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行在高處

日期:2021年11月14及21日
題目:穩行在高處(一)
經文:哈巴谷書第3章17—19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死蔭幽谷的境象
無花果樹在乾旱的土地仍然可以生長,在六月及八月有收成 。無花果是中東人 民不可或缺的食物,但現在無花果樹卻不開花結果。

生命 力旺盛的葡萄樹,枝子可伸長到 35 40 尺,可以覆蓋 950平方公尺的地方 ;葡萄樹五月就開始結果。葡萄營養豐富,是中東人 民的重要營養來源。可惜,即使容易生長的葡 萄 樹 現在 也沒有結果 子 。

橄欖樹 在乾旱的土地,猛烈的太陽底下,仍然可以生長。橄欖樹成長期長達六年,不過結果期可持續百年以上。橄欖可 榨出 食用油 以 製作餅,又可作燈油,更可作膏油, 用 在禮儀上膏立聖職人員。可惜這麼有用的橄欖樹也不出橄欖了。

經文記 這三 種主 要的農作物 不結果不表示其他的農作物也嚴重失 收,包括椰棗和石榴樹。

除了農作物外,家畜 如牛羊都是當時 以色列人的重 要財產。羊除了獻祭之用外,羊肉可以食,羊奶可以飲,羊皮羊毛可製成衣服,故此牧養羊群是非常重要的經濟活動。

至於牛, 除 獻祭外, 既可食用 耕作也用牛。

經文提及牛 羊代表所有的生畜如驢和駱駝等等,這些財產都失去了。

一幅非常艱苦的圖畫,可 見 當事人已陷入絕境之中。身處這樣的境況,內心苦楚,即使發出呻吟,也是自然不過的事。

黑夜裡的歌聲

正當我們預備聆聽當事人繼續訴說自己的不幸時,他竟然提到耶和華「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 」 意思是 上帝使他 能夠安穩渡過苦境,好像母鹿在崎嶇不平的山上,能夠安全穩當快速地行走。 (18, 19節)

我們細心看經文,詩人 歡欣、喜樂 、 有力量令到他 的 腳快和穩行在高處的 原因 原來是耶和華上帝。當事人要告訴我們:環境是惡劣的但上帝是幫助我的。

哈巴谷是誰?

這段 經文是來自 《 哈巴谷書 》 。作者是哈巴谷,這名字的意思是「擁抱」,是猶太人不常用的名字 。 這名字可能受到亞述文字的影響。亞述帝國曾經極為強大,消滅了北國以色列。南國猶大逃過 亞述的威脅,但巴比倫盛起,消滅亞述,成為強國,南國猶大危在旦夕 。

哈巴谷原本的職業很可能是在聖殿事奉,專職音樂事工,但上帝呼召他作先知,宣講信息,指責當時充滿爭鬥、奸惡、強暴,惡人 圍困義人等等罪惡。以色列離棄上帝的律法,使社會充滿不義,貧苦大眾飽受欺壓。

哈巴谷的信息所針對的,是猶大國的末後年代,那時猶大四位君王約哈斯、約雅敬、約雅斤和西底家都是叛逆耶和華上帝,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

《 哈巴谷書 》 只有三章,有如一部靈程日記,記錄他從困惑、不安、悲痛中,漸漸建立信靠,最終得著因信而來的歡欣。

正當崩潰時

哈巴谷身處逆境,不如意的事情接踵而來。在我們生活中,也可能 發生不如意的 事。如最近大埔的車禍,震驚全港巿民,連小孩子過馬路時也提心吊膽; 有時,家人突然急病,或遇上失業,或感情問題等等, 都令人崩潰。

哈巴谷也有崩潰的時刻,在第一章 2 4 節反映出來 他第一句就質問上帝:「 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意思是我呼求你幫助,你不聽;我哀求你阻止暴力,你又不拯救。最後,也只能哀嘆,「公理顯然顛倒!」 在先知面臨崩潰的時刻,有兩點值得我們留意:

I. 在他和不幸的事情之間,不是密不透風,他知道上帝必然有參與。他知道上帝看見整件事情,他不是孤獨的面對,即使在漆黑一片的黑夜,他沒有讓自己獨自面對,知道上帝在其中。

II. 他的祈禱,毫無保留傾出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哈巴谷不是列一張清單,然 後要求上帝滿足他的祈禱。他乃是充滿困惑,苦惱和痛楚。他傾訴自己的疑惑:「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 2 節)他又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 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3節);還有他的痛苦,也率直地表達出來:「公理顯然顛倒。」(4節)

哈巴谷真誠傾吐心中的情感與疑惑,使他更能觸摸到上帝的心。在第一章第1節,說:「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然後就是哈巴谷的祈禱。換言之,先知是在祈禱中得著上帝的默示。

弟兄姊妹,我們與困境之間,是站著上帝。當困境突然來襲,別以為困難已把我們重重圍困,上帝彷彿 離開現場。哈巴谷知道上帝沒有離開,祂仍在。

而且,祂不但在,祂更要藉著所發生的事,帶領我們去經歷祂、認識祂。上帝回答哈巴谷的疑問,就說:「你們要向列國中觀看,大大驚奇;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5節)後面那句,應譯為:「即使有人說了出來,你們也是不會相信。」

即使困境臨到,上帝不會被困境難倒,反而要利用困境帶領我們,經歷祂更深的恩典。《彌迦書》第七章8節:「我的仇敵啊,不要向我誇耀。我雖跌倒,卻要起來;我雖坐在黑暗裡,耶和華卻作我的光。」

困疑中相信

哈巴谷知道上帝在 他那裡,知道上帝在聆聽,但他 仍然不明白,他很困 惑 ,現在發生的事是違背上帝的本性,為甚麼上帝竟然讓這樣的事情發生而 毫不理會?

在第一章 12 13 節,上帝回應之後,哈巴 谷 繼續祈禱 他提到上帝的本質與屬性 。正因為 哈巴谷深深認識上帝,因此才會發出疑問。

我們遭遇突如其來的意外 會 懷疑 上帝是 不 良善的嗎?祂不是看顧人的嗎?祂不是憐憫人的嗎?其實上帝的屬性,在我們遭遇 逆境與 困難之中,更顯 明 出來。正如上帝藉加勒底人之手,懲罰三番四次背叛的以色列人,彰顯祂的公義;其後他又懲罰迦勒底人,因為他們的殘暴不仁。

基督徒對上帝的屬性 有初步的認識,但遠遠不足夠。上帝知道我們的膚淺、小信,必然會帶我們更深入認識祂,更加體會:「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你的杖,你的杆都安慰我。」(詩廿三 4 藉著祂的杖和竿,祂帶出祂有能力保護,祂的愛仍然環繞著我們,幽谷沒能力阻 撓 上帝行奇事,施恩惠。

困惑中等候

哈巴谷祈禱 後 ,就說:「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甚麼話,我可用甚麼話向他訴寃。」(二 1)

哈巴谷不是祈禱完,就 把事情 忘記了,或者匆匆忙忙去自己解決困難。世人以為時間就是金錢,行動最實際,以為憑一雙手才能取得成就,才能給自己最好的保障,等候上帝不設實際!

別忘記了聖經的屬靈提醒:「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一二七1)等候是控制我們人性的衝動,等候是讓上帝的計劃運作,成就上帝的心意。

哈巴谷祈禱完畢,就走上軍事哨崗,等候上帝的答覆,反映出他堅定的決心,要得著回覆。他知道主權在上帝那裡,他不能勉強上帝回應,上帝怎樣回答,何時回答,主權在上帝手中,他只能等候,他願意等候。

弟兄姊妹,在困境中,我們祈禱,我們傾心吐意地祈求,即使有疑惑仍然繼續的祈求,但我們願意等候嗎?這是最不容易過的一關,上帝的計劃安排,超過我們的心思意念。

亞伯拉罕等 候上帝應許的兒子出生,等了二十五年;約瑟被女主人誣告,坐了多年寃獄。

上帝為了引導亞伯拉罕的後裔進入應許地,等了四百三十多年;祂為了救贖人類,按所定的日期,差遣基督降世,完成拯救人類的大工程,上帝等了不知多少年!

黑夜傳來流離歌

我們不知道哈巴谷等了多久,慈愛與公義的上帝沒有輕看他的祈禱與等候,給了他寶貴的啟示,上帝告訴哈巴谷,他知道迦勒底人的邪惡,祂不是視若無睹,第二章 5節: 「 迦勒底人因酒詭詐,狂傲,不住在家中,擴充心欲,好像陰間。他如死不能知足,聚集萬國,堆積萬民都歸自己。」邪惡的迦勒底人殘暴奸詐,必 遭上帝的懲罰。

並且,上帝應許「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必因信得生。」(二 4 )無論困境多可怕,信靠上帝的人必然得著拯救保護。

上帝給我們的應許,比哈巴谷得的更多,在詩篇一二一篇 13節,上帝藉著詩人的口,宣告祂的保守: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祂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

在新約,上帝又藉希伯來書第十三章 5-6 節,重申祂的保護:

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弟兄姊妹, 我們 有沒有 緊記這些寶貴的應許,放在心中呢?時刻提醒自己,即使在困難中,主仍然扶持我們。

為甚麼他可以夜間歌唱?

