:他的墮落
經文:詩篇第51篇1-12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世上有沒有完美無瑕的人呢?聖經告訴我們,沒有。即使聖經中有許多屬靈偉人,在聖經的記載下他們的生命也有「破口」。
賴約翰牧師解釋「破口」就是我們生命中的一些缺失,因犯罪或不遵行上帝的誡命,讓魔鬼撒旦有機可乘,以致上帝的恩典、能力與喜悅,不知不覺中溜走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破口」,亞當夏娃的「破口」是驕傲,亞伯拉罕的「破口」是恐懼,雅各的「破口」是好爭勝。此外,人的破口還有私慾、貪婪、好色、自卑、自義、過度自戀、任性等等。

任由「破口」存在最少有三大害:

1. 中斷靈命成長,跟上帝的關係停留甚至倒退;
2. 容讓「破口」存在,即使為主作工,這些事工難免蒙上污點,不蒙悅納;
3. 最嚴重的後果是自斷救贖恩典之路,不能承受聖靈所賜的新生命力。

大衛的破口
大衛是以色列最偉大的君王,受到上帝的重用。不過聖經也毫不隱藏他生命的黑暗面,他最成功的時候,也是他跌倒之時。

《撒母耳記下》第11章詳細記下他犯罪的經過,最後上帝派遣先知拿單用一個故事巧妙地指出大衛的罪行,並宣告說:「你在暗中行這事,我卻要在以色列眾人面前,日光之下,報應你。」(撒下十二12)大衛知道上帝的審判與懲罰後,便寫了《詩篇》五十一篇這篇認罪求赦免的詩篇。

求憐憫‧求赦罪

大衛在上帝面前祈禱,誠心傾訴,哀求上帝憐憫赦罪。(詩篇五十一1-2)可能有人指責大衛因為怕受懲罰才認罪。其實大部分人的良心都是暗昧,如果沒有「害怕懲罰」,豈不更加胡作非為。

大衛承認罪無可恕,只能在上帝面前坦承自己的過犯,他的出路只有上帝豐盛的慈愛。施行公義的上帝同時是我們惟一的出路。

承認犯罪‧得罪上帝

大衛承認自己的罪行。(詩篇五十一3-5)

大衛最顯赫的事蹟,就是少年時打倒巨人歌利亞;他憑信心倚靠上帝,為了不讓上帝之名受辱,毅然站出來。但當他取得王位時,便開始變質了。環境對人的影響不容低估,我們沒有犯罪,未必是由於自己道德高尚,而是沒有陷於某些環境而已。所以我們若沒有犯罪,不可驕傲,當感謝上帝的憐憫,知道我們的軟弱,把我們安置在合適的環境,保護了我們。

大衛經歷上帝極其豐盛的恩典,被上帝委以重任,成為一國之君,本有足夠的機會和能力「榮神益人」,可是他卻成了羞辱上帝的人。萬幸他最終能認罪,寫下詩篇五十一篇,認識到犯罪就是得罪上帝,他承認上帝的責備和判斷是公義的。

大衛不敢再逃避罪責

有人提出經文第5節涉及原罪的問題,大衛在上帝的啟示下,認識到原罪的真實性,他正視自己的劣根性,在真實而認真的悔罪中,認清自己的問題所在,要在上帝面前對付它。

要對付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逃避的「破口」(人性中的劣根性),惟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親近上帝,順服天父。

更新‧復興

認罪不是叫我們活在罪咎、自責之中,而是在上帝的赦免中得着更新與復興。

1. 回到生命的起點,重尋上帝的心意作為
人雖然有劣根性,但上帝能改變。我們對上帝誠實,祂必賜予我們智慧,明白祂的心意。

2. 回到主前,求主潔淨
大衛雖然犯下了重罪,但他相信只要回到主前,主必潔淨,好像昔日利未祭司用牛膝草醮血灑向不潔的人一樣。(詩五十一7)只要人願意悔改,上帝不會輕視人的悔罪;真誠實意的回轉,上帝必給予機會。哀傷痛悔的心靈必再次嚐到主的愛,心中充滿感恩喜樂!

聖靈的更新

僅僅用嚴刑峻法阻止人犯罪,有效果但不徹底。因為害怕受罰而不犯罪,人仍會蠢蠢欲動,希望下次犯罪時,不會被發現。要徹底解決罪的問題,不是處理行為上的罪行,而是改變心思意念以合乎聖潔上帝的心意。(詩五十一10)聖靈是我們得救的憑據,收回聖靈就表示我們與上帝無關。上帝收回掃羅的聖靈,掃羅就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大衛見到前車可鑑,不但求上帝不要收回聖靈,更求聖靈更新自己,賜他清潔和正直。(詩五十一10-11)

總結

大衛雖然跌倒,在謙卑的懊悔中,他得到上帝的赦免與更新。上帝對付罪是很嚴厲的,上帝對待罪人卻是滿有恩慈,祂樂意幫助罪人,引導我們活出聖潔的生命。

背着十字架來事奉

日期:2022年11月13日
題目:背着十字架來事奉
經文:哥林多前書第1章18-29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大家也許 聽 過有人用 類似 這樣 的話介紹 某 弟兄或姊妹, 說他 原本是某大公司的高層,為主犠牲,放棄高薪厚職,蒙召 作 傳道人或全職的事奉者。這樣的介紹原本沒有問題,不過,如果當事人真 的看 自己這樣 事奉 是屈就,是紆尊降貴來事奉主的話,就很有問題,這樣的心態是不認識事奉的本質。

在美國出現過有牧師參加 競選總統,如果出於上帝的感動,我無話可說;若果以為做總統比做傳道人更有價值,我就不以為然!

