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日期:2023年8月6日
題目: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經文:約翰福音第17章20-21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
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裏面,我在你裏面,使他們也在
我們裏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約十七 20-21)經文中
「他們」是指信徒,「我們」指三位一體的上帝。信徒不但彼
此合一,且是與上帝合一。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弗四 3)信徒有合一的心是聖靈所賜的。我們沒有能力創造合
一,世上很多的合一都是暫時及表面,並且經常是與利益掛鈎。但
基督徒的合一,不是人所創造的,乃是聖靈所賜的。因主耶穌基
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贖,除去了人類的一切阻隔,使凡信基督
的人,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男或女,老或幼,從此都合而為一。

「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
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
下藉着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
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上帝和好了。」(弗二 14-16)

聖靈因人的信而住在信徒心中,更將「合而為一的心」存在信
徒裏面。這合而為一的心,不是指組織的合一,而是指屬靈生命的
合一。信徒都擁有上帝的生命,自然就有了「合而為一的心」。

既然信徒都已擁有上帝的生命,有了「合而為一的心」,為何保
羅卻吩咐信徒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 3)
保羅要我們明白,雖然合一的心是聖靈所賜,但我們有責任保守這
合一的心。要「保守」表明我們有責任使「合而為一的心」不被損
壞。保羅說要「竭力保守」表示需要用盡一切心思,方法努力去保
守合一的心。因為那惡者必然用諸般方法破壞信徒合一的見證。哥
林多教會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不合一,他們因分黨而分裂。可惜教會
也經常因不同意見而爭吵分裂,傷了和氣,從此不相來往,使原本
擁有的「合而為一的心」再次分你、我、他,真是傷透上帝的心。

我們必須放下自我,放下個人的意願;難道主耶穌基督為我們
放下自己的生命來成全救恩,我們卻有不能為主放下的事物?我們
當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共同努力事奉上帝,同心合意
興旺福音

行事為人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日期:2023年7月23及30日
題目:行事為人當與蒙召的恩相稱
經文:以弗所書第4章1-6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保羅勸勉信徒生活要與所領受的恩相稱,在凡事上顯出生命新的樣式,因為上帝呼召我們在世為祂作見證。但是我們經常忘記或偏離這個目標,變得自我,追求滿足自己;我們尋求得到人的尊重、認可、稱讚,甚至尋求得到權利。我們忘記了生命的中心不是自己而是上帝。沒有上帝在我們生命中,我們的生命就沒有意義。惟有當我們按照造物主的旨意生活時,生活才有意義,才有永恆價值。

一. 生活要與蒙召的恩相稱的原因(弗四4-6)
保羅提出七個基本理由,說明為甚麼信徒生活應該與蒙召的恩相稱,為甚麼信徒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1. 身體只有一個
縱使有種族、膚色、國籍、文化、語言和性情等的分別,但身體只有一個,就是基督的身體—教會。

2. 聖靈只有一個
聖靈住在每一位信徒心中,使每一位真信徒獲得重生;聖靈就是我們在基督裏合一的明證。

3. 同有一個指望
信徒有同一的指望,在新天新地裏的是一個充滿愛、喜樂與和平的生活,一個完美的將來;這指望激勵我們竭力保持合一,成為我們團結的動力。

4. 一主
主耶穌基督是我們唯一的救主,也是我們生命唯一的主宰。我們的生活、工作、家庭、娛樂及一切都要順服主。

5. 一信
我們都是憑上帝的恩典藉信心得蒙基督十架的救贖,沒有人可以憑別的方法得救。

6. 一洗
一洗所注重的不是受洗的方式,而是受洗的意義。信徒藉洗禮宣告對基督忠心,舊人與主同死同埋葬,立志過新的生活。
信徒之間若有分裂就是否認並羞辱了洗禮的意義,反映我們忽視承諾,缺乏誠意。

7. 一上帝
我們同有一位父就是上帝,信徒應當順服父的旨意,若有分爭,明顯就是憑自己的血氣和慾望行事。

二. 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活(弗四1-3)
生活要與所蒙召的恩相稱,在工作、學校、家庭、教會中,與朋友及鄰居相處時,信徒的生活必須有以下五種品質:

1. 謙虛
真正的「謙虛」是常常察覺上帝的同在,又因認識上帝,認清自己的脆弱及罪性,知道自己距離上帝完美的標準有多遠,而不敢驕傲。

謙虛的人會經常自我反省,與上帝的標準作比較,而不是與別人比較,因此對人會多體諒、多鼓勵、多欣賞。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認同,甚至讚賞。但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命。正如施洗約翰所說:「他必興旺,我必衰微。」(約三30)又如保羅的教導:「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

2. 溫柔
與蒙召的恩相稱的人,是溫柔的人,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反應。就算自己有理也不會得理不饒人,反而會溫柔地解釋,使聽的人能接受,能明白。
溫柔的人不會與人相爭,也不會對人冷嘲熱諷;溫柔的人有禮貌,會為人設想,也會給人留有餘地。(提後二24-25)

3. 忍耐
A. 對境遇
在正確的事上堅持到底,不會因艱苦困難而放棄。忍耐的人沒有怨言,是經得起考驗的。(羅五3-4)

B. 對人
忍耐是上帝對世人的恩慈。祂因着愛,忍耐我們的過犯,以恩慈領我們悔改。(羅二4)我們的忍耐是對別人的挑戰加以忍受,對別人無禮或無理的對待,不以惡報惡,能平靜地面對。

爭執是因雙方互不相讓,而忍耐是單方面自我約束,使沒有建設性的爭執停止或不致發生。忍耐使我們懂得重視別人,給別人空間和時間成長和學習,而不是將自己的期望強加在別人身上。