哈巴谷得著上帝的應許,就回應說:「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 」他曾經對未來 只覺得全是烏雲、全是荊棘、只有絕望 但他進入與上帝深度的相交中,上帝的話激活了他的信心,以致對將來充滿希望,因為將來在 上帝 的手中。

其實他仍然 身在困境之中,但因他有信心,就超越了困難苦境。有一位愛爾蘭 女子,靠著信心,去印度南部宣教。 那裡境環惡劣 、 貧窮 迷信,當地人並不友善。 她看見窮苦的家庭為了生計,竟將女兒賣給印 度廟,學習歌舞, 長大之後成為廟妓。她開始拯救那些女孩子。其間,她受到那些父母的阻撓、控告,經歷許多困難, 最後 拯救了過千名女孩。她在印度五十五年,也葬在印度。 這事工到今天已壯大了不少

信心不是自信,是相信上帝。

到了新約,上帝給我們更清晰的教導,約翰 壹書四章4節「 小子們哪,你們是屬上帝的,並且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是誰住 在我們裡面?約翰壹書三章 24 節: 「 遵守上帝命令的,就住在上帝 裡面,上帝也住在他 裡面。我們所以知道上帝住在我們 裡面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 」

上帝在我們裡面,正 如保羅說,有寶貝放在瓦器裡 (林後四 7)使我們有更大的忍耐、更大的信心、更美好的盼望和更多的愛心。

總結:

我們可以穩行在高處 ,藉著以下的靈程
一、認知上帝的同在
二、傾心吐意的祈禱
三、等候
四、堅持相信

脫去舊我,穿上新人

日期:2021年10月3及10日
題目:脫去舊我,穿上新人
經文:以弗所書第4章25節—5章2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以弗所書》四25至五2可以說是基督徒生活的指引,保羅教導我們如何過「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活。這段經文仔細解釋四17-24所指「脫去舊我,穿上新人」的意思,讓我們明白這樣做的基督徒是怎樣的一個人。

保羅以換衣服來比喻擺脫舊我,得新生命。一個人穿衣服必然會穿上與自己身份及年齡配合的衣服。如果他穿得不合適,便會被人取笑,被大多數人拒絕。保羅指出有些是基督徒要穿上的,而有些是我們不應該再穿的,不然就與我們的身份不相符,不但被世人笑話,也不能榮耀上帝,更可能被上帝拒絕。

今日我想和大家思想一個題目:「脫去舊我,穿上新人」,好讓我們一起反省應如何成為一個合乎上帝心意的基督徒,怎樣成為榮耀上帝的教會。

一. 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四25)

25上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棄絕謊言」原文是過去時態,含有謊言既已經被棄絕,就該完全與它斷絕關係,絕對不再取用之意。

「謊言」指欺詐、不實、狡猾、誇大的話,是舊人主要的特徵。
保羅指出信徒第一樣要注意的就是言語,因為言語是人格的表現,是與別人接觸的媒介。

有人說「誠實」是基督徒與世人分別最明顯的記號,而基督徒在世人中間,最容易虧缺上帝榮耀的罪,就是不誠實。

25中各人……說實話—保羅說「脫去舊我」就是要棄絕謊言,而「穿上新人」就是要與鄰舍說實話。

謊言導致錯誤及不穩固的關係,有如房屋建造在沙土上。如果關係充滿謊言,兩個人不可能真正成為朋友,更不可能生活在一起。謊言破壞彼此之間的信任、和諧、安全感及對人的期望。

一. 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四 25)

25 上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棄絕謊言」原文是過去時態,含有謊言既已經被棄絕,就該完全與它斷絕關係,絕對不再取用之意。

「謊言」指欺詐、不實、狡猾、誇大的話,是舊人主要的特徵。保羅指出信徒第一樣要注意的就是言語,因為言語是人格的表現,是與別人接觸的媒介。

有人說「誠實」是基督徒與世人分別最明顯的記號,而基督徒在世人中間,最容易虧缺上帝榮耀的罪,就是不誠實。

25 中各人……說實話—保羅說「脫去舊我」就是要棄絕謊言,而「穿上新人」就是要與鄰舍說實話。

謊言導致錯誤及不穩固的關係,有如房屋建造在沙土上。如果關係充滿謊言,兩個人不可能真正成為朋友,更不可能生活在一起。謊言破壞彼此之間的信任、和諧、安全感及對人的期望。

25 下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鄰舍」就是接近的人,指主裡的弟兄姊妹(我們是互相為肢體)。保羅說出應該說誠實話的理由—因為我們同是一個身體上的肢體。

一個人能夠安全地生活,是因為身體上的感覺及神經系統傳達正確的訊號給頭腦。如果肢體傳達錯誤的消息,比如遇到一件會燙手的東西,但手傳到頭腦的消息卻是可以觸摸的,那手就會受到傷害,甚至對其他肢體也可能會造成
傷害。

一個身體,能夠健康地生活,每一部份都必須傳達正確的訊息給頭腦。我們大家結合成為一個身體,唯有各肢體都說誠實話,身體才能有效地正常運作。
早期教會曾很嚴厲地對付肢體說謊的事,《使徒行傳》五1-9亞拿尼亞和他妻子撒非喇的事件便是例子。

一個身體,能夠健康地生活,每一部份都必須傳達正確的訊息給頭腦。我們大家結合成為一個身體,唯有各肢體都說誠實話,身體才能有效地正常運作。

早期教會曾很嚴厲地對付肢體說謊的事,《使徒行傳》五 1-9亞拿尼亞和他妻子撒非喇的事件便是例子。

二. 生氣卻不要犯罪,要盡量與人和好(四26-27)

26上生氣卻不要犯罪—面對別人的不義、不虔、不法的情形,信徒有時會生氣,但要緊的是不要犯罪。若為反對罪、憎惡罪而生氣是對的,但若為發洩、報復、甚至作出傷害別人的事,那就是犯罪。

人的憤怒通常帶有破壞性的傷害。人所發的怒氣多半是出於仇恨、嫉妒、不受約束、不能自制、一時情感衝動、屬乎血氣、帶著罪的成分,是舊生命的表現。
保羅教導我們不要讓怒氣使我們失去鎮定,更不要讓怒氣(怨恨)存留在我們的心中。

26中不可含怒到日落—不是指日落前仍可以含怒,而是指不要讓怒氣停留在我們的心中太久。

保羅的意思是指必須立即處理怒氣的問題。如果我們和人有吵鬧,不論是在教會裡、團契或與未信的人,我們必須立刻採取行動,除去心中的垃圾,盡快與人和好。因為時間拖得愈長,關係就愈難復合。並且若我們讓怒氣留在心中越久,我們就是給魔鬼留了地步。

26下不可含怒到日落。27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留地步」即給予機會。如果你的怒氣不止息,就給魔鬼有機可乘了。

魔鬼希望把我們的怒氣升級,變成仇恨,繼而變成暴力,破壞人際關係,更希望信徒不和,不合一。

任何怒氣都是不健康的,它剝奪了我們內心的安寧,導致我們內心的痛苦。有人說:憤怒就像抓住熱炭,意圖傷害別人,反而燒傷自己。
保羅說「脫去舊我」就是生氣卻不要犯罪,而「穿上新人」我相信就是要盡量與人和好。

三. 不要再偷,親手做工,就可以有餘與人分享(四28)

28上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雖然偷竊在當時社會常發生在奴隸身上,但絕不應把28節理解為是針對奴隸或貧窮人而言的。

偷竊:偷(klepto)一詞的意思是欺騙,從他人身上非法地取得不屬自己的東西。
不誠實取得財物在不信的人中是很普遍的事,但保羅說,一個人信主後(成為基督徒)就不可以再偷。

人的法律不可能清楚界定一個人有沒有偷竊,因為總有人懂得利用法律的空隙從別人手中偷取東西,而不會觸犯法律。基督徒的標準應該更高,不只遵守法律,更應以上帝的教導為標準。

按今日我們的理解:偷竊不僅指偷取物品或不誠實的收益,從雇主那裡偷取工作時間也是,瞞稅漏稅也是,一切損人利己的收益都是。

28中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做正經事就是不再懶惰,並且是指做有用的、有益的、美好的事。

28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基督徒的人生目的,並非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慾。基督徒工作的動機不應只是為個人利益,只追求自己過更好的生活,基督徒工作更應是為能幫助有需要的人。

「分給」即與人分享,這是上帝兒女應有的美德,我們活著不應只單顧自己的事,而忽略了別人的需要。

換句話說,「脫去舊我」是指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而「穿上新人」就是努力工作,慷慨助人。

勞力工作的目的,就是為施捨,這是上帝的旨意。

四. 污穢的言語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四29)

污穢的言語包括腐敗、無價值、淫穢、誹謗、八卦、辱駡性的語言;這種言論不只「玷污」人,而且損害群體生活。

這些都是不信的人常犯的問題:污穢和不恰當的笑話、埋怨、誹謗和批評等;在工作或學校都常聽到這種「不健康、沒有建設性」的談話,我們基督徒不要參與其中。別以為保羅說:「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那麼單單聽總可以吧?!聽得多也自然會被感染。

保羅繼續教導我們,「……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說話不是為自己的痛快,只顧發表自己內心的意念,而是為聽的人得益處。所以要「隨事」在所發生的事情上,說些使人得益的好話,而不要說批評、譭謗的話。

「好話」指:

  • 鼓勵、讚賞和感謝的話語;
  • 忍耐和溫柔的話語—不只是藉言語來表達,表情和動作也同樣表達出來;
  • 仁慈的話語—當有人做了一些愚蠢的事情或錯的事時,我們應當善意地對待;

怎樣可以不說污穢的言語,一句都不說,並且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呢?