為甚麼?權力更大,不是可以為主作更有力的見證嗎?權力更大,影響力不是更大嗎?這是屬血 氣的看法,是 屬 世界的遊戲規則。如果 這樣的遊戲規則走入事奉者心裏,他的事奉一定會變質,會敗壞上帝的聖工。

事奉的本質

上述經文引自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他知道哥林多人具有高教育水平,手握權力與財富,但是保羅仍向這班自認為有智慧 有能力的人講出世人以為 「 愚拙 」的 十字架道理。

十字架道理的第一個要點,要從舊約講起,民數記廿一章 4-9節記載了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發生的一件事,就是火蛇與銅蛇的事蹟 。

上帝施行拯救的方式,不是派藥丸、藥膏,而是望一望銅蛇,就好了,非常簡單容易,但效果卻好得無比。也許太過簡單容易,有些人總會懷疑、嫌棄。但他們不知道上帝就是藉着這個簡單容易的方法顯出他的大能,顯明得救是恩賜。

那些有信心的人按照指示,就得救了。約翰福音記載,耶穌特別提到這個事蹟,說:「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祂的都得永生。」(約三 14 15 )原來掛在杆子上的銅蛇,是預表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耶穌。凡仰望耶穌的人, 就 必得救,這是十字架的道理。在那些自大驕傲,這是十字架的道理。在那些自大驕傲,對十字架對十字架不屑一顧的人看來,不屑一顧的人看來,得救的方法過於簡單容易,得救的方法過於簡單容易,所以說:所以說:「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

林前一19是來自以賽亞書廿九是來自以賽亞書廿九14,那些不相信十字架拯救道,那些不相信十字架拯救道理的人,好比從前以色列人,聽到以賽亞先知宣告悔改歸回的信息理的人,好比從前以色列人,聽到以賽亞先知宣告悔改歸回的信息後,嗤之以鼻。那些自以為洞悉世局,掌握時後,嗤之以鼻。那些自以為洞悉世局,掌握時勢勢的君王和領袖,最的君王和領袖,最終因終因不不聽先知的勸告,導致國破家亡,他們的遭遇正是前車可鑑,聽先知的勸告,導致國破家亡,他們的遭遇正是前車可鑑,蔑視十字架拯救之恩的人也是如此。第蔑視十字架拯救之恩的人也是如此。第2020節一連串的反詰道出這些節一連串的反詰道出這些人已經滅亡了,他們死在自己的愚拙之中。人已經滅亡了,他們死在自己的愚拙之中。

我們能夠進入上帝的國是出於十字架拯救的恩賜,當日因為一顆寶貴的信心,因仰望而得救。

我們得以事奉上帝也是因着信,信而順服地事奉祂,無需看人的情面,仍是專注於主,有沒有觀眾,有沒有掌聲,的情面,仍是專注於主,有沒有觀眾,有沒有掌聲,並不重要。並不重要。

十字架道理的第二個要點,就是主耶穌在捨己中成就上帝的救,就是主耶穌在捨己中成就上帝的救恩。當日,羅馬政府繼承波斯人,以十字架的罰刑對付那些身份低恩。當日,羅馬政府繼承波斯人,以十字架的罰刑對付那些身份低賤的罪犯,如奴隸、強盜、政治犯等,賤的罪犯,如奴隸、強盜、政治犯等,用用以殺一儆百,這刑罰不會以殺一儆百,這刑罰不會用在羅馬公民身上。士兵先把犯人打到半死,然後將他的手腳釘在用在羅馬公民身上。士兵先把犯人打到半死,然後將他的手腳釘在木頭上,使他受到極大的痛苦,犯人更是赤身露體,任人觀看,受木頭上,使他受到極大的痛苦,犯人更是赤身露體,任人觀看,受盡旁觀者嘲諷。盡旁觀者嘲諷。

捨己對於精於計算的人來講,是難以接受的的。許多人渴望名譽和地位,渴望得到更多的讚賞,如果沒有以十字架的捨己精神來事沒有以十字架的捨己精神來事奉,就只會求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慾望。背着十字架來事奉是不求自己的的益處,不求自己的滿足,而是以上帝的事為念,「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

今日的事奉者,若果以為十字架已成過去,我們只是在受難節紀念一下便足夠,他就是忘記主耶穌 的話, 說:「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 」 (太十 38) 「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 。(太十六 24)

十字架道理的第三個要點,主耶穌降卑為人且死在十字架,成為世上最被蔑視的人,正如經上說: 「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 」(賽五十三 3)

祂在卑微之中呼召卑微的人,並將他們升高成為上帝的兒女,為要使所有的人都存謙卑的心。

保羅要弟兄姊妹反省,他們得以在上帝面前是基於甚麼?林前一26–29的意思是信徒蒙召不是靠自己的智慧、能力或身份等理由,他們得救的惟一原因是上帝的恩典,這樣便這樣便沒有人可以自誇。沒有人可以自誇。

所以事奉者要存謙卑的心,因為事奉的機會是出於上帝,恩賜是出於上帝,忘記了這點,我們就會容易走入與人比較,誇大自己是出於上帝,忘記了這點,我們就會容易走入與人比較,誇大自己的恩賜。的恩賜。

十字架道理的第四個要點,基督的受難,並不是終結,十字架不是終點,十字架是主用來彰祂的大能,讓屬主的人得着平安的力量,好向前邁進。

主耶穌復活之後沒有向彼拉多、希律或大祭司顯現,主耶穌不主耶穌不為自己平反,證明他們錯了。祂的國度不是通過怨恨和不滿來產生,所以祂不會花時間去向屬世的人證明甚麼,卻樂意與祂的門徒共度四十多天才返回天家;在這四十天主不停地造就他們,火熱他們的心。

事奉者已經得着平安的力量,向前邁進。他也要在事奉中,建立別人的生命,不僅是傳承事奉的技巧,更是幫助立別人的生命,不僅是傳承事奉的技巧,更是幫助人真誠地跟隨基真誠地跟隨基督。

總結

背着十字架的意思,不是背着千斤重擔,背着犠牲個人時間和能力的不甘心。背着十架是叫我們不可忘記主耶穌怎樣拯救我們,把自己降卑。

司布真曾說:「如果上帝呼召你成為傳道人,就不要作賤自己去當皇帝。」事奉是極其寶貴的機會,事奉主就當背着十字架來事奉事奉!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日期:2022年11月6日
題目: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牧者:麥寶山牧師

主耶穌和門徒在猶大地傳講天國的福音,並且施洗,領洗的人越來越多。有人把這消息告訴施洗約翰:「拉比,從前同你在約旦河外、你所見證的那位,現在施洗,眾人都往他那裏去了。」(約三26)

傳話的人是否提醒施洗約翰:「你當日見證的耶穌已經吸引一批人到祂那裏,祂正威脅着你的事奉!」若他認為往耶穌那裏受洗的人比自己更多,就意味着自己不及耶穌而成為輸家。

不過,施洗約翰的回應顯出事奉者應有的態度,「約翰說:「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甚麼。我曾說:『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們自己可以給我作見證。娶新婦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聽見新郎的聲音就甚喜樂。故此,我這喜樂滿足了。他必興旺,我必衰微。」(約三27-30)

施洗約翰清楚自己的角色,他只是主耶穌的先鋒,是新郎的朋友,而焦點是彌賽亞,是新郎。所以,他坦然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一點也沒有酸溜溜的感覺!