4. 用愛心互相寬容
寬容並非縱容罪惡,而是對偶爾有過犯之人的體恤。我們既不要對別人有過高的要求,更不要對人過於嚴厲。

用愛心互相寬容不是以自己有限的愛心,而是因為被基督的愛所感動所充滿而產生的寬容。(約壹四19)

5. 用和平彼此聯絡
「聯絡」的意思是捆綁在一起,紮成一束,結成一團。信徒們不是獨來獨往的,是同屬一個身體互為肢體的,信徒相處難免有不同意見,用不同角度去看事件,導致誤會,不一定是誰錯誰對的問題。保羅勸我們總要以和平的繩把眾人捆在一起。(羅十二5)

維繫和平的關係,只有一種方法,就是放下自己。因為自我中心的人只想操控,只會引來分裂,鬥爭;惟有當我們放下自己,讓基督作主,和平就有可能。

三. 生活與蒙召的恩相稱的果效
生活與蒙召的恩相稱的果效,就是能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3)合一是教會向世人的見證,(林後十三11)分裂的教會不但不能為主作見證,更是有辱主名。

教會合一才合上帝的心意,教會合一在於基督徒的生活與蒙召的恩相稱,信徒活出基督的樣式,在凡事上都顯示出謙虛、溫柔、忍耐,並能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

從哪裏來的稗子呢?

日期:2023年7月16日
題目:從哪裏來的稗子呢?
經文:馬太福音第13章24-30節、36-43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主耶穌設麥子和稗子的比喻論天國,是關乎世人將來要面對上帝的審判。屬那惡者的必被丟在火爐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而真信徒要享受與主同作王的榮耀。

一. 撒麥子和稗子在田裏(太十三24-25,36-39)
耶穌就是那撒好種的,祂在世傳道時,把好種撒下,升天後祂透過眾僕人(信徒)在不同時代於世界各處撒下好種(福音種子)。仇敵魔鬼不停趁機把惡種(稗子)撒在麥田地裏,用各種方法來破壞上帝的工作,使人不信福音;又攻擊上帝的子民,要使上帝的子民跌倒,遠離上帝,失去見證。因此信徒在生活上要警醒謹守。(彼前五8)

二. 讓麥子和稗子一起成長(太十三26-29)
巴勒斯坦的食物,以麵包為主食,所以麥子很重要。「稗子」是一種類似麥子的雜草,又稱「毒麥(bastard wheat);種子有毒,吃了會使人昏睡、嘔吐、痙攣,甚至死亡。稗子的芽和葉看起來與麥子一樣,要等到穗子長出來,才能被分辨得出。所以當僕人說:「你要我們去把稗子薅出來嗎?」主人說:「不必,恐怕薅稗子,連麥子也拔出來。」

稗子表面看起來很像麥子,有人把稗子解作是在教會內假冒為
善的惡份子。他們自認為是基督徒,但其實在教會內製造很多破壞的工作。(林後十一13-15)這對信徒來說是重要的提醒,提醒我們不要受壞份子影響,當以基督的愛保持合一。

但主耶穌在第38節清楚指出「田地就是世界」,田地不是指教會,因此稗子不是指教會內假冒為善的壞份子,更準確的解釋可能是:

1. 稗子與麥子外表上相似,是指在世上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歪理,使人不懂分辨好壞。因此常有人說:「所有宗教都是導人向善,沒有分別,你由你信,我由我信,大家彼此尊重。」真的是都一樣嗎?當然不一樣!我們當作好準備,隨時以溫柔的心作出回應。

2. 麥子和稗子一起成長,讓我們明白這世界的惡必然存留到主再來時才會終止。撒但盡力攔阻上帝的國擴展,趁主耶穌再來之前,盡其所能製造破壞,不但要迷惑世人,使世人拒絕福音,牠更要破壞教會的見證,影響信徒,使信徒失去為主作見證的能力。

信徒在世要面對漫長的屬靈爭戰,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被邪惡污染的環境中。稗子和麥子一起成長,稗子必然對麥子造成傷害,因為稗子會從小麥中吸取所需的營養。同樣地這敗壞的世界也不斷影響着信徒,若信徒不儆醒,就會受到世界的影響,遠離上帝,失去見證。

鍾馬田說:「福音的信息不是說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而是要把你和我從世界裏救出來。」我們無力改變這敗壞的世界,教會的職責也不是要去審判、譴責和對付世上的罪人。我們應當藉着傳揚福音去改變人心,因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在田裏(世界)撒好種,撒福音種子,使更多人能接受福音,因而生命改變。

3. 要等到麥子和稗子長出穗子來,才能分辨。稗子與麥子的分別在於它們的果實;不信人與信徒的分別在於生命見證。這提醒我們當常常自省,以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結出好果實來。

不信的人重視今生(只有今生),他們盡所能要得更多的錢財,得更多的享受,他們的人生觀就是要賺到盡、玩到盡、享受到盡。信徒在世當專注於永恆的事上。我們要行善,遵行上帝吩咐我們的;(弗二8-10)同時我們要有好的生活見證,要讓基督在我們身上顯大。(腓一20-21)

三. 麥子和稗子的結局(太十三29-30,36-43)
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是天使,天國在現今這個階段,不會把麥子和稗子(毒草)分開,可是基督再來時,天使會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人集合起來,丟在火爐裏,他們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雖然現在還不是審判的時候,但最終天國會帶來篩選,把善與惡分別出來。(啟廿14-15)

結論
信徒當盡本份在世撒好種(福音),不要任由惡者在世撒惡種。世上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歪理,信徒要懂得分辨好壞。那惡者趁主耶穌再來之前,必盡其所能製造破壞,不但要迷惑世人,使世人拒絕福音,牠更要破壞教會的見證,影響信徒,使信徒失去為主作見證的能力,因此信徒當謹慎生活。麥子必然結出好果實來,我們當自我省察,活出好的生命見證。