要能說出造就人的好話,我們必須首先有主的話藏在我們的心中:

1. 騰出時間,讀上帝的話;

2. 聆聽上帝的話;

3. 背記/思想上帝的話;

4. 遵行上帝的話,使上帝的話成為我們的生命、行動;

5. 與人討論/分享上帝的話。

「脫去舊我」就是污穢的言語,一句也不說;「穿上新人」就是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五. 除掉一切的惡毒,要順聖靈而行(四30-32)

30上不要叫上帝的聖靈擔憂—擔憂就是難過、痛苦、悲歎、冒犯、煩惱。當孩子的行為違背父母的勸戒時,必然會傷害到父母的感受。同樣,當信徒的行為違背

聖靈的教導時,我們也使聖靈心傷。

  • 當信徒允許不純正(污穢)的事物滲入他們的思想及生活中,聖靈必然擔憂。
  • 當信徒的行為不公平公正或不誠實時,聖靈必然擔憂,正如亞拿尼亞欺哄聖靈一事。

使聖靈擔憂就是不遵行聖靈的指引,而讓我們的情慾/肉體控制我們。聖靈擔憂因為罪使我們與上帝的關係破裂,使我們遠離上帝。

所以保羅說:「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四31)

一切的惡毒都是出於撒但,信徒不可讓它們存在心中,都要除掉。

30下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保羅提醒我們,上帝藉著聖靈在我們身上烙下印記,表明我們是屬於祂的,因此我們當服從聖靈的引導、受祂管教。當我們讓聖靈擔憂時,我們的行為與我們的身分就不相稱。

「脫去舊我」就是除掉一切的惡毒;「穿上新人」就是要順服聖靈而行」。
第32節再提出三個積極的方向:

「要以恩慈相待」—指溫柔、關懷、樂於助人、有禮、善待人;

「存憐憫的心」—指同情、理解、以溫柔待人。盡量去明白別人的感受,問題和難處;

「彼此饒恕」—原諒那傷害我們的弟兄。我們原諒對方的因由正如上帝寬恕了我們。

我們基督徒得蒙救贖,被稱為上帝的兒女,蒙了何等大的恩典。既然是蒙恩得救,就不代表我們沒有瑕疵,必然可愛。每次我們容許舊我出現,我們就極之醜陋,因此我們需要弟兄姊妹的恩慈、憐憫及饒恕,同時我們也需要以恩慈、憐憫及饒恕對待弟兄姊妹;這樣教會才能夠見證上帝的愛,才能讓世人看見上帝在我們中間。

總結(五1-2)

保羅藉此再次勸勉我們信徒要效法上帝。

我們是上帝所愛的兒女,因此我們當效法上帝,同樣表現出愛。(五1)

保羅指出主耶穌愛我們,順服至死,一方面是為我們贖罪(為我們捨了自己),另一方面卻是為榮耀上帝,祂把自己當作供物和祭物獻給上帝,成為馨香之祭獻給上帝。

同樣「脫去舊我,穿上新人」不只是基督徒(上帝兒女)應有的生命,更是對上帝尊敬的表現,是榮耀上帝,使上帝喜悅的方法,是教會見證上帝的唯一途徑。

命令:愛仇敵

日期:2021年9月12及19日
題目:命令:愛仇敵
經文:路加福音第6章27—36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引言:大快人心
在美國, 有一個 貨櫃 車司機 ,駕車途經一個小鎮 把車停下來找個地方休息,吃午飯。他走進一間 餐廳 ,點了餐,就坐下進食 。一會兒, 有三個騎 電單 車的年輕人進來, 一見這個貨櫃 車司機 不是本地人, 就過來欺負他。一人拿走他的漢堡 包, 一人拿去他的薯條一人拿走了他的飲料。 他們戲弄那司機,要激怒他,令他難堪。 那司機 卻 不言不語,緩緩站起來 到前台結了帳,走出餐廳。女招待員 隔著玻璃看著他開車離去 。 然後, 招待員 來到那三個青年前面,他們正在取笑貨櫃車司機,笑他無胆 。 其中一人對女招待員 說,「這人真是胆小鬼! 」女招待說:「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胆小鬼,我剛才見他駕駛貨櫃車離開時,輾過你們三部電單車,你們的電單車已經變成廢鐵。」

很多人都覺得,這三個人罪有應得,貨櫃車司機做得好,大快人心! 但 這樣的事, 耶穌 會有甚麼反應呢?路加福音 第 6 章 2 7 節,他說:「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

給門徒的命令
主耶穌這番話是對誰說的呢?在 第 6 章 1 7 節提到來到主耶穌那裡,聽他講道的人,包括使徒、門徒,從猶太全地、耶路撒冷和推羅、西頓海邊來的人。他們都各自有不同的動機來到主耶穌那裡。

主耶穌向一大群人講道,但祂的心中,有特定的對象,特別為他們而講的,在 第 6 章 2 0 節說:「耶穌抬頭看著門徒,說 」聽主耶穌講道的人很多,他們只是喜歡聽,聽完就算了。

不過,主耶穌知道有一班門徒的態度不一樣,他們是認真的,所以主耶穌講道的時候,眼睛是望著他們,主耶穌對他們是有期望。

愛的命令
主耶穌的吩咐,是用命令的語氣發出,因為誰沒有仇敵呢?人際關係的張力,是無法逃避的 ,有個講法是:「曹操也 有知心友,關公也有對頭人」。後一句的意思是好像關雲長那麼忠肝義 胆 ,也會有人不喜歡他。

既然人總會有壓迫自己的人,怎樣面對呢?這是關乎真實基督徒生命的事,是你心中的愛多還是恨多的事。當我們說上帝的愛比天高,比海深,但心裡仍然有揮之不去的恨意,就證明我們心中的恨意遠遠超過上帝測不透的愛,超過比天高,比海深的愛!

恨是苦海無邊
主耶穌發出這個愛的命令,因為祂知道,仇恨是苦海無邊。亞當夏娃所生的一對弟兄,大哥該隱因嫉妒成恨,把親弟弟亞伯殺了。

大衛在詩篇 第 35 篇 1 1 12 節 說:「 凶惡的見證人起來,盤問我所不知道的事。他們向我以惡報善,使我的靈魂孤苦。」 這裡提到的「靈魂孤苦」既可以是出於被遺棄的心情,也可以因別人以惡報善而起的恨意,帶來的孤苦!還是兩種情緒糾結一起。

同樣,詩篇 第 69 篇 1 9 20 節:「 你知道我受的辱罵、欺凌、羞辱;我的敵人都在你面前。辱罵傷破了我的心,我又滿了憂愁。」作者因為遭受別人各種惡意的攻擊,心中既有憂愁,又結合了憤恨!

作者被仇恨充斥內心,竟然說出最不人道的話:「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仇恨蠶食了人性。

如果讀過金庸的《倚大屠龍記》,都會記得其中一個角色 金毛獅王謝遜,他被仇恨充斥,由豪傑變成殺人如麻的魔頭。

仇恨扭曲了人性,將自己帶進無窮無盡的痛苦之中,心靈永遠得不著安寧,沒法有真正的喜樂,等於無形的自殘。

離開怨恨,無論仇敵多殘酷

弟兄姊妹,你遇到的仇敵有多可惡呢?有沒有一個好像主耶穌提及的仇敵那樣可怕呢?大家留意逐步升級的敍述,首先是「恨你們的」,這是藏在心裡,而在態度流露出來;其次是「咒詛你們的」,是由態度到行動,口出惡言。最可怕是「凌辱你們的」,從動口到動手,傷害越來越大,到了虐待地步。

跟著舉出兩個例子,「打臉」和「強搶」。「打臉」是很大的羞辱「強奪」別人的東西,是橫行霸道。這裡只是提出簡單的例子,搶奪不一定指暴力,現代社會上的手法多的是用欺詐,巧取豪奪,便堂而皇之地拿走了你的東西。

主耶穌這樣詳細的講述仇敵對待我們的方式,說明祂是深深知道我們的痛苦,知道我們遭受到的不公平,明白我們心中的憤慨!

但是主耶穌仍然堅持: 離開怨恨,無論仇敵多殘酷!

選擇主動

被別人傷害,是真實的經驗,主耶穌沒有叫我們否認這些痛苦。受傷是真實的,需要醫治,然後站起來。受傷的經驗是寶貴的,可以幫助我們成長,更有同理心,更懂得體諒別人,更知道怎樣帶領人走出困局。

留意主耶穌怎樣講,

1. 當我們遇到 不愛 我們 的人 時,我們「要待他好」、「要為他祝福」;

2. 當我們遇到 不善待 我 們的人 時,我們「要為他禱告」、「由他打」;

3. 當我們遇到虧 欠 我 們的人 時,我們「由他拿去」、「就給他」。

不錯,假使我們是受害者,我們應該採取積極的態度,我們仍然是有主動權的。如何面對不幸的事,我們是有得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報復,也可以選擇按照主耶穌的吩咐,饒恕他們。

主耶穌用命令的語氣,要我們愛仇敵,因為他知道我們是有這個主動權,但我們往往棄而不用。因為我們會以為對待仇敵好或不好,是內心的態度,沒有人會看見,也沒有人 可以阻止。然而愛仇敵是我們應該做的,所以主耶穌就這樣命令我們。

饒恕很難,但仍然可以

跟著,主耶穌教導我們主動地多行一步,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這句話最基本的意思是我們希望上帝怎樣饒恕我們,我們就怎樣饒恕人。這樣,我們就沒有藉口說,我們不知道怎樣饒恕仇敵。

這句話更重要的含意是鼓勵我們主動地去愛,不是被動,不要沒有作為。
饒恕很難,但仍然可以饒恕!

荒謬的饒恕

如果你堅持,認為對方明明是錯,為甚麼要饒恕他,為甚麼不可以恨他,你該知道,因為仇恨會破壞你的生命,會摧毁你的未來,帶你進入無盡苦痛的深淵之中。

饒恕是違反公平的原則,是違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公義原則。在常人眼中,饒恕是荒謬的,把仇敵當作朋友,為他禱告,為他祝福,是不可思議的。

其實,我們已經得著了天父「不合理的饒恕」,難道饒恕是荒謬的嗎?

荒謬的十字架

受釘十字架的主耶穌,竟然為加害者祈禱,在常人眼中,很荒謬。

我們一直以為這是主耶穌為那些陷害祂的法利賽人、祭司與文士,為判祂死罪的官員,為羞辱祂、釘祂十字架的羅馬兵丁等等祈禱。我們沒有參與直接殺害主耶穌,所以我們不用主耶穌的饒免。

真的嗎?