事奉的焦點:福音

我們所求的是興旺福音,所有阻礙的東西,都要放下。施洗約翰過着簡樸的生活,就是要把累贅除去,好讓他可以專心致志地為主耶穌作預備,預備人心迎接彌賽亞。

有人認為環保、文化保育等等很重要,所以教會要努力追求環保、文化保育等等。我們應該要問:教會的焦點是甚麼?教會是肩負着獨特的使命,不同於其他世上的組織。除了教會及福音機構外,屬世的機構是不會關心福音,不會理會主基督託負的使命。我們要記着,很多有價值的事情,有其他機構去負責,用不着教會去介入,教會自有教會要作的。

事奉的目的:興旺福音

施洗約翰很清楚自己的責任,是要讓更多的人預備好,迎接彌賽亞。當主耶穌來到,他呼籲人留意祂:「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一29)
主耶穌受洗後,履行職事,很多人受吸引來跟隨祂。施洗約翰知道,他工作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所他不會陷於自憐,覺得自己不如人。

事奉者為了興旺福音而努力,就不需計較那和自己有差不多恩賜的肢體,這樣作工更有果效。只要福音興旺,無論是出於自己,還是別的肢體,都不重要,因為我們都是僕人。

中國人會認為這是胸襟問題,但人怎會不比較?人怎樣不喜歡自己成功?大家出身相同,竟然輸給同儕,怎會不耿耿於懷?胸襟闊大就真能解決嗎?

其實這是罪的問題,是人的自我中心。魔鬼總喜歡觸碰我們這一個傷口,而我們又容易受到牽動,帶來很多痛苦!回到主前誠誠實實認罪,靠主幫助,脫離轄制,重新調較事奉的焦點,這樣才可以喜喜樂樂地事奉。

還有,我們不要因教會眾多活動都興旺而受迷惑。這些聚會的氣氛很好、食物很好、安排很好,但如果福音沒有興旺,好嗎?

事奉的喜樂

路加福音十章記載,門徒靠着主的名趕鬼,鬼也被制服了,回來時,大家十分高興。主耶穌說:「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十20)意思是叫他們因自己被召參與事奉而高興。上帝呼召我們來服事祂,在上帝的計劃裏各人都有獨特的角色。施洗約翰知道自己的角色,他單單求主賜力量去完成所交付他的部份。

喜樂,因上帝從永恆中呼召我;
喜樂,因上帝從永恆中託負使命;
喜樂,因上帝所求的是忠心。

因此,祂必興旺,我必衰微!誠心所願!

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東西?

日期:2022年9月11及18日
題目: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東西?
經文:約翰福音第1章43-51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偏見下的主耶穌

剛剛出來傳道的耶穌,家鄉的人難免不把他放在眼內;即使他介紹自己是道成肉身的主,也只會被認為荒誕不經。要別人相信他,絕非容易 。

約翰福音記載,他頭兩位門徒都是由施洗約翰轉介給他的。施洗約翰出身祭司家族,比主耶穌早出道、早成名。他穿駱駝毛的衣服,令人想起先知以利亞;以色列的集體潛意識渴慕先知的出現,視此為上帝仍然看顧他們的明證,好證明上帝對他們的處境是有計劃的 。

再者,施洗約翰的講道也很有先知的風格:率直而嚴厲、不矯情、不賣弄,他直指他們以血統論來界定上帝子民的身份,而不 是基於上帝的恩約而帶來的新生命(屬上帝的子民)。百姓很久沒有聽過這樣正直的教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教導煩複瑣碎,規矩多多,毫無出路,令人疲累 。

所以,很多人去到約旦河外伯大尼聽施洗約翰的講道,接受洗禮,同時他又吸引了一批門徒跟隨他 。

主耶穌比施洗約翰遲出道,按聖經的解說,實情是施洗約翰是耶穌的先鋒,為主預備人的心,以迎接基督的降臨,也預備門徒跟隨基督 。

施洗約翰的推薦

主耶穌的第一批門徒就是由施洗約翰過檔來的,他們是安德烈和約翰。他們聽到師傅施洗約翰介紹:「看哪,這是上帝的羔羊!」他們真知道上帝的羔羊是甚麼意思嗎

他們走上前,耶穌問:「你們尋找甚麼?」主耶穌所講的「尋找」是有深遠的意思,較多用於高層次的對象,合宜的答案包括:尋找永生、尋找真理、尋找上帝。

他們的回答卻很滑稽:「老師,你住在哪兒?」這兩個門徒的回答對主耶穌含有深意的提問,根本是答非所問,「牛頭唔答馬嘴!」

對他們的問題,主耶穌也答得很妙:「你們來看」。看甚麼呢?約翰福音一 39 告訴我們,「他們看到後,就跟從 了耶穌。」僅僅看了主耶穌所住的地方嗎

主耶穌給他們看甚麼呢?聖經沒有多說,但肯定的是他們因此而知多一點祂的身份,就決定值得追隨祂 。

我們走過信仰這條路,都是由一點一點地認識「看見」開始。開始時,我們總是帶着成見、偏見來看主耶穌。正如初聽「上帝的羔羊」一詞,我們立刻想起的未必是上帝的犧牲,直到我們在認識基督上有更多知識和經歷,才慢慢糾正自己的偏見 。

其實跟隨主所遇到的障礙,就是我們自己的偏見!我們每個人都來自固有的文化、社會及個人的經歷,造成了我們特有的思想和性格,以致偏見是無可避免的,「絕對客觀」是不存在 的。問題是我們容許別人糾正自己的偏見嗎

與人相處時偏見越強,就越難建立關係,越難真正認識對方。只有通過真正坦誠的交流,偏見才可以消除 。

今日經文中的人物拿但業就毫不掩飾他的成見,當他的偏見被糾正後,他便能看見主的真正面貌。主耶穌在自己的家鄉正因偏見和成見受到排擠遭到拒絕,於是前往加利利去。(約一 43)

腓力熱心推薦

耶穌帶着安德烈和約翰要去加利利,途中遇到腓力,便呼召他。

腓力對主耶穌的認識不深,但他找到同鄉的人拿但業,向拿但業介紹:「 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 子拿撒勒人耶穌。 」

雖然經上沒有寫,但隱約感受到腓力向同鄉介紹主耶穌時,懷着興奮的心情,彷彿他尋找多年的人,終於被他找到了以色列人期盼彌賽亞救主降臨已經是民族的集體期望,腓力心中的彌賽亞與真實的彌賽亞之間是有落差的。但此刻,他是很高興的,他期望更多人可以跟隨這位彌賽亞,並認為以色列民族的復興指日可待 。