復活的耶穌基督

日期:2023年6月11日
題目:復活的耶穌基督
經文:使徒行傳第4章1-22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彼得和約翰因傳講耶穌基督復活的好消息而被捕,這是初期教會首次遭受逼迫。

一. 復活的耶穌基督是世人唯一的好消息
I. 好消息—耶穌基督已復活(徒四1-4)

事情始於一個瘸子得醫治,「(瘸子得痊癒)就跳起來,站着,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着,跳着,讚美上帝。」(徒三8)百姓認識他是生來瘸腿的,就希奇究竟他是如何得到痊癒?他們興奮和喧鬧的聲音,很快便將祭司們、守殿官並撒都該人引來了。因為他們都感到很不安。他們以為八周前把耶穌釘死在字架上,從此除掉了「耶穌運動」,那知幾日前的五旬節,彼得傳揚耶穌基督已復活,信的人就有大約三千人。今次彼得和約翰不但繼續傳耶穌基督復活的消息,更是在聖殿裏,還以神蹟醫好了生來瘸腿的,作為耶穌基督真正復活了的證據。

主耶穌基督已復活的消息,使祭司們、守殿官並撒都該人感到威脅,懼怕會失去群眾的支持,怕失去地位、權柄及生計。如果容許彼得和約翰繼續傳揚主耶穌基督已復活的消息,必表明自己沒有從上帝而來的啟示和權柄,他們的靈性狀況、信仰和教義便會受到群眾質疑,因而危及他們在百姓中的領導地位。

更嚴重的是如果承認耶穌復活,他們便要承認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是錯誤的,因復活的耶穌代表祂真的是上帝的兒子,那麼他們就是罪人。

但不論他們如何阻止彼得和約翰,群眾已做出了回應。那天又有五千名男子(不包括婦女和兒童)相信了耶穌。加上五旬節的三千人,一共已有八千多人相信了這好消息。主耶穌基督確實已復活了!

II. 好消息—耶穌的名使瘸腿的得痊癒(徒四5-10)
耶穌的名使瘸腿的得痊癒代表甚麼?代表耶穌就是彌賽亞,已從死裏復活,是全能的醫治者,關心我們日常生活的所需;祂復活的大能能改變生命,使生命完整(完全)。

「痊癒」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得救、要完整、安然無恙、被醫治。這意味着一個人持續地完整,在身體和情感上都達到完整。

這個瘸子完全被改變,他不但身體得到醫治,他的態度和生活也完全被改變了。(徒三7-8)他不再害羞或自卑,不再因無助而感到尷尬和絕望。他從內到外都得救了,整個人格都改變了。他跳起來,站着,又行走;進入聖殿,走着,跳着,讚美上帝。似乎想讓所有人都知道主耶穌基督的名在他身上成就了的大事。

主耶穌復活的大能能改變人的生命,使之完整(完全/豐盛)。當我們接受主耶穌基督為救主時,主耶穌不只是滿足我們的需要,更是使我們生命變得完整/豐盛。我們有沒有瘸子得痊癒的喜樂?我們是否跳着、走着,讚美上帝,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主耶穌基督復活的好消息!

III. 好消息—信耶穌是唯一的得救方法(徒四11-12)
耶穌基督是惟一的救主。(徒四12)人不能自救,也不能救別人,惟有相信主耶穌才能得救贖。(羅六23)

我們擁有最寶貴且惟一的好消息,我們要學習彼得、約翰,更要像痊癒的瘸子熱心地將這好消息傳開,與人分享。(約三16)

二. 復活的耶穌基督是信徒都必須傳的好消息
I. 每一位信徒都能傳的好消息(徒四13-14)
彼得、約翰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只是漁夫。他們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沒有權威,更沒有社會地位。但當他們傳揚復活的主耶穌基督時,他們不但不膽怯,更是充滿膽量。這種勇氣和力量不是由教育和學位而來的,乃是由於復活的耶穌基督;有復活主的同在,信徒靠主便剛強膽壯。

經常聽見會友不敢事奉,自覺不配,覺得自己學歷不夠。其實事奉主最重要的條件,不在於學歷、身份地位,乃在於我們是否認真地跟隨主耶穌,並祂在我們生命中的改變及影響。只要真心愛主耶穌,認真跟隨祂,主耶穌就賜下膽量;每一位信徒都能傳好消息。

II. 是信徒不能不傳的好消息(徒四15-20)
得痊癒的瘸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瘸子得痊癒了,祭司們、守殿官並撒都該人都不能夠否定神蹟的確發生了。(徒四16)
雖然他們不能否定神蹟的確發生了,但他們還是專注於保護自己的地位,而不順服上帝的旨意,因此他們恐嚇彼得和約翰,企圖禁止他們傳講耶穌復活的好消息。(徒四17)

彼得和約翰當然拒絕與敵擋上帝的人妥協。信徒必定要讓上帝在心中居首位,信徒必須對主至死忠心。(徒四19)

信徒怎麼能對主耶穌基督的榮耀救恩保持沉默呢?祂豈不是吩咐我們要把福音傳偏普天下嗎?(可十六15)

千萬不要中了仇敵的詭計,以為不必用口傳講,只用行為傳福音就夠了。我們若保持沉默,閉口不敢傳講福音,我們就不是主耶穌忠心的跟隨者。

信徒傳福音是受主的託付,所以不得不傳。如果不遵行主的託付,便是違背上帝的命令,不盡自己的職責,錯過了在地上生存的目的,成為最可憐的人。(林前九16)保羅說若不傳福音「便有禍了」是指將來站在上帝面前時,我們將會慚愧,感到遺憾和痛苦。我們沒有彼得和約翰所受的壓力,我們更應克盡本分,傳揚主的福音。