其實,主耶穌的犠牲是每一個人都有份,「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三23)怎樣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創造萬有的主,本該與人有和諧的團契,本該受人的敬拜和順服,但是這一切都因罪失落了。擁有絕對主權的主,竟被人叛離,何等的荒謬!

在主耶穌的比喻中,提及一位小兒子離開父親,成為浪子。這個人放棄兒子的身份,成為浪子,是虧缺了父親的榮耀。父親本該得著孩子的尊重和順服,但兒子成為浪子,就失去了父親的榮耀。

這位父親可不可若無其事,好像以前一樣快樂生活嗎?根本不可能,浪子的行為是刺痛了父親,是傷了他的心。只能有一個期望,浪子回頭,再次成為他的兒子。父親沒有派人去找他,他每天遠遠站著,等待他回來。

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一直刺痛了天父。所以聖經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五8)上帝因著愛,饒恕了我們,還差耶穌救贖我們。

我們所有送主耶穌上十字架的人,願意父上帝怎樣饒恕我們呢?我們也就要怎樣饒恕人!

在主裡面,有饒恕的力量

惟有蒙主超乎常理的饒恕,我們才能不合常理地饒恕別人。惟有得著超乎常理的恩典的人,我們才能不合常理地施恩給別人;惟有活在主裡得著不合常理的愛,才能愛仇敵。

我們能饒恕,因為我們是至高者的兒女一般人的良好關係基於對等原則,「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但屬主的人卻不是這樣,因為上帝是恩慈的主,祂一視同仁,讓人有足夠時間得著祂的恩典。

我們得著上帝無比的恩典,就該樂於與人分享,不論是友是敵,都一樣分享給他。

這並不是說基督徒能夠輕鬆做到饒恕仇敵,而是指,我們靠著上帝
可以這樣做。

假使我們不在上帝的光照下,檢視自己的黑暗,不看見自己的罪,老我依舊,要饒恕人,根本不可能。

愛仇敵的真義

上帝的慈悲,儘管人的行為違反祂公義的本性,刺痛了他的心,並
沒有影響祂的愛。祂一視同仁的給予照顧和供給,並且給予機會,好讓
他們悔改。上帝的慈悲,不是盲目的,不問是非曲直的。上帝吩咐我們
饒恕人,

1. 不是承認他們的惡行是合法、合理;

2. 不是接受他們的行為;

3. 不是縱容他們的惡行;

而是藉著我們的善行,包括祈禱、祝禱等等,去糾正他們的行為,要他們活出善良、公義、正直。

饒恕是交出審判權,由主伸寃

主耶穌命令我們愛仇敵,因為審判權是屬於上帝,而且上帝已經定了開審的日子。我們固然希望仇敵悔改,假若他不悔改,不珍惜上帝給他的機會,他就要自食其果。上帝在聖經中鼓勵我們。(羅馬書十二17—19)

一個母親的榜樣

一個孩子,名叫約翰,在課室裡,他坐位後面的男同學常常用手指觸碰他的後背,令他無法專心上課,而且擔心這個男同學突然襲擊他。約翰不知該怎樣做?他回去對媽媽說,媽媽於是準備到學校去向老師投訴。

約翰的弟弟在旁聽到,就說:「feed your enemy」(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媽媽突然問:「這個同學愛吃什麼?」約翰說,「果凍。」

第二日,約翰又被後面的同學碰了一下,下課後。約翰便遞一袋果凍給他。從那天開始,這位男同學沒有再碰他。此後,他們便成了好朋友。

走入凡塵俗世的聖潔

日期:2021年9月5日
題目:走入凡塵俗世的聖潔
牧者:麥寶山牧師

當烏西雅王駕崩那年,先知以賽亞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侍立的天使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聖殿門檻的根基震動,煙雲密布。先知以賽亞立時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至高之主的顯現,景象可畏!聖潔之主臨在,即使身為先知,也膽戰心驚,自己的不潔顯露無遺。

以賽亞先知所得的異象彰顯上帝的至高與能力,祂的顯現叫萬民萬物都驚駭不已!祂的榮耀是渺小的受造物不能仰視,不能接近的。上帝的神聖,與人類的凡俗不能相提並論。聖潔也不是人能企及的境界或狀況。

「聖」字的希伯來意思是「分別、分割」,即與世俗有所分別的。世俗之物,無論是奇珍異寶或卓越工藝,都不能稱之為聖,世上的人,無論道德修為如何,也難以稱為「聖人」。中國古人有之為「聖人」者,乃後人過譽而已。善如孔子,自言為「喪家之犬」,不敢以「聖人」自居。

神聖只屬於上帝,受造物豈可居之?除非上帝不授予,稱其為聖,方為神聖之物,如上帝臨在的地方為「聖地」,上帝臨在居所為「聖殿」、獻給上帝之物為「聖物」,紀錄上帝的話語即為「聖經」 。

神聖只屬於上帝,受造物豈可居之?除非上帝不授予,稱其為聖,方為神聖之物,如上帝臨在的地方為「聖地」,上帝臨在居所為「聖殿」、獻給上帝之物為「聖物」,紀錄上帝的話語即為「聖經」 。

「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聖潔的。」(利十九2)這是上帝對我們的要求,彷彿只要我們努力做好,便能達到「聖潔」的標準。其實,聖潔始於上帝的接納,「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利二十26)惟有上帝的接納,我們才能歸於祂為聖。換言之,聖潔是始於恩典。凡夫俗子縱然努力修身齊家,仍然是凡夫俗子,若沒有上帝的接納,都只不過是自鳴清高而已。惟有上帝接納我們,給我們新生命,才可作「聖潔」的子民。

接著就是按著上帝的屬性而來的品德要求,我們努力配合,如聖經所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

這樣,凡塵俗世便是一個煅煉,經過火煉,看看我們的「聖潔」是貨真價實或是冒牌貨。

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日期:2021年8月15及22日
題目: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經文:約翰福音第3章16—18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約翰福音三章16 節,「上帝愛 」英文 NIV 聖經 譯 作 “For God so loved …………”意即上帝那麼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第 17 節說,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 。

上帝為何要差派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羅馬書三23說: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 」 而 羅馬書六 23 又說 :「罪的工價乃是死………… 」。

「世人」雖然墮落了,上帝仍然愛他們,因為他們原是上帝按照祂自己的形像而造的,基於上帝的愛,祂決定拯救世人。

上帝如此愛世人,不是因為世人可愛,也不是因為我們先愛上帝。上帝的愛極大無比,不是因為這個世界很大,因為世人很多,而是因為這個世界是多麼的敗壞,但祂仍然愛世人。

羅馬書五8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彼得後書三9:「主 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

主耶穌 成全了救恩,使凡信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

約翰福音三16:「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一. 信祂的就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滅亡」是指第二次的死。

啟示錄二十14—15:「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裏,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裏。」

有人曾經問「為甚麼上帝不能簡簡單單免除世人的罪呢?當有人得 罪我時,我也是這樣原諒他。為甚麼上帝不能就這樣做呢? 」因為上帝是絕對聖潔和公義的。如果祂 免除世人的罪,而不懲罰世人所犯的罪,這將會損害上帝的本性,祂就不再是公平公正的上帝了。

比如說:有一個吸毒者為偷錢而殺害了你的家人,法官卻對他說:「法院已原諒了你的罪。你已被釋放了。」相信你必定會對司法不公而感到憤怒。法官的決定,使人無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個世界將變成怎樣?這個法官又怎可以算是一位公正公平的法官呢?

因此,上帝為了顯出祂的聖潔和祂的公義,祂必須審判世人的罪。但基於祂對世人的愛,祂甘願差派祂的獨生兒子 來到世上為我們贖罪。主耶穌基督是永恆的上帝,是完全的人,無罪的人,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當受的懲罰。

主耶穌基督透過十字架的代贖,顯明上帝如何愛世人;同時主耶穌基督的代贖,也滿足了公義的上帝對世人罪的懲罰 。

有一 本 葬禮 用 的小冊子 如此 引用約翰福音三 16 的經文:「上帝愛世 人,甚至將 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 的,都得永生。」刪掉了幾個重要的字 「不至滅亡」 。

雖然上帝為世人成全了救恩,願意寬恕我們並賜永生給凡信的人,但經文也警告所有不願相信主耶穌的人將必滅亡。

上帝那麼愛世人,差派祂的獨生兒子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而死 ,但祂的愛並沒有消除地獄的存在。

今日誰人可以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一切信祂的人,都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信的人不至滅亡!之前我們已解釋 「滅亡」是指第二次的死。所以信主耶穌的人就無需要懼怕第二次的死 因為第二次的死與信主耶穌的人無關。信的人得永生,得永恆的生命 。

約翰福音三17—18:「因為 上帝 差 祂 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 祂 得救。信 祂 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上帝 獨生子的名。」

二. 信祂的就不 被 定罪,乃要得救。
上帝不是一位殘酷無情的君主,急於向人類宣洩其憤怒。相反,祂的心充滿仁愛,為了拯救人類,甘願賠上任何代價。上帝差祂的兒子到世上來不是為定世人的罪,而是來代替世人受苦、流血、以至於死,為的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主耶穌在十字架為我們成全了救恩,使今日凡願意相信祂的都必得救。

請問你對自己是否得救仍有懷疑嗎?懷疑甚麼?懷疑上帝的救贖不足夠使你得救?或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懷疑自己距離得救還差一點點 ?