反應冷淡

拿但業的反應出乎腓力意料之外!他並不拒絕彌賽亞的降臨,他也不反對以色列民族復興,他只是不相信彌賽亞這樣一位重要人物來自一個不見經傳的小城。如果說耶穌來自耶路撒冷,他一定另眼相看,但現在拿但業只 投下一句:「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可以想像拿但業的語氣是帶着不屑、藐視的,主耶穌在他心中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來自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城 。

各位熱心傳福音的弟兄姊妹應該也聽過類似的話:「耶穌有甚麼好信的? 」

腓力並沒有跟拿但業辯論,他簡單地說:「你來看」,邀請拿但業親自驗證這人是不是好東西。與未信者爭論,很難引領他信主,反而帶他參加福音查經班、團契、聽見證、福音晚會等等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主耶穌的稱讚

主耶穌沒有指責他的傲慢無禮、 自大偏見,也沒有花時間證明自己是大有來頭 、 不容小覷的人物,反而稱讚他真誠正直的品格;主耶穌與拿但業素未謀面,理應不認識他,但主的稱讚不是應酬式的客套話,反而顯示出主耶穌認識他是有深度的。(約一 4-7)

拿但要歸信主

拿但業很奇怪這個人怎會認識他?就問:「你從哪裏知道我呢?」耶穌回答說: 「腓力還沒有招呼你,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

究竟他在無花果樹底下做甚麼呢?讀經、默想、祈禱、休息相信只有他和主耶穌才知道,我們不知道 學者們也不能給我們一個確實的答案,只知道在舊約時代的拉比,不時提到「在無花果底下 」 ,是連繫着祈禱或默想等事情。

在只有他們兩人才明白的對話中,我們認識一件事:主耶穌早已認識拿但業。在我們認識主耶穌之前,主已經認識我們。

主若稱讚你

在主耶穌的眼中,我們不是十惡不赦的罪人,我們是祂造的,必仍存有一點可蒙稱讚的。弟兄姊妹們,試想一想今日主耶穌若要稱讚你,祂會說甚 麼呢?

我們固然要認識上帝,但認識上帝,是離不開認識自己的。而認識自己是通過從上帝的眼來看見自己,我們也許會扭曲自己的形象,但上帝卻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

放下成見、 看見遠像

主耶穌沒有糾纏於拿但業的偏見,而是稱讚他的優點。以致他拋開先前對主耶穌的成見,謙卑地說:「拉比,祢是上帝的兒子,祢是以色列的王!」認同了腓力向他的引介。

腓力沒有辦法說服拿但業相信主耶穌是彌賽亞,但他卻領拿但業到主面前自己去體驗主。

我們沒有辦法說服人來相信主,但是我們可以領他查經、參加崇拜、團契、讓他去體驗、經歷,讓主直接改變他!

更大的看見

拿但業是一個真誠的人,當他知道自己有偏差就立刻修正錯誤,這個積極的態度更反映出,他是真以色列人,他沒有為顧全面子而強辯!

主因此應許他要看見更大的事(約一50-51),如同昔日先祖雅各的經歷(創廿八 10-15),雅各看見異象,便被改名為以色列。

主耶穌幫助拿但業認識到祂真正的身份,地上的人子乃是與上帝連結着,時候將到,主耶穌不只是地上人子,更是天上的主,是有權柄的至高之主。

放下成見,我們的心靈與腦袋的空間更寬闊,可以容得下更多的啟示。在信仰路上,我們背負着很多自知或不自知的成見,求主幫助我 們坦誠地面對自己,不斷放下成見,讓自己能看見上帝更多更大的作為!

團契相交:是恩典還是鷄肋

日期:2022年9月4日
題目:團契相交:是恩典還是鷄肋
牧者:麥寶山牧師

我們信仰三位一體的上帝,是聖父、聖子、聖靈三而一的上帝。三一上帝的教義是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教義。使徒信經就將三個位格在歷史時間中,從創世到救贖的行動,呈現彼此的同工和合一,稱為「經世三一論」。

三一教義雖然重要,但一般信徒感到乏味和離地。然而,三個位格之間的合一,卻是教會團契的基礎。團契中的上帝,施行救贖,把罪人召到祂面前,與祂團契。當我們與上帝團契時,我們就藉着並通過與基督團契,與人團契。換言之,團契生活是與主結連的延伸,因此當中蘊藏着 豐富的恩典和學習。

憐憫人的主藉着 團契,引導我們打開心靈,好讓我們容納不同的生命。我們心中藏着 一把尺,把人區分和歸類,按自己的定義來評價人,這把尺製造了一條鴻溝,鴻溝上的小橋只容許小部份屬我族類的人過來。藉着 與主相交,我們通過基督的眼睛看肢體,而不是我的一把小尺,突破了藩籬。

圍爐取暖式的團契是對基督的羞辱,在基督的恩召之外,再加上我們的標準,導致非我族類不得而入。通過基督的眼晴,我們看人,都是主所愛的、主為之而犧牲的、主所接納的,我們憑甚麼來拒絕人?

團契是學習捨己之處:真實的聆聽給予尊重和關懷,控制舌頭,表達更多的關注而非操控或爭取表現,這是捨己的日常實踐。溝通不是滔滔不絕地爭奪話語權,而是建立在聆聽,合宜的回應之中,懇求基督給予我敏銳的耳朵,細緻的心思,謹慎的舌頭。基督身體力行示範了捨己:「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二6-7)我們就在日常中實踐出來。

服事是團契不可或缺的力量,通過服事肢體,實踐愛,以致服事基督成為實際,不是流於空談。服事是要認識別人的真正需要,而不是「大發熱心」地不停地做,如馬大一樣。服事是要到心,了解他人的真正需要,給予合宜的關愛。

團契是屬靈的,所以不要讓團契成為遊樂園。建基於遊樂的團契終必煙消雲散。這不是說遊樂不重要,適當的安排不同形式的活動是需要的,但是上帝的道、祈禱、守望和關懷,才是基礎!