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

日期:2023年6月4日
題目: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
經文:哥林多前書第2章1-2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裏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傳上帝的奧秘。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林前二1-2)

保羅說他不用高言大智來宣傳福音,不是因為他學問膚淺,也不是因他不明白當代的哲學思想。保羅在未信主之前名叫掃羅,是受訓於迦瑪列門下,出色的法利賽人。信主後更是充滿智慧,能駁倒眾人。保羅不倚仗學識來傳福音,為免得人看重學問和口才反而忽略了福音的寶貴,因此他只傳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保羅藉此提醒信徒,事奉的人當尋求上帝的榮耀而不是自己的榮耀。他到哥林多宣傳上帝的福音,沒有用高言大智,因事奉不是為表現自己。屬世的工作與屬靈的工作是有分別的,屬世的工作,很多時需要表現自己、突顯自己、討好別人、滿足上司;事奉卻獨獨為傳揚上帝、高舉上帝、榮耀上帝,不應突顯自己。

摩西是一個好的例子:使徒行傳七22告訴我們:「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當時的埃及是個發達文明的國家,摩西不單通曉他們一切的知識,他更是很有口才的領袖,能說服群眾。

我們若單憑知識、才能,憑着血氣事奉上帝,必會好像摩西四十歲時,要為上帝大發熱心,自以為配得事奉上帝,卻闖了禍。他看見一個以色列人被埃及人欺壓,就打死了那埃及人。摩西憑着自己的方法,憑着血氣去做事,因此召來殺身之禍。當法老知道此事後,便要殺摩西,因此摩西逃往米甸。

在米甸牧羊四十年後,摩西學會了謙卑,學會了順服上帝。民數記十二3說:「後來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哥林多前書八1告訴我們:「……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很多時當我們以為自己很能幹時,上帝反而用不着我們,甚至那可能成了我們失敗的時候。

事奉上帝的人必須存謙卑、順服上帝的心。自以為是、自大、誇口的人令人反感,這樣的人怎可能事奉上帝。上帝喜悅謙卑的人,也必使用謙卑的人。 我們要學習保羅事奉的心志,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當一生存感恩謙卑的心事奉恩主。

約瑟(加添)上帝將提升

日期:2023年5月21日
題目:約瑟(加添)上帝將提升
經文:創世記第37章2-11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約瑟是雅各年老時與愛妻拉結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所以特別得寵。雅各為約瑟做了一件彩衣,顯明約瑟比眾兄弟在雅各心中的地位更重要。上帝又用兩個夢,預示將來約瑟的地位要超越全家。(創卅七5-11)因此哥哥們都忌恨他,不與他說和氣的話;他們沒有處理好心中的怨恨,積怨成仇,一次惡毒的行為,使約瑟遭遇十三年極大的折磨。約瑟沒有因此遠離上帝,反持守對上帝堅定的信心、完全的順服。約瑟可說是上帝美好的見證人,如同宣教士去到外邦,雖遇着磨難仍高舉上帝的名。約瑟堅決持守所信,不但榮耀上帝,更在全地大饑荒時,在上帝的救贖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但成為埃及人的祝福,也拯救了他父雅各全家,日後更成為大族。且讓我們藉約瑟的一生,看看他如何處處為主作見證,活出信仰。

一. 尊主為大(創卅九7-12)

約瑟遭哥哥們忌恨,被賣為奴,最終被帶到埃及,成為波提乏的奴僕。(創卅七12-28,36;卅九1-6)波提乏的妻子多次色誘他,約瑟堅拒不從,說:「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上帝呢?」(創卅九9)他不能辜負波提乏對他的信任,更不能得罪上帝。約瑟敬畏上帝,心裏尊主為大,因此不會任意妄為。
約瑟對付試探,方法有二:(創卅九10;參羅十三14,提後二22)

  1. 決意不聽從她—堅守上帝的法則;
  2. 不和她在一處—避開試探。
    約瑟尊主為大,寧願得罪人也不敢得罪上帝。

二. 柔和謙卑(創四十8;四十一15-16)

約瑟被下在監裏遇着法老最信任的兩位大臣—酒政和膳長。他們各作一夢無人能解;約瑟為他們解夢,並申明「解夢是出於上帝」。約瑟關心留意身邊的人,卻明白自己只是上帝的器皿,他把人帶到上帝面前,使人注視上帝的大能,處處歸榮耀給上帝。

酒政和膳長的夢最終按約瑟所解釋的實現,但酒政卻把約瑟遺忘了。兩年後法老作夢不安,又因無人能解,酒政才記起約瑟,約瑟這才被召到法老面前,替法老解夢。約瑟回答法老的話,跟兩年前在獄中對酒政和膳長所說的話一樣。(創四十一16)約瑟再次將榮耀歸給上帝,不高舉自己,不忘記自己只是上帝的器皿。

約瑟的柔和謙卑,處處高舉上帝的名,讓人從他身上看見上帝的榮耀。事奉的人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以為自己很能幹,能為上帝作大事。其實上帝要求管家的(事奉的人)就是忠心。事奉的人是要讓別人看見基督的榮美。

主耶穌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上帝正是透過我們這無用的器皿(五餅二魚)去彰顯祂的大能,不是我們藉着自己的才幹或財富能為上帝成就大事。上帝要的是柔和謙卑的器皿,能時刻高舉上帝,榮耀上帝的器皿。

三. 心存感恩(創四十一50-52)

約瑟被法老提升並生了兩個兒子。長子瑪拿西,意思是「使之忘了」。因為約瑟說上帝使他忘了一切的困苦,和他父的全家。這個「忘了」大概是因約瑟得到了安慰,安慰超越了家人對他造成的傷害。二子以法蓮,意思是「使之昌盛」。因為約瑟說上帝使他在受苦的地方昌盛。