第18 節說:「信 祂 的人,不被定罪 」
羅馬書八1:「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就不定罪了。」
希伯來書九27 28 :「 按 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像這樣,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罪,將來要向那等候 祂 的人第二次顯現,並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

主必再來,對信徒來講應該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這是主給我們的應許。但倘若信徒想到主的再來,不覺得喜樂反而感到恐懼,因為想起主的再來,也想起主要審判。有這樣的想法,對基督徒來說是錯誤的。因為聖經清楚告訴我們,主第二次再來,對信主的人來說是與罪無關的,祂再來是為拯救我們(完成救恩)。主再來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審判,乃是迎接祂的教會。

其實整本聖經 是 一 個愛的故事。耶穌第一次降 臨時,就是為了向世人顯明祂的愛,透過在十字架上的死,拯救凡相信的人。而第二次再來時,祂乃是來迎接相信的人,到天上與祂永遠同在。所以對教會來講,等候主再來是件興奮的事,而不是恐懼的事。

第17 節 說:「 上帝 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 得救。」 但 第 18 節 卻又說:「 信 祂 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上帝 獨生子的名。」

那麼究竟主耶穌降世是要 定罪還是不定罪呢?上帝因愛 世人 差遣 祂 的獨 生 兒子耶穌基督降世,為 的是拯救世人, 不是為定世人的罪 這個信息非常清楚 。但同時主耶穌基督被差 遣 到世上來 這件 事也成為世人被定罪的因素 。不是上帝 要 定世人的罪, 而是當世人拒絕 耶穌基督的救贖, 不相信祂 ,拒絕 祂 ,世人就因此 定 了 自己的罪。所以 約翰福音三 1 8 說:「 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上帝 獨生子的名。」 人若不相 信 不接受 耶穌基督 的救贖 還有誰能救他呢?沒有人能救他 最終只有面對 滅亡,是咎由自取。

要知道我們得救是因上帝的恩典,是單單,是單單憑相信主耶穌基督。請問你對自己是否得救仍有懷疑嗎?

曾否聽見基督徒這樣說這樣說?我仍會做錯事,所以總覺得自己不夠,所以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因此自己是否得救仍不好,因此自己是否得救仍不大肯定。大肯定。

加拉太信徒也曾對自己的救恩有所懷疑。因為他們受到一些強因為他們受到一些強調單靠信主耶穌不夠,還要遵守割禮(律法)的猶太人所影響,因調單靠信主耶穌不夠,還要遵守割禮(律法)的猶太人所影響,因此信心就動搖了。此信心就動搖了。

保羅在加拉太書三33說:「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說:「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

「靠聖靈入門」的意思,是指加拉太信徒因為相信福音,而成為基督徒,得了聖靈為印記(得救為基督徒,得了聖靈為印記(得救的保障)的保障)。難道成為基督徒後卻還。難道成為基督徒後卻還要靠好行為來持續得救嗎?難道還要「靠肉身成全」要靠好行為來持續得救嗎?難道還要「靠肉身成全」嗎?保羅嚴厲嗎?保羅嚴厲地說:「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地說:「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靠肉身成全」的意思就是剛才我「靠肉身成全」的意思就是剛才我所講的,因當時的假師傅主張得救是憑恩典入門,但要保證能繼續所講的,因當時的假師傅主張得救是憑恩典入門,但要保證能繼續得救,不至於失落,就要憑行律法,受得救,不至於失落,就要憑行律法,受割禮。保羅在此強調藉割禮。保羅在此強調藉著著信信接受了聖靈,而聖靈就是救恩的標記和保證,因此無須再倚靠肉體接受了聖靈,而聖靈就是救恩的標記和保證,因此無須再倚靠肉體來成全。信主後的善行是因信基督而有的行為,並非為持續得救而來成全。信主後的善行是因信基督而有的行為,並非為持續得救而需要有的保障。需要有的保障。善行是基督徒感恩的表現,善行是基督徒感恩的表現,而不是因懼怕失去救恩而不是因懼怕失去救恩而需要有的保障。而需要有的保障。

我們可以100%肯定自己已得救,因為主耶穌基督已為我們付上代價,因此:
「信祂的人,都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信祂的人,都不至滅亡,反得永生!」(16節)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信他的人,不被定罪!」(18節)

總結:

1. 要把握機會相信主耶穌

由此,人便分成相信主耶穌基督和不相信主耶穌基督這兩大類。信靠救主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主耶穌已完成救恩的工作,現在是每個人決定接受主或拒絕主的時候了。要拒絕上帝如此的愛、如此的恩典,實在令人遺憾。一個人不相信主耶穌,上帝也別無他法,惟有定他的罪。

2. 要把握機會把福音傳開

有人如此說:「教會若真正領略到上帝是如此愛世人時,便會無休無止地,努力不懈地,遵行主耶穌給我們的大使命,讓身邊的人都聽聞福音,歸向上帝。」

3. 要把握機會愛人,尤其是你身邊的人

愛是行動,愛不會靜坐不動,不會無所事事。如果愛真的存在,不會靜坐不動,不會無所事事。如果愛真的存在,他必定會用行動他必定會用行動來來表達自己表達自己,必定會產生美麗的事。所以我們也當以愛的行動來愛我們身邊的人。

屬靈的智慧悟性

日期:2021年7月11及18日
題目:屬靈的智慧悟性
經文:歌羅西書第1章6節、9—12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今日選讀歌羅西書一章6節、和9—12節這段經文,認識歌羅西書的弟兄姊妹會覺得奇怪,明明由一章3節到14節是一個完整的段落,為甚麼只抽其中一段來講呢?

保羅這段信息的確是很豐富,對基督徒的成長,句句都很有價值,絕不應該輕忽斷章取義。今次抽出其中這幾節經文,僅僅因為要集中來思想保羅關心歌羅西弟兄姊妹屬靈生命成長非常重要的方向。

福音與身份

保羅其實是不認識歌羅西教會的信徒,他之所以同歌羅西教會的弟兄姊妹拉上關係,惟一的原因是福音。保羅因為接受福音而成為屬於基督的人,歌羅西的弟兄姊妹也都是因為接受福音而成為屬於主耶穌基督的人。大家同有一樣的身份,就是屬於基督的。

保羅在書信的開始,就向收信人表示,我與你們都有同一個身份,都是屬基督的。(第1—2節)有人以為保羅是使徒,歌羅西教會的弟兄姊妹只是聖徒,使徒比聖徒高級!保羅不是這樣想,只是職份的不同,而非高與低之差別,也不是事奉多與少的不同,使徒應該做多些,聖徒可以做少些,大家都要在上帝面前交賬。

福音的果效

福音不單改變人的身份,也改變整個人生,第6節提及「傳到普天之下」似乎誇張了,保羅想到的,是那些主要的城巿或者中心地區,這些中心向外廣傳。福音是普世性,不限地域種族的。先提及結果,才講增長。結果所指是生命的改變,如經上說「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太三8)結果是因為接受福音,而有悔改的心,從而帶來改變。我們不要以為那些作奸犯科的人才須要悔改,所有接受福音的人都要悔改。

人發覺需要悔改,因為在主耶穌面前看見自己的不是,十字架面前,在上帝的大愛面前,才發覺自己原來的生命,得罪上帝如此之深!

基督徒沒有生命的果子,而僅僅要求增長,是走錯了路。今日很多基督徒以為,只要有好的略策,就會吸引人來教會。其實,即使吸引了一些人來,他們仍然因為沒有看見福音的果子,始終都會離開。那些只是一味要求教會想出好策略的弟兄姊妹,其實首先該作的,就是在主面前結出果子,才會達到增長的果效。

按時候結果子
歌羅西的弟兄姊妹生命有改變,保羅為他們感恩,然後就「誠心所願/阿們」,就完了。是嗎?

要留意的是:果子不是只結一次,而是要不斷地結果子。詩篇第一篇3節:「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所以保羅接著就為他們祈禱,祈求上帝幫助他們成長。(西一9)

保羅祈求的是「聖靈賜給他們智慧和悟性,使他們充滿了上帝旨意的知識。」

原來要掌握上帝的旨意,不是僅僅憑人的聰明才智,而是須要聖靈的幫助,聖靈賜下智慧和悟性(即理解力),才會明白掌握上帝的旨意。

怎樣才可以得著聖靈的幫助呢?我們需要祈禱。祈求聖靈的幫助,我們才可以明白上帝的旨意。

早期教會的聖經只得舊約部份,與及使徒有關主耶穌的見證。上帝的旨意就是記載在裡面,這些屬靈的知識要有屬靈的智慧和理解力才可以明白。

上帝的旨意不是常識,不是用人的推理就可以明白的。
「為甚麼因信可以稱義?」
「為甚麼施比受更為有福?」
「為甚麼跟隨主的人要捨己?」

上帝的旨意不能憑空想像,不讀聖經以為可以認識上帝的旨意,無異緣木求魚,是不可能的。僅僅出席教會聚會,而沒個人的讀經,只能有很膚淺的認識。

祈禱與讀經計劃

只有在聖經中才有完整的記錄,教會每年都提醒大家要讀經,特別是崇拜中的宣講,可能有些人覺得聽到厭,但是因為太重要,所以要講,要推動。

今年教會推動三年讀經計劃,一月一日(禮拜五)已經開始了,有多少人已經照著編排讀呢?

在讀經計劃表頭一版,提醒我們在讀經之前,要「禱告:由禱告開始,向上帝敞開心靈,求主親自引導」,為何要這樣做?

保羅在歌羅西書一章9節回答了我們:「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上帝的旨意。」就是「聖靈賜智慧和悟性給他們,使他們充滿了上帝旨意的知識。」

按時候結果子

讀經的目的是認識上帝的旨意,認識上帝的旨意,為了甚麼呢?保羅在一章10—12節解釋說,是為「……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悅」(一10)。為了我們在工作上應該怎樣對待同事、為了怎樣處事、為了我們怎樣做父親、為了我們怎樣做妻子、怎樣事奉、怎樣做基督徒、……等。

蒙主喜悅,四個生命的特質:

1. 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

請留意經文提到「一切」,指到在各式各樣的善事上,不是一件、一項,或事情的某部份。結果不是指把某項任務完成,而是在過程中顯露出來的美好性格,帶出上帝在我們身上的改變。

2. 增加認識上帝

認識上帝越來越深,同時對上帝的旨意越來越認識。我們對上帝的感情越來越深,不是上帝對我們的感情越來越深,上帝一直對我們有很深的感情,祂從我們出生前已經愛我們,為我們安排基督降世,為我們差遣聖靈,為我們預備永生的道路。我們對祂的感情卻不對等,很淡薄,若即若離,但當我開始跟隨祂的旨意而行,就會更認識祂,把兩者的不對等縮窄。

3. 忍耐寛容

「……好叫你們凡事歡歡喜喜地忍耐寬容」(一11)

對上帝忍耐寬容嗎?不!「凡事」所指的,是對人與事。

我們習慣對人不寬容,別人一有錯,就要責問。責罵人當然有責罵人的理由,但有沒有想過主耶穌會怎樣做?責罵人出一時之氣好,還是幫助人改善,不要犯錯好呢?