試煉的喜樂

日期:2022年5月1日
題目:試煉的喜樂
牧師:麥寶山牧師

教會經歷史無前例的停開,整個社會彷彿也停擺了,店舖關門,路上行人疏落。每一天的新聞報導,離不開有多少人感染,有多少人離開。這段日子,人心之沉鬱與寥落,處處瀰漫。

就在這烏雲密佈的日子,雅各書的勸勉有如一道清溪:「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一2-4)

病毒的威脅無處不在,恐懼蠶食著人的心靈,但雅各卻指出,我們今日的經驗雖然是可怕,卻不是人生的全部。不幸的經驗的確折磨人,我們祈求上帝把艱辛與苦痛拿走,消災解禍。不知不覺間,我們的困難成為生命的焦點,我們圍著困難打轉。至高的上帝也只能站在一旁,祂不是我們人生的中心,也不是我們順服和跟隨的那一位。

雅各勉勵落在艱辛苦痛中的弟兄姊妹要喜樂,這是怎樣的人生觀?艱辛苦痛的苦杯,真是苦口良藥嗎?這不能沒有信心,相信上帝的善意,祂滿有善意地雕刻我們的生命,有如巧匠的手起刀落,大刀濶斧,使平庸變為獨特。

信心產生盼望,盼望產生忍耐。忍耐過程中各式各樣的熬煉、非常不舒服與難受,但同時卻是走在完全的路。「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這個描述好像只能歸於上帝,只有上帝是完全,絕無缺久。人則常有缺久,絕不完全。

然而,當我們即使在各式各樣的磨難中,上帝仍是我們順服的主,跟隨的主,我們就走上完全的路上,踏在前奔完全的上帝時,我們就已經是完全人。「所以我們中間,凡是完全人總要存這樣的心;若在甚麼事上存別樣的心,上帝也必以此指示你們。」(腓三15)。完全不是我們的道德人格達到完全的地步,而是因我們在上帝裡,又向著完全的上帝直奔。

重新認知自己,有著上帝的完全,今日的試煉是出於祂的善意,祂無比豐富的愛,使這個生命按著祂而塑造,雅各就直言試煉是有喜樂的。

看不見的上帝,在有形的試煉中,顯現祂的真實!

穩行在高處

日期:2021年11月14及21日
題目:穩行在高處(一)
經文:哈巴谷書第3章17—19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死蔭幽谷的境象
無花果樹在乾旱的土地仍然可以生長,在六月及八月有收成 。無花果是中東人 民不可或缺的食物,但現在無花果樹卻不開花結果。

生命 力旺盛的葡萄樹,枝子可伸長到 35 40 尺,可以覆蓋 950平方公尺的地方 ;葡萄樹五月就開始結果。葡萄營養豐富,是中東人 民的重要營養來源。可惜,即使容易生長的葡 萄 樹 現在 也沒有結果 子 。

橄欖樹 在乾旱的土地,猛烈的太陽底下,仍然可以生長。橄欖樹成長期長達六年,不過結果期可持續百年以上。橄欖可 榨出 食用油 以 製作餅,又可作燈油,更可作膏油, 用 在禮儀上膏立聖職人員。可惜這麼有用的橄欖樹也不出橄欖了。

經文記 這三 種主 要的農作物 不結果不表示其他的農作物也嚴重失 收,包括椰棗和石榴樹。

除了農作物外,家畜 如牛羊都是當時 以色列人的重 要財產。羊除了獻祭之用外,羊肉可以食,羊奶可以飲,羊皮羊毛可製成衣服,故此牧養羊群是非常重要的經濟活動。

至於牛, 除 獻祭外, 既可食用 耕作也用牛。

經文提及牛 羊代表所有的生畜如驢和駱駝等等,這些財產都失去了。

一幅非常艱苦的圖畫,可 見 當事人已陷入絕境之中。身處這樣的境況,內心苦楚,即使發出呻吟,也是自然不過的事。

黑夜裡的歌聲

正當我們預備聆聽當事人繼續訴說自己的不幸時,他竟然提到耶和華「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 」 意思是 上帝使他 能夠安穩渡過苦境,好像母鹿在崎嶇不平的山上,能夠安全穩當快速地行走。 (18, 19節)

我們細心看經文,詩人 歡欣、喜樂 、 有力量令到他 的 腳快和穩行在高處的 原因 原來是耶和華上帝。當事人要告訴我們:環境是惡劣的但上帝是幫助我的。

哈巴谷是誰?

這段 經文是來自 《 哈巴谷書 》 。作者是哈巴谷,這名字的意思是「擁抱」,是猶太人不常用的名字 。 這名字可能受到亞述文字的影響。亞述帝國曾經極為強大,消滅了北國以色列。南國猶大逃過 亞述的威脅,但巴比倫盛起,消滅亞述,成為強國,南國猶大危在旦夕 。

哈巴谷原本的職業很可能是在聖殿事奉,專職音樂事工,但上帝呼召他作先知,宣講信息,指責當時充滿爭鬥、奸惡、強暴,惡人 圍困義人等等罪惡。以色列離棄上帝的律法,使社會充滿不義,貧苦大眾飽受欺壓。

哈巴谷的信息所針對的,是猶大國的末後年代,那時猶大四位君王約哈斯、約雅敬、約雅斤和西底家都是叛逆耶和華上帝,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

《 哈巴谷書 》 只有三章,有如一部靈程日記,記錄他從困惑、不安、悲痛中,漸漸建立信靠,最終得著因信而來的歡欣。

正當崩潰時

哈巴谷身處逆境,不如意的事情接踵而來。在我們生活中,也可能 發生不如意的 事。如最近大埔的車禍,震驚全港巿民,連小孩子過馬路時也提心吊膽; 有時,家人突然急病,或遇上失業,或感情問題等等, 都令人崩潰。

哈巴谷也有崩潰的時刻,在第一章 2 4 節反映出來 他第一句就質問上帝:「 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意思是我呼求你幫助,你不聽;我哀求你阻止暴力,你又不拯救。最後,也只能哀嘆,「公理顯然顛倒!」 在先知面臨崩潰的時刻,有兩點值得我們留意:

I. 在他和不幸的事情之間,不是密不透風,他知道上帝必然有參與。他知道上帝看見整件事情,他不是孤獨的面對,即使在漆黑一片的黑夜,他沒有讓自己獨自面對,知道上帝在其中。

II. 他的祈禱,毫無保留傾出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哈巴谷不是列一張清單,然 後要求上帝滿足他的祈禱。他乃是充滿困惑,苦惱和痛楚。他傾訴自己的疑惑:「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 2 節)他又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 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3節);還有他的痛苦,也率直地表達出來:「公理顯然顛倒。」(4節)

哈巴谷真誠傾吐心中的情感與疑惑,使他更能觸摸到上帝的心。在第一章第1節,說:「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然後就是哈巴谷的祈禱。換言之,先知是在祈禱中得著上帝的默示。