約瑟如果心存怨恨,大家都能理解,但他卻除掉心中的怨恨,對上帝心存感恩,所以他的生活才能從困苦變成豐盛。今日我們被稱為主耶穌基督在世的見證人,受到無理對待的時候,究竟心裏存着甚麼呢?要知道,一個常存感恩的人才能有效地為主作見證。

一位神學家說:「不是喜樂讓我們感恩,而是感恩給我們帶來喜悅。」他說:「重要的不僅僅是有『感恩的態度』,更要操練常常感恩。」
Lisa Apello說:「當我們公開感謝上帝並承認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時,就是向在我們周圍的世人宣告我們有一位親切、關懷我們的上帝。我們的宣告讓世人知道,滿足與平安不是來自我們擁有的物質豐富,而是來自我們所認識的上帝。」

四. 忍耐順服(創四十二6-9)

約瑟17歲時被賣到埃及,十三年後30歲的約瑟為法老解夢才得到自由並成為宰相。在埃及七年大豐收期間,太太為他生了兩個兒子,而在全地大饑荒的第二年,約瑟的哥哥們來到埃及糴糧。經過了廿二年,他們來到約瑟面前,向約瑟下拜,臉伏於地,約瑟才明白自己從前夢境的真正意思。
在被賣至成為宰相的漫長十三年裏,約瑟經歷了人生種種的痛苦的突變,聖經卻多番以「盡都順利」來形容他渡過的這十三年。(創卅九2-3,21-23)約瑟不論是在波提乏家中為奴,或在監獄中為囚犯,他都沒有埋怨上帝,在極不合理的逆境中,他仍堅持倚靠主行事端正。

陳終道牧師說:「上帝的同在,乃是決定信徒工作成功的因素;而信徒在上帝面前活得正直,乃是維持上帝同在的要素。」我們可以以「忍耐、順服」來形容約瑟的一生。

五. 寬闊胸襟(創四十五3-8)

約瑟和眾兄弟相認,他們大驚,約瑟卻饒恕他們,認定凡事有上帝的恩典,且對他們說:「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裏自憂自恨,這是上帝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創四十五5)後來雅各死了,約瑟的眾兄長再次感到害怕不安,害怕因父親不在,約瑟會向他們報復;約瑟卻顯出寬闊的胸襟回應他們,「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上帝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於是約瑟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創五十19-21)

約瑟沒有否定眾兄長的惡行,但他卻沒有着眼人的惡行,而是注視上帝的恩典及帶領。即使是人作惡,上帝也能夠使用人的惡來成就祂的計劃。約瑟的哥哥們因嫉妒賣了約瑟,但是上帝卻藉此讓約瑟在埃及地成為日後可以拯救他們的人。

屬上帝的人能以上帝的角度看世事,明白上帝的作為,順服上帝的計劃,才能有寬闊的胸襟不會有怨恨。

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

日期:2023年5月14日
題目: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
經文:腓立比書第2章12-18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保羅並不是說救恩可以藉行為賺取得到,保羅眾書信中,多次強調救恩並非靠行為,而是藉着人在主耶穌基督裏的信心,所以保羅在此是要提醒我們,應當回應上帝白白賜予的永恆生命,活出聖潔的生活。

《腓立比書》第2章12節的「做成」,含有達致完成的意思;我們的生活必須彰顯出上帝在我們身上的拯救大能,好表明我們已獲得這救恩。我們蒙上帝拯救,應當一生致力順服上帝,努力活出新生命,直到上帝接我們回天家。

人生在世短暫如客旅,生命猶如一段充滿考驗的旅程。生活上時常會遇到試煉、痛苦、疾病、意外、損失、誘惑、罪惡、死亡等等,我們也許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罪惡和失敗,除非我們以恐懼戰兢的態度,努力持續追求成長,才能享受豐盛,不致失敗。

另一方面,我們當恐懼戰兢,勿使上帝失望。上帝拯救了我們,向我們展示了祂完美無私的愛,倘若我們不儆醒,不恐懼戰兢地生活,因而犯罪,就是忽視上帝的愛及救贖,如此怎能不叫上帝傷心。

恐懼戰兢地生活並非好像罪人,懼怕上帝的懲罰,而是好比兒子愛父親,害怕對父親造成傷害。因此信徒當更順服,當恐懼戰兢,做成我們得救的工夫!

保羅在此提出四點,讓我們做成得救的工夫:

一. 不發怨言、不起爭論(腓二14)

「怨言」就是埋怨、發牢騷,而批評、埋怨,通常是在小圈子內進行的。「爭論」含有質疑、表示懷疑的意思。

保羅提醒我們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不起爭論,因若不制止怨言、爭論,便會導致紛爭、分裂。

「發怨言、起爭論」反應出信徒靈命的狀況,靈命成熟的信徒必然少發怨言,多感恩。「發怨言、起爭論」正是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四十年的原因。一方面是不順服上帝,另一方面是輕看別人。(民十四22;林前十10)

二. 無可指摘,誠實無偽,無瑕無疵(腓二15)

1. 誠實無偽
「誠實無偽」原意是「純一不雜」,新約聖經只用了三次,在《馬太福音》第10章16節譯作「馴良」,《羅馬書》第16章19節譯作「在惡上愚拙」。信徒要有純真誠實的美德,沒有詭詐,說話做事沒有隱藏不純的意思或用意。

2. 無瑕無疵
「無瑕疵」是指我們的思想及生活要純潔、潔凈,不受世俗的敗壞所污染。但聖經中的完全人並非如我們心目中的「完美」、「毫無瑕疵」,完全人實指願意不停求進步,犯錯時不會給自己找藉口逃避責任,而是會不停的改進、檢討、整理自己。

