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9月14日
題目:活出愛
講員:林世烽宣教師
經文:哥林多前書第13章1-13節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被稱為「愛的詩歌」,經常被引用在婚禮或祝福的場合,但若回到經文背景,這其實是保羅寫給一間問題重重、充滿紛爭的教會,提醒他們缺乏的不是恩賜和能力,而是愛。
一、愛的重要:沒有愛,一切歸零(林前十三1-3)
哥林多教會擁有各樣屬靈恩賜,有人能說方言,有人有講道、解經的能力,有人信心大到可以移山,然而保羅提醒說:「若沒有愛,一切都沒有價值。」他甚至指出,即便我們奉獻全部財產或犧牲自己生命,若不是出於愛,也毫無意義。
保羅這話極具震撼性,他讓我們反思,服事、奉獻與善行的根基是否出於愛。若動機是為了個人得榮譽、被肯定、滿足虛榮心,這樣一來,外表再美麗,實際也是空洞的。教會可能不缺資源,但弟兄姊妹若缺乏愛心,就如同失去動力的機器,再努力也無法前行。
因此,我們需要撫心自問:「我的服事是否出於愛?我是否追求上帝的榮耀與他人的益處?」若沒有愛,我們所做的一切,在上帝眼中都不算數;若有愛,即使是最小的行動,上帝也看為寶貴。
二、愛的本質:真正的愛,不是說說而已(林前十三4-7)
保羅進一步清楚描繪愛的真諦。他首先提出愛的兩個積極特質:「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忍耐不只是在順境中的容忍,而是在困難時仍然堅持;恩慈則是在忍耐之後,加上積極行動善待對方。
接著保羅用八個「不」字指出甚麼不是愛:「愛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這些提醒我們,愛不是自我中心,而是以上帝為中心、以他人為優先。
然後,他又提出愛的四個全面性:「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這表明真正的愛是一種堅持到底的選擇,無論環境如何艱難,仍願相信上帝能改變一切。
這樣的愛並非靠我們的力量能完全做到,而是來自經歷上帝對我們的愛,因祂先愛我們,使我們有力量愛別人。
三、愛的永恆:只有愛能存到最後(林前十三8-13)
最後保羅指出愛的永恆性:「愛是永不止息。」他提醒我們,今天所看重的恩賜、知識、講道等事物終將過去。如今我們對上帝的認識有限,猶如隔着鏡子觀看,但有一天我們將面對面見主,那時候只有愛會永遠存留。
因此,我們的生命應該投資在永恆的事物上。今天我們所做的每件出於愛的事,無論多麼微小,將被上帝永遠記念。當主再來時,祂所看重的不是我們做過多少事工,而是我們是否活出了祂的愛。
結語:因信而生的愛心,活出真愛
透過《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我們學到三個重要的功課:
1. 沒有愛,一切都沒有意義;
2. 愛不是感覺,而是實際行動與持續選擇;
3. 唯有愛,才能進入永恆。
本月教會主題提醒我們:「因信而生的愛心。」真正的信仰,不只是頭腦的認同,而是活出愛的生命。我們被呼召在日常生活中,以實際行動表達愛,見證上帝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