弟兄姊妹,我們與困境之間,是站著上帝。當困境突然來襲,別以為困難已把我們重重圍困,上帝彷彿 離開現場。哈巴谷知道上帝沒有離開,祂仍在。

而且,祂不但在,祂更要藉著所發生的事,帶領我們去經歷祂、認識祂。上帝回答哈巴谷的疑問,就說:「你們要向列國中觀看,大大驚奇;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5節)後面那句,應譯為:「即使有人說了出來,你們也是不會相信。」

即使困境臨到,上帝不會被困境難倒,反而要利用困境帶領我們,經歷祂更深的恩典。《彌迦書》第七章8節:「我的仇敵啊,不要向我誇耀。我雖跌倒,卻要起來;我雖坐在黑暗裡,耶和華卻作我的光。」

困疑中相信

哈巴谷知道上帝在 他那裡,知道上帝在聆聽,但他 仍然不明白,他很困 惑 ,現在發生的事是違背上帝的本性,為甚麼上帝竟然讓這樣的事情發生而 毫不理會?

在第一章 12 13 節,上帝回應之後,哈巴 谷 繼續祈禱 他提到上帝的本質與屬性 。正因為 哈巴谷深深認識上帝,因此才會發出疑問。

我們遭遇突如其來的意外 會 懷疑 上帝是 不 良善的嗎?祂不是看顧人的嗎?祂不是憐憫人的嗎?其實上帝的屬性,在我們遭遇 逆境與 困難之中,更顯 明 出來。正如上帝藉加勒底人之手,懲罰三番四次背叛的以色列人,彰顯祂的公義;其後他又懲罰迦勒底人,因為他們的殘暴不仁。

基督徒對上帝的屬性 有初步的認識,但遠遠不足夠。上帝知道我們的膚淺、小信,必然會帶我們更深入認識祂,更加體會:「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你的杖,你的杆都安慰我。」(詩廿三 4 藉著祂的杖和竿,祂帶出祂有能力保護,祂的愛仍然環繞著我們,幽谷沒能力阻 撓 上帝行奇事,施恩惠。

困惑中等候

哈巴谷祈禱 後 ,就說:「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甚麼話,我可用甚麼話向他訴寃。」(二 1)

哈巴谷不是祈禱完,就 把事情 忘記了,或者匆匆忙忙去自己解決困難。世人以為時間就是金錢,行動最實際,以為憑一雙手才能取得成就,才能給自己最好的保障,等候上帝不設實際!

別忘記了聖經的屬靈提醒:「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一二七1)等候是控制我們人性的衝動,等候是讓上帝的計劃運作,成就上帝的心意。

哈巴谷祈禱完畢,就走上軍事哨崗,等候上帝的答覆,反映出他堅定的決心,要得著回覆。他知道主權在上帝那裡,他不能勉強上帝回應,上帝怎樣回答,何時回答,主權在上帝手中,他只能等候,他願意等候。

弟兄姊妹,在困境中,我們祈禱,我們傾心吐意地祈求,即使有疑惑仍然繼續的祈求,但我們願意等候嗎?這是最不容易過的一關,上帝的計劃安排,超過我們的心思意念。

亞伯拉罕等 候上帝應許的兒子出生,等了二十五年;約瑟被女主人誣告,坐了多年寃獄。

上帝為了引導亞伯拉罕的後裔進入應許地,等了四百三十多年;祂為了救贖人類,按所定的日期,差遣基督降世,完成拯救人類的大工程,上帝等了不知多少年!

黑夜傳來流離歌

我們不知道哈巴谷等了多久,慈愛與公義的上帝沒有輕看他的祈禱與等候,給了他寶貴的啟示,上帝告訴哈巴谷,他知道迦勒底人的邪惡,祂不是視若無睹,第二章 5節: 「 迦勒底人因酒詭詐,狂傲,不住在家中,擴充心欲,好像陰間。他如死不能知足,聚集萬國,堆積萬民都歸自己。」邪惡的迦勒底人殘暴奸詐,必 遭上帝的懲罰。

並且,上帝應許「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必因信得生。」(二 4 )無論困境多可怕,信靠上帝的人必然得著拯救保護。

上帝給我們的應許,比哈巴谷得的更多,在詩篇一二一篇 13節,上帝藉著詩人的口,宣告祂的保守: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祂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

在新約,上帝又藉希伯來書第十三章 5-6 節,重申祂的保護:

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弟兄姊妹, 我們 有沒有 緊記這些寶貴的應許,放在心中呢?時刻提醒自己,即使在困難中,主仍然扶持我們。

為甚麼他可以夜間歌唱?

哈巴谷得著上帝的應許,就回應說:「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 」他曾經對未來 只覺得全是烏雲、全是荊棘、只有絕望 但他進入與上帝深度的相交中,上帝的話激活了他的信心,以致對將來充滿希望,因為將來在 上帝 的手中。

其實他仍然 身在困境之中,但因他有信心,就超越了困難苦境。有一位愛爾蘭 女子,靠著信心,去印度南部宣教。 那裡境環惡劣 、 貧窮 迷信,當地人並不友善。 她看見窮苦的家庭為了生計,竟將女兒賣給印 度廟,學習歌舞, 長大之後成為廟妓。她開始拯救那些女孩子。其間,她受到那些父母的阻撓、控告,經歷許多困難, 最後 拯救了過千名女孩。她在印度五十五年,也葬在印度。 這事工到今天已壯大了不少

信心不是自信,是相信上帝。

到了新約,上帝給我們更清晰的教導,約翰 壹書四章4節「 小子們哪,你們是屬上帝的,並且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是誰住 在我們裡面?約翰壹書三章 24 節: 「 遵守上帝命令的,就住在上帝 裡面,上帝也住在他 裡面。我們所以知道上帝住在我們 裡面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 」

上帝在我們裡面,正 如保羅說,有寶貝放在瓦器裡 (林後四 7)使我們有更大的忍耐、更大的信心、更美好的盼望和更多的愛心。

總結:

