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5月18日
題目:因信而有的福氣(一)
經文:羅馬書第5章1-5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在《羅馬書》第5章1-5節,使徒保羅深入討論因信稱義這題目—我們因信稱義,除了得蒙救贖,還能得着上帝在基督裏所要賞給我們的各種屬靈福氣。這些福氣是透過主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的,這段經文提及四樣的福氣:
一. 得與上帝相和(羅五1)
未蒙救贖前我們是該死的罪人,蒙救贖後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得了尊貴的身份地位。
因信稱義不只是解決了罪的問題,解除了敵對的關係,更使我們與上帝產生父子關係,有了親密和愛的關係。這樣的關係轉變,在這敗壞的世界中是不可能的事。一般人對別人好或者所謂愛一個人,都是帶有條件或有利益關係的。在這現實的社會中,當一個人沒有了利用價值,他很快就會被遺忘甚至遺棄。但上帝卻是在我們還是罪人、頂撞祂、得罪祂時,就主動饒恕我們,更為我們在十字架上開了一條出路,使我們因信得蒙救贖並得兒子的身份,這絕不是一件小事,我們不要輕看「得與上帝相和」這福氣。
使徒保羅又說:「一切都是出於上帝,祂藉着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又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裏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林後五18-19)上帝不但叫我們與祂和好,祂更把這和好的職分和道理,賜給並託付了我們。
蒙大恩的人呀!閩南堂的弟兄姊妹們!我們因信得稱為義,藉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我們要因這福氣常存感恩的心,並要因我們從上帝所領受的職分及託付,作一個宣揚和好福音的使者,在生活上顯出我們真與上帝並與眾人和好的見證,作一個和平之子。
二. 得進入現在所站的恩典中(羅五2)
「恩典」的意思是白白的賜予,不是我們配得的,也不是可以靠人的努力賺取的。因着信使我們得稱為義,得以和上帝建立和好的關係,更使我們得以享受上帝的恩典。此外,我們是持續地享受上帝的恩典,並非間中享有;上帝與我們不是君臣的關係,我們不會一時得寵,一時失寵。我們所享的恩典是牢固的、可靠的、不變的。上帝的恩典一生一世陪伴着我們,我們是時刻活在上帝的恩典中。世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夠使我們與上帝的愛(上帝的恩典)分離。(羅八38-39;詩廿三6)
有上帝的恩典在我們身上,我們便不應如未蒙救贖時那樣自私,常想辦法從別人身上得利益得好處;我們應當活出蒙恩的新生,多思想怎樣成為別人的祝福。
三. 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羅五2)
我們所「盼望」的是將來要得的福氣,經文說我們所盼望的是上帝的榮耀,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所盼望的是甚麼:
1. 主耶穌再來的時候要在榮耀中顯現(太廿六64)
馬太告訴我們:「……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着天上的雲降臨。」耶穌基督會滿有大能、滿有榮耀再臨。
2. 信徒與主同得榮耀
人因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三23),雖然因信稱義,已得蒙救贖,但救贖卻仍然未能完全,因仍有舊我的存在,但將來在主再次降臨時,我們便能完全得贖,得榮耀的身體。(參西三4)
我們在世的身體是暫時的,不完美且漸漸衰殘、老化、敗壞,但主再來時,我們必得復活的身體,是完美、榮耀、存到永遠的身體。
新約聖經用「帳棚」來比喻我們今生的身體,而以「天上永存的房屋」來形容復活的身體。因此我們要明白在世只不過是暫居的,一切事物、得失,包括我們在世的生命也必然過去。我們不要像世人只顧賺取今世的錢財、享樂、美貌,應當因盼望上帝榮耀的來臨而心存滿足,歡歡喜喜地為永恆作好安排,注重內裏的虔誠,關顧身邊有需要的人,迎接主的再臨。。
主耶穌再來的時候要在榮耀中顯現(太廿六64)
馬太告訴我們:「……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着天上的雲降臨。」耶穌基督會滿有大能、滿有榮耀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