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詩欣賞—〈我平時靠主幫助〉

日期:2024年1月7日
題目:聖詩欣賞—〈我平時靠主幫助〉
編寫:童慧中宣教師

這首詩歌英文原曲名為“Trusting Jesus”,1876年發表於美國Gospel Hymns II內,由斯泰慈(Edgar Page Stites, 1836-1921)作詞,桑基(Ira David Sankey,1840-1908)作曲。

斯泰慈的祖先John Howland是搭乘「五月花」郵輪(Mayflower)到美國的英國清教徒。美國內戰時,斯泰慈在費城負責補給路過的部隊;戰後,他在德拉威河作船隻駕駛員;此後,斯泰慈又在南達科他州(Dakotas)衛理公會任傳教士多年。斯泰慈常用貝基(Edgar Page)為筆名。

桑基是一位音樂家,也是佈道家慕迪的同工。桑基在“My Life and the Story of the Gospel Hymns”(我的生平及福音詩歌的故事)中提到1876年他在芝加哥,有一天,慕迪先生交給他一首報上剪下來的詩 “Trusting Jesus” 請他譜曲,他則要求慕迪以該詩詞所教導的內容,擬一篇講章。

一、每日靠主更新信心
這首詩歌的重點在「每一日」。「義人必因信得生」(來十38),這裏的「生」指的不僅是生命,也包括每日過信心的生活。在上帝的恩典中,每一日靠主更新我們的信心。在平靜的生活中,我們常自以為信心堅固,一旦試煉來臨,不免心存懷疑;求上帝讓我們靠主渡過每天。此外,詩詞(英文)中不斷出現的“Trusting Jesus, that is all”(沒有別的,只靠耶穌),一再強調我們每日的生活,就是憑着信心的生活。「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三25)日日信靠、天天得勝,這不就是上帝喜悅我們的生活態度嗎?!祂對我們的期望也只是“Simply Trusting Every Day”(日日單單信靠〔主〕)。

二、信心是將事交托主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十一1)信心賦予所盼望的事一個實體,信心是看不見的事情的確證。信心帶給人對「捉摸不到的事物」有主觀的確據與真實感。真信心就像投寄信件,把信往郵箱裏投,然後安然等待回信。聖經說得好:「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詩卅七5)要看見上帝成全祂的旨意,我們便要交託。信就是接受上帝所預備的禮物,或更準確一點說,信就是去「領取」上帝給我們的禮物。讓我們到上帝面前,相信、交託、等待,並接受從上帝而來的安息吧!

三、信心是專一倚靠主
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區別不在於有無信心,而是在於將信心建立在何處。非基督徒是倚靠自己,也就是「倚靠人血肉的膀臂」(耶十七5)、「倚靠自己的聰明」(箴三5)、倚靠當代最強而有力的作戰武器—靠車、靠馬(詩廿7),或是倚靠背景關係、勢力(亞四6);基督徒乃將信心放在基督手中,一心倚靠上帝、專心仰賴上帝(詩廿7;箴三5;耶十七5;亞四6)。這種不同的倚靠所得的結果是相反的,倚靠自己的人有禍了,「因他必像沙漠的杜松,不見福樂來到。」(耶十七5-6)而倚靠耶和華的人,必像一棵結果子的樹,在乾旱炎熱來到時不懼怕,毫無掛慮。(耶十七7-8)今天我們當倚靠上帝的膀臂,像這首詩歌提醒我們,每天要像小孩子般單純地信靠主耶穌!

《閩南聖詩》第147首與香港閩南堂(撮自黃詩田長老撰「香港閩南堂簡史」)
一九三八年五月,日軍侵華,閩南同鄉逃難到香港。當時黃詩田先生(乃日後本堂長老)協助招待人員派發膳食,因見其中二、三十位主內先賢謝飯祈禱而相知相認,一起同心禱告、組織祈禱會。
其後,黃長老修函禮賢會,商借其副堂舉行閩南語崇拜,獲允後,於同年六月第三主日下午三時,首次舉行閩南語崇拜,人數約六、七十人。當日選唱《閩南聖詩》第147首,多人下淚,亦有人鳴咽不能成聲,一來感懷身世波折,二來感恩主的保守和引領。之後,這首詩歌便成為香港閩南堂的堂慶詩歌,每逢堂慶教會都會唱這詩歌記念主恩。

「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而且結果不止。」(耶十七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