我們可以穩行在高處 ,藉著以下的靈程
一、認知上帝的同在
二、傾心吐意的祈禱
三、等候
四、堅持相信

命令:愛仇敵

日期:2021年9月12及19日
題目:命令:愛仇敵
經文:路加福音第6章27—36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引言:大快人心
在美國, 有一個 貨櫃 車司機 ,駕車途經一個小鎮 把車停下來找個地方休息,吃午飯。他走進一間 餐廳 ,點了餐,就坐下進食 。一會兒, 有三個騎 電單 車的年輕人進來, 一見這個貨櫃 車司機 不是本地人, 就過來欺負他。一人拿走他的漢堡 包, 一人拿去他的薯條一人拿走了他的飲料。 他們戲弄那司機,要激怒他,令他難堪。 那司機 卻 不言不語,緩緩站起來 到前台結了帳,走出餐廳。女招待員 隔著玻璃看著他開車離去 。 然後, 招待員 來到那三個青年前面,他們正在取笑貨櫃車司機,笑他無胆 。 其中一人對女招待員 說,「這人真是胆小鬼! 」女招待說:「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胆小鬼,我剛才見他駕駛貨櫃車離開時,輾過你們三部電單車,你們的電單車已經變成廢鐵。」

很多人都覺得,這三個人罪有應得,貨櫃車司機做得好,大快人心! 但 這樣的事, 耶穌 會有甚麼反應呢?路加福音 第 6 章 2 7 節,他說:「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

給門徒的命令
主耶穌這番話是對誰說的呢?在 第 6 章 1 7 節提到來到主耶穌那裡,聽他講道的人,包括使徒、門徒,從猶太全地、耶路撒冷和推羅、西頓海邊來的人。他們都各自有不同的動機來到主耶穌那裡。

主耶穌向一大群人講道,但祂的心中,有特定的對象,特別為他們而講的,在 第 6 章 2 0 節說:「耶穌抬頭看著門徒,說 」聽主耶穌講道的人很多,他們只是喜歡聽,聽完就算了。

不過,主耶穌知道有一班門徒的態度不一樣,他們是認真的,所以主耶穌講道的時候,眼睛是望著他們,主耶穌對他們是有期望。

愛的命令
主耶穌的吩咐,是用命令的語氣發出,因為誰沒有仇敵呢?人際關係的張力,是無法逃避的 ,有個講法是:「曹操也 有知心友,關公也有對頭人」。後一句的意思是好像關雲長那麼忠肝義 胆 ,也會有人不喜歡他。

既然人總會有壓迫自己的人,怎樣面對呢?這是關乎真實基督徒生命的事,是你心中的愛多還是恨多的事。當我們說上帝的愛比天高,比海深,但心裡仍然有揮之不去的恨意,就證明我們心中的恨意遠遠超過上帝測不透的愛,超過比天高,比海深的愛!

恨是苦海無邊
主耶穌發出這個愛的命令,因為祂知道,仇恨是苦海無邊。亞當夏娃所生的一對弟兄,大哥該隱因嫉妒成恨,把親弟弟亞伯殺了。

大衛在詩篇 第 35 篇 1 1 12 節 說:「 凶惡的見證人起來,盤問我所不知道的事。他們向我以惡報善,使我的靈魂孤苦。」 這裡提到的「靈魂孤苦」既可以是出於被遺棄的心情,也可以因別人以惡報善而起的恨意,帶來的孤苦!還是兩種情緒糾結一起。

同樣,詩篇 第 69 篇 1 9 20 節:「 你知道我受的辱罵、欺凌、羞辱;我的敵人都在你面前。辱罵傷破了我的心,我又滿了憂愁。」作者因為遭受別人各種惡意的攻擊,心中既有憂愁,又結合了憤恨!

作者被仇恨充斥內心,竟然說出最不人道的話:「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仇恨蠶食了人性。

如果讀過金庸的《倚大屠龍記》,都會記得其中一個角色 金毛獅王謝遜,他被仇恨充斥,由豪傑變成殺人如麻的魔頭。

仇恨扭曲了人性,將自己帶進無窮無盡的痛苦之中,心靈永遠得不著安寧,沒法有真正的喜樂,等於無形的自殘。

離開怨恨,無論仇敵多殘酷

弟兄姊妹,你遇到的仇敵有多可惡呢?有沒有一個好像主耶穌提及的仇敵那樣可怕呢?大家留意逐步升級的敍述,首先是「恨你們的」,這是藏在心裡,而在態度流露出來;其次是「咒詛你們的」,是由態度到行動,口出惡言。最可怕是「凌辱你們的」,從動口到動手,傷害越來越大,到了虐待地步。

跟著舉出兩個例子,「打臉」和「強搶」。「打臉」是很大的羞辱「強奪」別人的東西,是橫行霸道。這裡只是提出簡單的例子,搶奪不一定指暴力,現代社會上的手法多的是用欺詐,巧取豪奪,便堂而皇之地拿走了你的東西。

主耶穌這樣詳細的講述仇敵對待我們的方式,說明祂是深深知道我們的痛苦,知道我們遭受到的不公平,明白我們心中的憤慨!

但是主耶穌仍然堅持: 離開怨恨,無論仇敵多殘酷!

選擇主動

被別人傷害,是真實的經驗,主耶穌沒有叫我們否認這些痛苦。受傷是真實的,需要醫治,然後站起來。受傷的經驗是寶貴的,可以幫助我們成長,更有同理心,更懂得體諒別人,更知道怎樣帶領人走出困局。

留意主耶穌怎樣講,

1. 當我們遇到 不愛 我們 的人 時,我們「要待他好」、「要為他祝福」;

2. 當我們遇到 不善待 我 們的人 時,我們「要為他禱告」、「由他打」;

3. 當我們遇到虧 欠 我 們的人 時,我們「由他拿去」、「就給他」。

不錯,假使我們是受害者,我們應該採取積極的態度,我們仍然是有主動權的。如何面對不幸的事,我們是有得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報復,也可以選擇按照主耶穌的吩咐,饒恕他們。

主耶穌用命令的語氣,要我們愛仇敵,因為他知道我們是有這個主動權,但我們往往棄而不用。因為我們會以為對待仇敵好或不好,是內心的態度,沒有人會看見,也沒有人 可以阻止。然而愛仇敵是我們應該做的,所以主耶穌就這樣命令我們。

饒恕很難,但仍然可以

跟著,主耶穌教導我們主動地多行一步,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這句話最基本的意思是我們希望上帝怎樣饒恕我們,我們就怎樣饒恕人。這樣,我們就沒有藉口說,我們不知道怎樣饒恕仇敵。

這句話更重要的含意是鼓勵我們主動地去愛,不是被動,不要沒有作為。
饒恕很難,但仍然可以饒恕!

荒謬的饒恕

如果你堅持,認為對方明明是錯,為甚麼要饒恕他,為甚麼不可以恨他,你該知道,因為仇恨會破壞你的生命,會摧毁你的未來,帶你進入無盡苦痛的深淵之中。

饒恕是違反公平的原則,是違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公義原則。在常人眼中,饒恕是荒謬的,把仇敵當作朋友,為他禱告,為他祝福,是不可思議的。

其實,我們已經得著了天父「不合理的饒恕」,難道饒恕是荒謬的嗎?