香港有一間教會,專門接收婚姻失敗的弟兄,他們雖犯了很多錯,這教會幫助他們,重建他們的生命。這是很好的見證,活出忍耐寬容。忍耐寬容是給別人成長空間,自己也需要別人的忍耐寬容。

多年前日本汽車雄霸美國市場,那時美國車常出問題,有時門閉不緊,有時窗開不了,或水撥不能動等,日本車總比美國車優勝。為甚麼呢?原來美國車廠製造汽車,只要發覺零件有問題,就立刻換供應商,不停地換供應商,零件還是不合格。日本車廠卻有不同做法,他們發現零件有問題,就會派出工程團隊去到該供應商的工廠,教導他們怎樣造出合規格的零件來,所以日本車廠的零件供應質量高又穩定。忍耐寬容是給人成長機會!

4. 感恩

「又感謝父,叫我們能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一12)懷著喜樂的心,常常感謝父。感謝是由於上帝為我們作了很多工夫,我們好像亞當一樣逃避上帝,但上帝不辭勞苦的尋找我們,並且為了建立和帶領我們,為我們看不見的將來,做了許多籌劃和安排。因此要常常懷著感謝的心。

總結:扎根真理(詩一1—3)

詩篇第一篇1節提到沒有穩固根基的人,他們容易隨風擺柳地去接近那些目中無上帝的人,藉著跟從、站立、坐下等等行為,與那些拒絕真理、不良善、沒有是非之心、自以為是的人為伍。

「不從、不站、不坐」便是拒絕隨風擺柳,不看風頭火勢做人。他們回到上帝的話語中,去默想,好讓生命有根有基,如樹栽在溪水旁。我們要作個隨風擺柳的人,還是要如一棵樹栽在溪水旁?讓我們作出明智的抉擇!

屬靈領袖的為人

日期:2021年6月13及20日
題目:屬靈領袖的為人
經文:提摩太前書第3章8—13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提摩太在以弗所的職責不單是牧養信徒,更是要為教會選立監督及執事。而提摩太前書三1—13記載了作監督及執事的必須條件,經文所列出的並非作監督及執事的事工範圍,而是作監督及執事的為人(品德)應該具備甚麼條件。教會要有效地運作,必需要有一班成熟的屬靈領袖帶領及眾信徒的支持及合作。所指的屬靈領袖包括牧師、長老及執事。

提摩太前書三1—7列出作監督(牧師及長老)的為人條件,而提摩太前書三8—13列出作執事的為人條件。雖然保羅把監督和執事分開兩段經文來講論,但其實內容大部分都一樣。所以有關執事為人的條件那部分,一開始就說「作執事的也是如此」意思是指執事亦要符合監督的條件,如提摩太前書三1—7所說的一樣。

因此今日我只集中和大家思想提摩太前書三8—13作執事的部分。首先讓我們了解「執事」這字的意思及初期教會選立「執事」的目的。

「執事」的意思是「奴僕Servant、服事的人Those who serve」。

初期教會選立「執事」記載在使徒行傳六1—6,原是因為門徒增多,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每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但如果要使徒撇下上帝的道去管理飯食,實在是不合宜。所以就從信徒中間選立了七位執事,好管理飯食,讓使徒能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

「執事」是服事的人,當時其中一項主要職責就是協助使徒處理供應信徒飯食的事。當然這事並不簡單,所以使徒行傳六3指這些執事必須要有好名聲(眾人都信任的人)、被聖靈充滿(公平公正、謙卑事奉)、及智慧充足的人。
讓我們回到今日要和大家思想的題目「屬靈領袖的為人」:
提摩太前書三8:「作執事的也是如此:必須端莊,不一口兩舌,不好喝酒,不貪不義之財。」

一. 屬靈領袖的品格The personal qualifications

I. 必須端莊
「端莊」意思就是不要輕浮、不兒戲、要嚴肅、配受尊重的意思。「嚴肅」是指他認真地委身於主耶穌基督,對教會的事認真不馬虎。

II. 不一口兩舌
所謂「一口兩舌」就是兩面討好、搬弄是非、說話不誠實、不誠懇,只迎合人喜好的意思。

一口兩舌的人對於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面前會說不同的話,或在人前及背後說不一樣的話,或指說話有雙重標準。

當兩人發生爭執時,一口兩舌的人分別向兩個人都說對方不好,這也就是一口兩舌,因為在你的一個口中,說出兩樣的話,顯明是沒有客觀以事論事,不是站在真理一邊,只求兩面討好。

雅各書一26:「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

提摩太前書五13:「……又說長道短,好管閒事,說些不當說的話。」

III. 不好喝酒
不酗酒,以致被酒奴役,不能自主。與「不因酒滋事……」(提前三3)相同。酒會使人亂性,不受控制。

IV. 不貪不義之財
不義之財就是上帝看為不法的錢財,不是上帝所賜予,而是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金錢。屬靈領袖不應專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是應該幫助別人,使人得益處。屬靈領袖應治死自己貪愛錢財的心。

馬太福音六24:「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

以發財為人生首要目的人,唯求生活更舒適,這種人也不適宜作執事。

提摩太前書六6—10:「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提摩太前書三9—10:「要存清潔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奧秘。這等人也要先受試驗,若沒有可責之處,然後叫他們作執事。」

二. 屬靈領袖的靈命The spiritual qualifications

I. 要存清潔的良心

這是指人的反省能力,當常存純正的良心的意思。偶然沾染罪惡,也要立即對付清楚,對上帝對人都無虧欠,良心常覺無愧。

II. 固守真道的奧秘
「奧秘」是指福音的奧秘:就是外邦人藉着相信主耶穌基督,得稱為義,同為一體。
固守真道的奧秘就是指:持守純正信仰

1. 明白並維護真道
執事應當完全明白所信的真道(福音);並且能固守真道,不但自己在信仰上站穩,更要能保守教會不受任何異端或錯誤見解損害。作執事的應當像守望者一般,使教會常保持著真道的純正。

2. 活出並傳揚真道
知「道」也要行「道」,不然就不是真知「道」。維護真道除了保守教會不受任何異端或錯誤見解的損害,更當把真道(福音)傳開。有如使徒行傳第六章的記載,所選立的執事,司提反和腓利。司提反被聖靈充滿,(護教)駁倒眾人,甚至為主殉道也不怕。而當耶路撒冷教會面對逼迫時,門徒分散各處,腓利到各處去傳道。

III. 要先受試驗
閩南堂會友是指在閩南堂受成人洗禮、堅信禮或轉會的弟兄姊妹。成為會友後,連續兩年經常出席崇拜守聖餐的弟兄姊妹,就獲得選舉權。有選舉權後,四年經常出席崇拜守聖餐的弟兄姊妹,就可以被提名為執事候選人,被選為執事。弟兄姊妹要成為閩南堂的執事,最少要先成為會友六年。

相信時間是最好的試驗。所以初信者不宜擔任此職責。

在不能參選前的六年時間,會友應該做甚麼?享受平信徒的身分,不用事奉?當然不是,應當努力學習,好好裝備自己,參加聚會,學習事奉,預備自己將來也可以作執事。提摩太前書三1保羅說:「人若想要得監督(執事)的職分,就是羨慕善工。」

「這等人也要先受試驗,若沒有可責之處,然後叫他們作執事。」(提前三10),「沒有可責之處」指品德上沒有明顯的缺陷,就可以作執事。

提摩太前書三11-12:「女執事也是如此:必須端莊,不說讒言,有節制,凡事忠心。執事只要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好好管理兒女和自己的家。」

三. 屬靈領袖的家庭The family qualifications

I. 執事的妻子(或女執事)也必須端莊,不說讒言,有節制,凡事忠心。

有人認為女執事應該是指執事的妻子。但不論是指女執事或執事的妻子,我認為分別不大,因為夫妻二人因婚姻已成為一體,因此執事及執事的妻子也當同心事奉才是好的。
她們為人必須端莊,內外都當如此。不說讒言,即不搬弄是非。有節制,原文有保持安靜和保持清醒的意思。凡事忠心,也可譯為絕對可靠。

II. 只要作一個婦人的丈夫。

對妻子專一,對妻子忠心,在男女關係上清清潔潔。如果屬靈領袖的婚姻不穩固,魔鬼遲早會利用這個破口來攻擊我們,攻擊教會的見證。

III. 好好管理兒女和自己的家
提摩太前書三4-5:「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會呢?」「管理」指教導及引導兒女行正確的人生方向。

提摩太前書三13:「因為善作執事的,自己就得到美好的地步,並且在基督耶穌裏的真道上大有膽量。」

最後結論,就說到善做執事的果效。「美好的地步」可指享有美譽,有好見證;「大有膽量」敢於向人傳福音,領人歸主,榮耀上帝。善作執事的,不但自己蒙恩,並且能榮神益人

保羅常常向上帝感恩的教會

日期:2021年6月6日
題目:保羅常常向上帝感恩的教會
牧者:蕭嘉祥牧師

使徒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一2說,在他禱告的時候,常常為到帖撒羅尼迦教會(信徒)感謝上帝。帖撒羅尼迦教會究竟是一間怎樣的教會?有甚麼值得保羅常常向上帝感恩的呢?