3. 無可指摘
這個詞語是出自舊約以色列人向上帝獻祭時對祭物的要求,保羅藉此意象指出信徒待人接物當無瑕疵、斑點或缺陷,凡事要討上帝喜悅。

上帝的兒女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首要的任務是作外邦人的光,叫人從我們身上看見耶穌及上帝的恩典。(徒十三47)我們要在凡事上為主發光,這樣便不會隨世界的風氣行事了。

三. 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二16)

信徒要透過見證來做成得救的工夫;見證便是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持守生命的道就是讓上帝的話語在我們內裏運行並產生果效。我們當持守「生命的道」,活出信仰,為主作見證。

四. 生活見證為供獻的祭物(腓二17-18)

有解經家說:「使徒保羅把腓立比信徒的生命見證與自己作比較。保羅似乎高抬了腓立比信徒,以他們的生命見證為奉獻給上帝的祭物,卻低貶了自己,以自己的生命見證只是澆在腓立比信徒祭物之上的一個奠祭而已。其目的就是讚揚腓立比信徒同心的事奉,好彼此鼓勵。」這就是事奉者的榜樣,多欣賞別人的事奉及付出,從來都不高舉自己,一生存感恩的心,謙卑事主。

保羅在此以奠祭來談論他快將為主殉道。保羅指倘若自己為福音的緣故殉道也是喜樂的,而腓立比信徒也該與保羅一同喜樂,因為保羅是光榮地返回天家。保羅表現出一個忠心事主的心態。他的喜樂不是物質的享受,也不是人的讚賞;他的喜樂乃是能忠心事主,甘心為主忍受勞苦,在信徒身上看見真實的果效。(帖前二19-20)

保羅邀請腓立比信徒與他同有一樣的心思及目標:喜樂就是為基督、為他人服務即使要作出犧牲;當信徒同心事主時,保羅就喜樂了。

結語
我們的生命彷彿是正在被傾倒。我們每一個選擇或決定,都是在倒出自己的生命。問題在於我們的生命、時間、精力、才幹,究竟為了甚麼而傾倒?是在浪費呢,抑或是在主前澆奠?世人一生為了追求享樂,到了生命的盡頭,才發現一切都成為過去,自己卻與永恆無份。我們信徒又如何?我們是如何過我們的生活?是否能活出基督的愛,與世人分享上帝的恩典來榮耀上帝呢?

好樹不能結壞果子

日期:2023年4月23日
題目:好樹不能結壞果子
經文:馬太福音第7章15-20節、加拉太書第5章22-23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馬太福音》七章15節告訴我們,當時信仰群體中有假先知出現,信徒要加以分辨,嚴加提防。《路加福音》六章43-45節則以觀果子而知樹的好壞,說明觀察人的行為而知其信心的真偽;不是口稱信耶穌的都是真信徒,而是看他有否遵行主的話,結出好果子。

雅各強調,真的信心必然產生行為,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信心。我們因信稱義的人當追求生命改變,多結果子。

一. 假先知—外面披着羊皮,裏面卻是殘暴的狼(太七15)

假先知和假信徒真的存在,他們可能在我們當中。主耶穌提醒我們要「防備」,意思是注意、守護、儆醒,並要保守自己不受他們的影響。主耶穌說這些人「外面披着羊皮」外表彷如真信徒,可是「裏面卻是殘暴的狼」,即是說其實他們是不信的,所以我們要「防備」,以免受到傷害。(林後十一13-15)

假先知、假信徒表面上像羊一般順良,實際上卻是狼一般的邪惡。他們的作為並非出於愛上帝及愛人,而是為自我表現,只求自己的益處、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要得別人的認可及讚賞、名譽、聲望、地位、利益。
怎樣分辨假信徒,要觀察他們的生命,有沒有被上帝的話語所充滿及改變。他們可以說出上帝的道理,卻沒有活出所講的道理。

外面作基督徒的,不是真基督徒;惟有裏面作的,才是真基督徒。(羅二28-29)

二. 憑着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太七16-18;加五22-23)

「果子」是內在生命的流露,所以憑果子便可認出生命的本質。人的好行為發自他善良的心,人的壞行為出自邪惡的心;甚麼樣的生命,就結出甚麼樣的果子。

我們可以透過生命果實分辨真或假信徒;問題不在於是否恆常出席崇拜或是否公開表示願意信主,而是信主後生命是否有美好的改變。

一個自稱基督徒的人身上若找不到好的果實,反而有很多邪惡的果實,實在難以令人相信這人真的是基督徒。當然,聖經並非指真正信主的人便是完美無瑕的。分辨真假信徒,我們不能靠單一的行為就作結論,而是要看整個生命;人偶然犯錯是若無其事,還是會在主面前誠心悔改呢!我們當常常自省。

我們需要結出聖靈的果子

  1. 仁愛—愛是新生命的一種表現,是信徒行事之準則,是順從聖靈的人自然會結出的果子。
  2. 喜樂—這種喜樂與從世上的物質享受所得着的快樂絕不相同,乃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是內裏的喜悅。
  3. 和平—上帝所賜的和平是心靈的寧靜,是不受任何環境人事干擾的安寧。這是信徒對上帝完全信任而有的和平或平安,確信一切掌握在上帝的手中。「和平」另一個意思是捆綁在一起、編織在一起,這意味着我們自己與上帝和別人捆綁、編織、結合在一起,是與上帝及與別人除去阻隔的狀況。
  4. 忍耐—能夠忍受別人及環境上各種不平的際遇。主耶穌也曾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這是徹底的「忍耐」。面對人生種種壓力、疾病、年老甚至災禍,順境或逆境,上帝的靈常幫助我們,使我們有能力忍耐到底。
  5. 恩慈—信徒待人應當有恩慈,不可過於苛刻、嚴厲。有時我們對別人很嚴厲,像一個審判官,對自己卻很仁慈。
  6. 良善—心地良善、行為端正,沒有半點虛偽。
  7. 信實—魔鬼是說謊之人的父,所以在魔鬼手下的人也都喜歡說謊,以致人與人之間互相猜忌防範,彼此不信任。我們的上帝是信實的,我們既是祂的兒女,就當以信實待人。
  8. 溫柔—溫柔的人心靈不容易受傷,也不容易使別人受傷,正如柔軟的東西不容易被碰傷,也不會傷人一樣。為甚麼我們的自尊心容易被人刺傷,卻又容易傷害與我們接觸的人,這是因為我們本身不柔軟,太驕傲剛硬。
  9. 節制—原文有「自制」的意思。我們面對罪惡應有自制的能力,做任何事都有節制不過份,切不可陷於罪中。