荒謬的十字架

受釘十字架的主耶穌,竟然為加害者祈禱,在常人眼中,很荒謬。

我們一直以為這是主耶穌為那些陷害祂的法利賽人、祭司與文士,為判祂死罪的官員,為羞辱祂、釘祂十字架的羅馬兵丁等等祈禱。我們沒有參與直接殺害主耶穌,所以我們不用主耶穌的饒免。

真的嗎?

其實,主耶穌的犠牲是每一個人都有份,「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三23)怎樣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創造萬有的主,本該與人有和諧的團契,本該受人的敬拜和順服,但是這一切都因罪失落了。擁有絕對主權的主,竟被人叛離,何等的荒謬!

在主耶穌的比喻中,提及一位小兒子離開父親,成為浪子。這個人放棄兒子的身份,成為浪子,是虧缺了父親的榮耀。父親本該得著孩子的尊重和順服,但兒子成為浪子,就失去了父親的榮耀。

這位父親可不可若無其事,好像以前一樣快樂生活嗎?根本不可能,浪子的行為是刺痛了父親,是傷了他的心。只能有一個期望,浪子回頭,再次成為他的兒子。父親沒有派人去找他,他每天遠遠站著,等待他回來。

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一直刺痛了天父。所以聖經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五8)上帝因著愛,饒恕了我們,還差耶穌救贖我們。

我們所有送主耶穌上十字架的人,願意父上帝怎樣饒恕我們呢?我們也就要怎樣饒恕人!

在主裡面,有饒恕的力量

惟有蒙主超乎常理的饒恕,我們才能不合常理地饒恕別人。惟有得著超乎常理的恩典的人,我們才能不合常理地施恩給別人;惟有活在主裡得著不合常理的愛,才能愛仇敵。

我們能饒恕,因為我們是至高者的兒女一般人的良好關係基於對等原則,「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但屬主的人卻不是這樣,因為上帝是恩慈的主,祂一視同仁,讓人有足夠時間得著祂的恩典。

我們得著上帝無比的恩典,就該樂於與人分享,不論是友是敵,都一樣分享給他。

這並不是說基督徒能夠輕鬆做到饒恕仇敵,而是指,我們靠著上帝
可以這樣做。

假使我們不在上帝的光照下,檢視自己的黑暗,不看見自己的罪,老我依舊,要饒恕人,根本不可能。

愛仇敵的真義

上帝的慈悲,儘管人的行為違反祂公義的本性,刺痛了他的心,並
沒有影響祂的愛。祂一視同仁的給予照顧和供給,並且給予機會,好讓
他們悔改。上帝的慈悲,不是盲目的,不問是非曲直的。上帝吩咐我們
饒恕人,

1. 不是承認他們的惡行是合法、合理;

2. 不是接受他們的行為;

3. 不是縱容他們的惡行;

而是藉著我們的善行,包括祈禱、祝禱等等,去糾正他們的行為,要他們活出善良、公義、正直。

饒恕是交出審判權,由主伸寃

主耶穌命令我們愛仇敵,因為審判權是屬於上帝,而且上帝已經定了開審的日子。我們固然希望仇敵悔改,假若他不悔改,不珍惜上帝給他的機會,他就要自食其果。上帝在聖經中鼓勵我們。(羅馬書十二17—19)

一個母親的榜樣

一個孩子,名叫約翰,在課室裡,他坐位後面的男同學常常用手指觸碰他的後背,令他無法專心上課,而且擔心這個男同學突然襲擊他。約翰不知該怎樣做?他回去對媽媽說,媽媽於是準備到學校去向老師投訴。

約翰的弟弟在旁聽到,就說:「feed your enemy」(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媽媽突然問:「這個同學愛吃什麼?」約翰說,「果凍。」

第二日,約翰又被後面的同學碰了一下,下課後。約翰便遞一袋果凍給他。從那天開始,這位男同學沒有再碰他。此後,他們便成了好朋友。

走入凡塵俗世的聖潔

日期:2021年9月5日
題目:走入凡塵俗世的聖潔
牧者:麥寶山牧師

當烏西雅王駕崩那年,先知以賽亞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侍立的天使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聖殿門檻的根基震動,煙雲密布。先知以賽亞立時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至高之主的顯現,景象可畏!聖潔之主臨在,即使身為先知,也膽戰心驚,自己的不潔顯露無遺。

以賽亞先知所得的異象彰顯上帝的至高與能力,祂的顯現叫萬民萬物都驚駭不已!祂的榮耀是渺小的受造物不能仰視,不能接近的。上帝的神聖,與人類的凡俗不能相提並論。聖潔也不是人能企及的境界或狀況。

「聖」字的希伯來意思是「分別、分割」,即與世俗有所分別的。世俗之物,無論是奇珍異寶或卓越工藝,都不能稱之為聖,世上的人,無論道德修為如何,也難以稱為「聖人」。中國古人有之為「聖人」者,乃後人過譽而已。善如孔子,自言為「喪家之犬」,不敢以「聖人」自居。

神聖只屬於上帝,受造物豈可居之?除非上帝不授予,稱其為聖,方為神聖之物,如上帝臨在的地方為「聖地」,上帝臨在居所為「聖殿」、獻給上帝之物為「聖物」,紀錄上帝的話語即為「聖經」 。

神聖只屬於上帝,受造物豈可居之?除非上帝不授予,稱其為聖,方為神聖之物,如上帝臨在的地方為「聖地」,上帝臨在居所為「聖殿」、獻給上帝之物為「聖物」,紀錄上帝的話語即為「聖經」 。

「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聖潔的。」(利十九2)這是上帝對我們的要求,彷彿只要我們努力做好,便能達到「聖潔」的標準。其實,聖潔始於上帝的接納,「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利二十26)惟有上帝的接納,我們才能歸於祂為聖。換言之,聖潔是始於恩典。凡夫俗子縱然努力修身齊家,仍然是凡夫俗子,若沒有上帝的接納,都只不過是自鳴清高而已。惟有上帝接納我們,給我們新生命,才可作「聖潔」的子民。

接著就是按著上帝的屬性而來的品德要求,我們努力配合,如聖經所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

這樣,凡塵俗世便是一個煅煉,經過火煉,看看我們的「聖潔」是貨真價實或是冒牌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