一. 帖撒羅尼迦教會是一間在逼迫中被建立的教會

6上……你們在大難之中,蒙了聖靈所賜的喜樂,……

有一些人在選擇信與不信上帝時,會先考慮信究竟有甚麼好處,如果信上帝會面對逼迫,那他們就當然不會選擇相信。但在當時的情況,保羅因為傳揚福音而遭遇不信的人的逼迫,帖撒羅尼迦人也清楚看見,明知信上帝很可能也同樣會遭遇不信的人的逼迫,卻仍然選擇相信上帝,並且在面對大逼迫中因信經歷了聖靈所賜的喜樂。帖撒羅尼迦人信主的動機顯得更是純正,完全不是為得到甚麼好處,而是因為清楚知道為何要信,明白耶穌基督是他們的救主,而甘願付上代價,歸信基督。所以他們的信,是建造在很美好的根基上。

二. 帖撒羅尼迦教會是眾教會的榜樣

6下-7……領受真道就效法我們,也效法了主;甚至你們作了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

使徒們的見證,成為帖撒羅尼迦信徒效法的榜樣,而他們也成為眾教會的榜樣。莫理斯博士說:「效法的人變成被效法的對象。」帖撒羅尼迦信徒由明白福音、領受聖靈所賜的喜樂、效法使徒和基督,更成為其他信徒效法的榜樣。這應該是每一位基督徒的成長之路。

三. 帖撒羅尼迦教會是傳福音的教會

8因為主的道從你們那裡已經傳揚出來。你們向上帝的信心不但在馬其頓和亞該亞,就是在各處也都傳開了,所以不用我們說甚麼話。

帖撒羅尼迦教會在大患難中仍然為主作見證,他們這樣做使主的道傳開了。帖撒羅尼迦信徒把福音傳開至馬其頓和亞該亞。這處提及的馬其頓和亞該亞意思是希臘全地。

有時我們會認為能夠榮耀上帝的見證,就是信主的人事事順利、身體健康等,但其實並不一定這樣;很多時當信徒處於困境,卻靠主足夠的恩典仍舊喜樂享平安,這更是能榮耀上帝的好見證。

四. 帖撒羅尼迦教會是熱心事奉主的教會

9因為他們自己已經報明我們是怎樣進到你們那裡,你們是怎樣離棄偶像,歸向上帝,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上帝。

「離棄偶像」表示他們大部份(甚或絕大多數)是從異教直接進入基督教的。「離棄偶像,歸向真神」是信心的第一步,服事那又真又活的上帝則是對上帝的愛的回應。

如果歸向的結果,不是服事所歸向的上帝,那麼這個歸向就顯得毫無意義。歸向上帝不只是消極地遠離過去的生活方式,更是積極地開始一個新生的樣式,開始服事主的人生。服事包括認定主人的主權、甘心樂意地服事主人、討主人的喜悅。

五. 帖撒羅尼迦教會存盼望等候上帝兒子降臨

10等候他兒子從天降臨,就是他從死裡復活的,那位救我們脫離將來忿怒的耶穌。

上帝兒子的降臨是帖撒羅尼迦信徒的盼望及極大的安慰,因知所面對的逼迫苦難都必成為過去,逼迫及苦難都只不過是暫時的,主再來時,不但要拯救信徒脫離世上的一切苦難,主再來時也必懲罰罪人,特別是懲罰那些逼迫信徒的人。帖撒羅尼迦後書一6:「上帝既是公義的,就必將患難報應那加患難給你們的人。」等候上帝兒子從天降臨的心態也成為信徒在世行事為人的動力。倘若信徒對主的再來已經放鬆了儆醒預備的態度,就容易變得屬世,作事專注於短暫的世事,而失去了永恆價值的眼光。

今日我們信主的人又如何?我們信得清楚、信得真嗎?我們有殷勤效法主嗎?在凡事上都作信徒的榜樣嗎?我們熱愛傳揚福音、熱心事奉主嗎?我們盼望主的再來,作好準備迎接主的再來嗎?

以巴弗—被遺忘的典範

日期:2021年5月16日
題目:以巴弗—被遺忘的典範
經文:歌羅西書第1章3—8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若聖經中有一卷書信,是保羅寫給我們的 意 即跑馬地、北角和香港仔各堂的弟兄姊妹,保羅在介紹自己之後,就講到教會的情況,他這樣講:

3。 我們感謝上帝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常常為你們禱告; 4 因聽見你們在基督耶穌裡 的信心,並向眾聖徒的愛心, 5 是為那給你們存在天上的盼望;這盼望就是你們從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聽見的。 6 這福音傳到你們那裡 ,也傳到普天之下,並且結果,增長,如同在你們中間,自從你們聽見福音,真知道上帝恩惠的日子一樣。

保羅這一段為教會感恩的話,是恰當地反映教會的屬靈生命嗎?

我們是否 的確在基督裡懷著穩固的信心,又以愛心彼此關懷、支持,並且對未來 屬天的獎賞和主耶穌的掌權,抱著很堅定的盼望?福音的種籽是否在我們的生命不斷結出果子,信心 、 愛心 、盼望 與日俱增,生命的改變令人印象難忘?

大家認為我們能否擔當得起這段經文的稱讚呢?

為甚麼歌羅西教會的屬靈生命有這樣的表現?

他們是否一間有深厚信仰傳統的教會,所以能夠有成熟的屬靈生命?不是的,他們只是成立了五、六年。

歌羅西城是否社會風氣純樸,生活簡單,所以特別容易相信福音,很容易地成長呢?不是的,歌羅西位於利古斯河邊,是一個繁榮的商業城巿,吸引 四方八面 的 人來經商旅遊,也流行不同的宗教和哲學,不同的思想、理論互相衝擊。

歌羅西人是否特別虔誠呢?城巿人一般都是比較複雜,這裡更是兵家必爭之地,羅馬政府派軍隊駐守,當地織造業相當發達,紫色羊毛受到各地歡迎,同時附近地區商業競爭也相當嚴峻, 但 經濟正在衰退之中 他們面對的壓力相當之大。

儘管如此,歌羅西弟兄姊妹的 屬靈生命卻破繭而出! 為甚麼呢?答案在第一章 7 節:「正如你們從我們所親愛、一同作僕人的以巴弗所學的。 」原來他們生命的成長是因為他們從以巴弗學習來的。

有生命的信仰

福音是來自道成肉 身的基督,祂不是 抽象地教導正確的教義,法利賽人對舊約的詮釋十分仔細深入,卻僵化了,教條化了 主耶穌將真理活活潑潑呈現在人眼前,上帝是愛,我們就是學習接納、關懷、憐憫、體諒。主耶穌不是單單把愛掛在口邊,面對那位行淫時被捉拿的女人,那些自認為是正義的宗教領袖、社會賢達、法律專家們,無情指責這個婦女,要她出醜,要嚴嚴處罰她,但主耶穌卻不出惡言,祂指出人總是會犯罪,重要的是知罪悔改,以後不要再犯。主耶穌沒有義正詞嚴的責備她,而是鼓勵她不要再犯,重新站起來。

許多人只是把信仰掛在口邊,主耶穌卻活出來。文士、祭司和法利賽人這些當時的宗教領袖,他們只是追求地位、權力,和別人的尊敬、讚賞等等,主耶穌卻切切實實教導人天國的理道,一個地方又一個地方去施教,不求 名,不求利。祂傳福音,是身體力行,不只是口裡說,支持傳福音、贊成傳福音,而只求上帝賜福給自己,求上帝施恩給自己,只有自己最重要,自己得福氣保守、得看顧恩典最重要,福音不重要﹗正確的教義當然重要,但是正確的教義是要活出來,而不是能說不能行的大道理,用來欺壓人,用來炫耀,用來賣弄。

這些自認為知道很多聖經真理的人,他們驕傲,看不起人,即使主耶穌的教導很有權威,醫病趕鬼,彰顯上帝的能力,但他們放不下自己,不願謙謙卑卑地跟隨主學習。

主耶穌活出真理,讓使徒學習;使徒活出真理,讓信徒學習。所以,保羅活出真理,讓以巴弗學習;以巴弗活出真理,讓歌羅西的弟兄姊妹學習。

以巴弗與保羅

聖經對以巴弗的記載不多,但最重要的事記下來。保羅第三次佈道旅程中,在以弗所停留了三年。其間保羅傳福音,以巴弗信了主,就在保羅身邊學習了一段日子。

我們不知道以巴弗的職業是甚麼,是經營紫色毛羊的商人或是僱員?是四處尋找工作機會的自由工作者還是奴隸?我們很 清楚知道,他經常留在保羅身 邊 學習,在以弗所信主後,跟隨保羅,成為保羅的同工,後來他返回歌羅西,在那裡建立教會。若干年後,他知道保羅在羅馬被軟禁時,他也去到羅 馬 ,與保羅一起,一方面服 事 保羅,一方面跟他學習。

他從保羅身上,學習福音,讓福音改變自己的生命;認識基督,學習服事 基督,怎樣作基督忠心的執事。學習認識上帝的偉大,好能按著祂的旨意。學習祈禱,使他真真正正活出有信心、愛心和盼望的 生命 。

信仰不僅是知識,更是實踐。他跟隨保羅,接受保羅的教導,是既有理論,也有實踐。保羅不容許他永遠只是聽福音、聽教導,他也去傳福 音,也要去教導,也要用生命來轉化別人的生命。所以,他由保羅的學生,成為保羅的同工,甚至他返回自己的家鄉,實踐大使命。

以巴弗與歌羅西教會

以巴弗是歌羅西人,他跟隨保羅是學習事奉主,而不是尋找一個避難所 、 一個舒適區,或一個感情依賴的對象。

可能他曾經有過找尋避難 所的心態,但在學習時,他知道基督是他的避難所,不是保羅。基督不是一座建築物,基督是活的上帝,無論在那裡,只要在基督裡,就有平安。我們今日的基督徒要記著,基督的平安不是在某個地方,而是住在基督裡面。

以巴弗也許曾經想過要尋找一個舒適區,在那裡舒舒服服地生活,但在保羅身上的學習,卻是對付肉體的惰性,對付老我的價值觀,對付罪。屬靈操練不可少的功課,是學習 依靠主對付控制我們的罪惡權勢,使我們得著釋放與自由,不再受制於惰 性、老我、自我的吸引 。

以巴弗可能也感覺需要依靠保羅。保羅是當時非常出色的領袖,雖然相貎未必堂堂,但他的堅毅、剛強、果斷和關懷,都具有相當吸引力,所以他的身邊有不少的跟隨者和同伴,同心合意事奉主。以巴弗認識到散發基督馨香之氣的保羅,也可能在感情依靠他,有他的帶領,自己就有個依傍,多了安全感。不過,跟隨保羅的學習中,他從依靠人轉到依靠基督 ,心態上擺 脫了慣性依賴,能夠自己站起來,變得堅強勇敢,敢於承擔!