三. 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太七19-20)

壞樹只能結壞果子,最終必被砍下來丟在火裏,受永遠的刑罰。這是施洗約翰對不是真心悔改的人的責備及警告。(太三7-10)主耶穌對有名無實的信徒也提出了相同的警告(太七19),並指出在末日他們要被拒絕在天國門外。(太七21-23)

結語

讓我們存溫柔謙卑的心面對上帝及別人,在生活中結出好果子,成為榮耀上帝的好樹。

蒙福的生命

日期:2023年4月16日
題目:蒙福的生命
經文:詩篇第1篇1-6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詩篇》第一篇告訴我們,凡是真心敬拜上帝的人都必須遵照祂的話行事,不然敬拜便是徒然。詩人提出不同的生活方式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蒙福或受禍。

一. 與惡人、罪人、褻慢人劃清界線(詩一1)

經文描述了三種姿勢:走(不從)、站、坐。要有蒙福的生命,必須在這三種動作中,遠離三種背離上帝的人。

1. 不從惡人的計謀

從—指日常生活的態度;

計謀—通常指建議或指導,也可指目的及計劃;

惡人—指邪惡、不義、不受上帝聖言管治的人。他們選擇按照自己的慾望而生活,不按上帝話語而活。

我們要拒絕聽從屬世的意見。例如充滿世俗價值觀的讀物、不符合聖經教導的專家意見、電視節目、不信上帝話語的家人、同事和朋友—他們意見很多時都違背上帝的話語。

要有蒙福的生命,我們必須先熟悉上帝的話語,才能堅決拒絕所有與上帝話語不一致的思維。

2. 不站罪人的道路(詩一1)

道路—指我們選擇走的路;按照聖經的教導,生命只有兩條路可選擇,一條導向豐盛蒙福的生命,另一條是引向死亡邪惡的路;

罪人—指那些在行為上犯了罪的人。

Adam Clarke解釋說:「惡人不認識上帝,他們沒有上帝,不受祂的影響。然而,罪人卻是故意違背上帝的律法,悖逆上帝而生活。」

我們的罪性(慾望)常激動我們違背上帝的教導及命令,加上這個世界不停向我們提供放縱肉體慾望的機會,倘若我們要蒙福,就必須持守上帝的教導,順服上帝的話語。最有效的方法是遠離撒旦的陷阱,逃避自己的私慾。(提後二22)

3. 不坐褻慢人的座位(詩一1)

褻慢人嘲笑一切屬上帝的事物,他們狂傲自大,不尊重上帝和祂的話語。因經常不斷拒絕上帝的話語,他們犯罪已成為習慣,對上帝及屬靈的事也變得麻木剛硬。(箴廿一24)

經文提及褻慢人的座位,似乎總是傲慢地坐在自己的寶座上,不把上帝和別人看在眼內,公然違背上帝(聖經)的命令,只滿足自己肉體並眼目的情慾和榮耀自己。(約壹二16)褻慢人不以惡為惡,反誇耀自己的罪行,輕視公義;他們藐視上帝,嘲笑行義的人。

蒙福的人,生命必須與惡人劃清界線,對罪絕不妥協。(加五19-21)

二. 喜愛耶和華的律法(詩一2)

接受主耶穌基督為救主,就是以主耶穌基督為我們生命的主宰,因為信祂的人就是跟從祂的人,如此祂的話語便成為我們生活的唯一準繩。

只有當我們喜愛聖言(律法),我們才能真正進入祂的同在。

人若喜愛世界和世界之事,愛父之心就不在他裏面了,一個人不能歡喜上帝的話又喜愛屬世的事。

我們應當晝夜思想上帝的話,愛讀聖經,研讀、思想,更要遵守聖經的教導。(詩一2)

我們無需成為聖經學者,但至少應該熟讀主的話語,不停學習。

過去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在其它事情上?是否遠遠超過花在學習上帝話語的時間?信徒如果沒有花時間在上帝的話語上,靈性就會軟弱,容易陷入世俗的試探。相反,如果我們願意花時間在主的話語上:

  1.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詩一3)
    他就像一棵樹被刻意栽種在溪水旁邊,它將獲得源源不絕的水份來幫助成長。
  2. 按時候結果子(詩一3)
    上帝命令我們要為主耶穌基督和他的國度結出果子,上帝揀選我們的目的正是為了這個目的。
    新約聖經提到我們為主耶穌結的果子有以下六種:
    a. 福音的果子(羅一13-16)
    b. 成聖的果子(羅六22)
    c. 施予的果子(羅十五28)
    d. 聖靈的果子(加五22-23)
    e. 行善的果子(西一10)
    f. 頌讚的果子(來十三15)
  3. 葉子也不枯乾(詩一3)
    慕迪說:「耶和華的樹都是常青的。」年頭到年尾都是綠色,多榮美!無論所處地位、環境、遭遇怎樣,他的顏色一樣好看,不會受環境影響。
  4. 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一3)
    他所做的事都順利,是因為他在生活上與耶和華同行,有聖靈的帶領。
    基督徒並非沒有逆境,但愛主的人在逆境中也能凡事盡都順利,因為有主的同在,主的能力必帶領他們渡過難關,並且必定得勝有餘。正如樹栽在溪水旁,必有源源不絕的供應,充足有餘。
  5. 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詩一6)
    「知道」希伯來語的意思是指親密和個別深入的瞭解。義人遵行上帝的話語,我們的天父和我們(祂的兒女)之間就有親密關係。