基督徒總是帶著舊我,正在穿上新生命跟隨主,這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門徒訓練要作的,才能使人長大成熟。

以巴弗回到歌羅西,他將福音傳遍小亞細亞的利古斯河谷一帶,在歌羅西城、希拉波立、老底嘉建立教會,忠心將真理教導他們,以身作則,活出了信心、愛心和盼望的屬靈生命。而歌羅西教會及附近地區的教會,都極願意學習,向著上帝打開自己,好讓福音轉化自己,改變自己,活出新生命的果子。

當歌羅西教會出現異端,假教師傳講人為的禁慾主義、潮流哲學入侵教會時,以巴弗發覺自己能力 不足時 ,他長途跋涉,去到羅馬找保羅好讓保羅親自指出那些歪 理的錯謬,帶領弟兄姊妹持守起初的信。

保羅寫成歌羅西書後,派出忠心的同工推基古和曾在歌羅西作奴隸的歐尼西慕帶著書信回到歌羅西一帶的教會,向信徒讀出此信,堅固弟兄姊妹的信心。

以巴弗則留在保羅身邊,一邊跟隨保羅學習,持續進修,因為他自知不足,面對似是而非的異端時,難以應付,須要繼續學習,幫助信徒信仰成熟;另 一 方面就是服 事 被軟禁的保羅,照顧他的起居,或作指派的任務等等。

信仰與信仰傳承

主耶穌將福音交給保羅,保羅將福音交給以巴弗,以巴弗將福音交給歌羅西 教會。信仰就是這樣以生命影響生命地傳承,沒有生命的接觸、交流、分 享、鼓勵,生命很多時停滯不前,甚至流於空洞、表面,惟有回到門徒 訓 練 的基礎上,才能建立堅實的信仰。

門徒訓練是回到聖經之中,硺磨生命,不走捷徑。讓成熟一點的,謙謙卑卑地帶領初信的。大家都在謙卑中長進!

合一的事奉

日期:2021年5月9日
題目:合一的事奉
經文:哥林多前書第12章4—7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用也有分別,上帝卻是一位,在眾人裏面運行一切的事。7 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

哥林多前書十二1-3 說哥林多信徒,在歸信基督之前是拜偶像的(V.2),但如今卻歸信了耶穌基督,已重生得救了。

他們受聖靈的感動(V.3)口稱耶穌基督為主,證明自己有得救的確據。口稱耶穌基督為主,更代表從今以後以事奉(順服)主為人生目標。

從前因無知服事偶像,現今因上帝的恩典得蒙救贖,從今以後以事奉獨一真神為人生目標。事奉上帝不單是信徒的責任,更是我們的榮耀,因此信徒當甘心樂意熱心地事奉上帝。相信這是哥林多教會的信徒都知道的,但在事奉中,哥林多信徒卻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他們結黨不合一,不能榮耀上帝,更是羞辱主名;不能彼此造就,更是彼此分裂,所以保羅以哥林多前書十二4-7 這段話來糾正他們那錯誤的態度,提出信徒的事奉必須顯出合一。今日我想藉這段經文和大家一起思想一個題目「合一的事奉」。

哥林多前書十二4: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

一. 恩賜各有不同、卻是由同一位聖靈按己意分給各人的

建立上帝的教會,需要不同的才幹,保羅稱此為聖靈所賜的恩賜。恩賜雖然各有不同,卻都是從(一位)聖靈所領受的,是聖靈隨己意賜給各人的。

恩賜與「恩典grace」同根,指出恩賜也是聖靈白白賜予給我們的。信徒認識這一點才能謙卑事奉;不至驕傲,以為是自己的才幹本事,從而心態錯誤,動機錯誤,造成分裂。

分裂的主要因素有兩個:

1. 「驕傲」
哥林多信徒因所領受的恩賜不同而誇口,以為自己比別人優越。其實信徒不該為所領受的恩賜驕傲,因恩賜是聖靈所賜的。沒有上帝的憐憫救贖,信徒根本就不會有事奉的機會,沒有聖靈所賜的恩賜,信徒也不懂事奉。

恩賜乃由聖靈賜下,並非靠人的努力可以賺取的。因此信徒縱有再多的恩賜,也無可誇之處,無需要沾沾自喜,以為自己了不起。

腓立比書二3-4 說: 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哥林多前書四7 說: 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

2. 「比較」
聖靈按自己的意思把不同的恩賜給信徒,當然是要讓信徒彼此配搭,彼此建立,所以信徒只當盡自己的本分,不該與其他信徒比較。若要「比較」就只與自己比較,反省自己是否有盡力好好運用所領受的恩賜就夠。

為何有時我們事奉主時不感到喜悅?或事奉後有不良的感覺?如果是因為自己沒有作好準備,那當然就應該反省,下一次就當認真。但如果這是因為與人比較,那就是極大的錯誤。「我不夠好」、「我不夠資格」的講法就是因為與別人比較。事奉不是為了表現自己的才幹或本事,而是事奉上帝,服事教會。

長執在崇拜擔任主席時穿著黑袍究竟甚麼意思?是代表隱藏自己,明白自己只是器皿,事奉不是為自己,完全是為主。

人如何藉我們的事奉榮耀主,受造就?是因為甘心樂意的心,喜樂感恩的心等等,不是因為讀經讀得好,沒有讀錯。詩班唱詩能榮耀主,造就人,也是因為他們心存喜樂和感恩的心頌讚上帝。

所以,重點不在於誰最多恩賜,或誰的恩賜最強,而在於是否每一位信徒都運用他的恩賜榮耀主名,彼此建立。

哥林多前書十三1-3 13 ;十四 1
1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2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3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13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經文提醒我們不管所領受的恩賜 是甚 麼 ,若運用時不是為了愛上帝及愛人(造就人),所作的都沒有用。經文又提醒我們每一位信徒都可以因基督的緣故去愛別人 ,而愛的恩賜能發輝極大的果效。

哥林多前書十二5 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

二. 職事(崗位)各有不同,卻是事奉同一位 主

職事Ministries 也可解作為職位 Office 。 這裏指出一個事實,因應不同的恩賜 配對不同的事奉崗位 例如使徒、先知、長老、牧師、執事等等, 崗位有異 但事奉的對象卻是同一位主 。

都是靠主而作,都是為主而作。 是主耶穌給予信徒機會及權柄奉祂的名事奉的 。因此信徒當以謙卑及感恩的態度事奉祂。

按聖經的教導,教會沒有僱工Employee 也沒有僱主 Employer ,這是屬世的稱呼。聖經稱所有蒙恩得救的信徒為主耶穌的僕人,而耶穌是眾信徒的主。

不管你的職事 職位是甚麼都是為着能彼此配搭 ,所做的所管的各有不同,但大家都是主的僕人,耶穌才是大家所服事的主。

記得自己大學畢業後,到了一間工 廠 做部門主管,大約做了一年,有一次老闆娘對我說,其中有一個部門的副主管出了很大問題,已被辭退,現時那個部門急需一位副主管,問我可否幫幫忙調到那個部門當副主管,問我會否介 意 因 為 是由主管變為副主管,當然我知 道 老闆娘是因 為 信任我,相信我在那一個部門能勝任才向我提出要求,並非因厭棄我,降我的職。我不假思索便答應了。那年老闆升了我兩次工資。在我要去讀神學,辭 職 離開公司時,老闆娘雖 然 不是基督徒,卻對我說: Oliver你可否在你教會中,幫我找一位和你一樣讀藥劑的人來代替你的職位?

不知大家是否 明 白 我想表達的究 竟 是甚麼?聖經稱所有蒙恩得救的信徒為主耶穌的僕人,而耶穌是眾信徒的主。

  • 主的僕人作主要他作的事,不是作自己想作的事。信徒該作甚麼工乃在於主 許多信徒喜歡按照自己的興趣、學識、技能、專長、方便、意願去事奉主,其實我們應該好好在主面前禱告,尋求上帝的心意,作主要我們作的事。
  • 主的僕人根 本 沒 有 身 分 地位 主管或副主管並不重要 )),重要的乃
    是作主的吩 咐 ,主要我留就留,要我去就去。主的僕人不論作甚
    麼都必然甘心樂意。主的僕人所作的事沒有分尊卑,都是為主所作,都是作在主身上,只為討主的喜 悅 ,彼此建立,便能得主嘉許。
  • 主的僕人認清自己的身分,不會驕傲只會謙 卑 事奉。

保羅要哥林多教會知道,他們高舉恩賜,忽略賜恩賜的是三位一體的上帝 一位聖靈;一位主;一位 上帝 )),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應當謙卑事奉 目的乃為 榮耀 三位一體的上帝 彼此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