願弟兄姊妹都熱愛上主的話語,緊緊遵行,得着蒙福的生命。

認識基督

日期:2023年4月9日
題目:認識基督
經文:腓立比書第3章7-11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保羅信主後有極大的轉變(腓三7-11),每一位信主耶穌基督的人,在心思及行為上同樣也應該漸漸有所轉變,價值觀及人生目的與世人當大有分別,這就是新生命的表現。

主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不單成全了救贖大功使人因信稱義,同時也賜給信祂的人有新的生命、思維、心志和人生方向。
保羅提到「認識基督」(腓三8),究竟保羅所指的是甚麼?真正「認識基督」的人會有怎樣的改變?

一. 認識基督為至寶—內心的轉變

保羅說:「先前以為有益的,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腓三7)我們可能會以為保羅指的是一些屬世甚至是負面的事情,如享樂或罪中之樂等等……。世人大都追求享樂、舒適的生活、刺激、甚至是短暫的罪中之樂。他們甚至會諸多藉口,把一些壞事加以粉飾、為自己的罪行辯護,把不法的事合理化,好讓自己活在罪中,良心不至受責備。但當歸信主耶穌基督後,聖經就成為我們的生活準則,凡事都當按上帝的心意而行,不能再掩飾罪惡,把不法的事合理化。

但保羅所說的並不是這些,他所指的是在他信主前熱心律法這件事。律法本身並沒有問題,但保羅認識基督後,明白主耶穌基督才是至寶,他便把「熱心律法」這事當為有損的;不但如此,保羅更將萬事都當作有損的,把萬事看作糞土。(腓三7-8)保羅熱心律法,看重猶太人的傳統,這成為了他人生的目標,使他拒絕主耶穌,甚至迫害教會。幸虧在大馬色路上主耶穌向他顯現,使他認識了主耶穌基督,這才發現之前所看重的律法及傳統是多麼虛空,即使盡一生努力熱心律法及傳統,他都不能從中得到真正的平安,更不用說要得着永恆(救贖)的把握。

保羅遇見並以主耶穌基督為救主,因而得到真平安及救贖。他憑信領受了基督的義,這義是上帝藉主耶穌的救贖賜給保羅的。世人想盡辦法要贏取別人的認同及稱讚,甚至想出人頭地,但最終竟失卻了最寶貴及永恆的東西。信徒卻因蒙主救贖而被上帝算為義,在世上便不再懼怕甚麼了。

我們蒙恩得救的人便是認識基督為至寶的人,我們是否願意更認識及親近主而把先前以為有益的都看作有損,因為這些事若成為我們認識基督的攔阻,我們便當把它們看為有損了。

二. 認識基督為至寶—外在的表現

得救始於認識基督,而新生命必須成長,要在凡事上追求更深地認識主。一個真正相信主耶穌基督的人會把自己及他的一切獻給主。

保羅在《腓立比書》提出三項認識基督應有的表現:

1. 彰顯基督復活的大能(腓三10)

基督「復活的大能」字面上可指使基督從死裏復活的能力,即上帝的能力,但保羅在這裏所說的,是福音的內容(主耶穌為我們的罪釘十字架,死後三天復活)、是未來的盼望,更是基督徒面對生活的能力,就是聖靈內住的力量。耶穌基督的復活表明上帝有能力賜人新生命,使信徒有足夠能力在上帝面前過一個得勝的生活。(腓四13)

保羅所說的「認識」並非指頭腦上的知道,有學者把「認識」解釋為與主聯合(personal union),即是指祂的思想成為我們的思想,祂的心意成為我們的心意。認識是透過順服遵行上帝的話語而實現的。

2. 與基督一同受苦
大多數人都願意得到主耶穌基督的賜福,但又有多少人願意與基督同受苦難呢?沒有人喜歡苦難,然而我們需要明白並接受一個重要的真理,就是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與主耶穌基督聯合,不論順境或逆境都以順服並榮耀主為目標。

基督所受的苦包括肉身上的(被鞭打/被釘十架)、精神上的(被賣/被戲弄/被門徒離棄)及靈性上的(與父上帝隔離)。在一個與基督為敵的不信世代中,要活出新生命有時的確需要願為基督忍受苦難的心志。《羅馬書》第8章17節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和他[主基督]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

3. 效法基督的死

究竟甚麼是「效法基督的死」?主耶穌為人類被釘於十字架,不單成全了救贖,祂的順服至死更是榮耀上帝的表現。(太廿六39,42)亞當因為不順服,使罪入了世界,人類因此要面對審判和滅亡,而主耶穌基督的完全順服把上帝當得的最高榮耀歸給上帝。

保羅說「效法他(主耶穌)的死」是指效法主耶穌基督完全順服上帝,效法主的捨己,不體貼自己,只作上帝所喜悅和合乎上帝旨意的事。

總結

認識基督就是要以基督為至寳,內外都要更新。認識基督最要緊的是我們要清楚自己是得救的。得救後最重要的就是得着新生命,並要過討上帝喜悅的生活。人生所追求的不再是讀名校、高薪厚職、豪宅、名車、財富等等,而是當我們站在上帝面前,我們是否能被稱為又忠心又良善的。
主耶穌吩咐我們要積財在天上、要結出果子、要彼此相愛、要追求永恆的事物,今日我們究竟在追求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