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重整之旅 (洗禮後跟進班)

作主的門徒,要進深認識三一上帝的豐盛,才能在生活中不斷經歷上帝的帶領。受了聖水禮,已經重生了,這個新生命就要接受真理的教導,在真道上長進。個人的價值觀也要在真理中得着更新,以至結出果子。事實上,聖靈要將基督的豐富賜給屬主的人。讓我們打開心扉,繼續追求更新與變化。
為此,我們為已經領洗的弟兄姊妹,開設跟進班,一同踏上價值觀重整之旅。

日期:2025年5月7、14、21及28日(禮拜三)共四課
時間:晚上8-9時
形式:用Zoom上課
導師:蕭嘉祥牧師、麥寶山牧師
報名:請向教牧登記

立會八十七周年堂慶感恩紀念

(1938年至2025年)

(1) 立會八十七周年堂慶感恩培靈會

(粤語講道)

日期:2025年6月14日(禮拜六)

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北角堂

講題:無忘初心,勇於跟隨

經文:約翰福音21章15-19節

講員:褚永華牧師(香港神學院榮譽院長)


(2) 立會八十七周年堂慶感恩崇拜

跑馬地早日堂、北角早午堂及香港仔堂聯會崇拜

日期:2025年6月15日(主日)

時間:上午10時正

地點:跑馬地堂

講題:不負所託,忠心傳揚

經文:馬太福音28章16-20節

講員:褚永華牧師(香港神學院榮譽院長)

因信而有的福氣

日期:2025年5月18及25日
題目:因信而有的福氣
經文:羅馬書第5章1-5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在《羅馬書》第5章1-5節,使徒保羅深入討論因信稱義這題目—我們因信稱義,除了得蒙救贖,還能得着上帝在基督裏所要賞給我們的各種屬靈福氣。這些福氣是透過主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的,這段經文提及四樣的福氣:

一. 得與上帝相和(羅五1)
未蒙救贖前我們是該死的罪人,蒙救贖後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得了尊貴的身份地位。

因信稱義不只是解決了罪的問題,解除了敵對的關係,更使我們與上帝產生父子關係,有了親密和愛的關係。這樣的關係轉變,在這敗壞的世界中是不可能的事。一般人對別人好或者所謂愛一個人,都是帶有條件或有利益關係的。在這現實的社會中,當一個人沒有了利用價值,他很快就會被遺忘甚至遺棄。但上帝卻是在我們還是罪人、頂撞祂、得罪祂時,就主動饒恕我們,更為我們在十字架上開了一條出路,使我們因信得蒙救贖並得兒子的身份,這絕不是一件小事,我們不要輕看「得與上帝相和」這福氣。

使徒保羅又說:「一切都是出於上帝,祂藉着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又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裏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林後五18-19)上帝不但叫我們與祂和好,祂更把這和好的職分和道理,賜給並託付了我們。

蒙大恩的人呀!閩南堂的弟兄姊妹們!我們因信得稱為義,藉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我們要因這福氣常存感恩的心,並要因我們從上帝所領受的職分及託付,作一個宣揚和好福音的使者,在生活上顯出我們真與上帝並與眾人和好的見證,作一個和平之子。

二. 得進入現在所站的恩典中(羅五2)
「恩典」的意思是白白的賜予,不是我們配得的,也不是可以靠人的努力賺取的。因着信使我們得稱為義,得以和上帝建立和好的關係,更使我們得以享受上帝的恩典。此外,我們是持續地享受上帝的恩典,並非間中享有;上帝與我們不是君臣的關係,我們不會一時得寵,一時失寵。我們所享的恩典是牢固的、可靠的、不變的。上帝的恩典一生一世陪伴着我們,我們是時刻活在上帝的恩典中。世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夠使我們與上帝的愛(上帝的恩典)分離。(羅八38-39;詩廿三6)

有上帝的恩典在我們身上,我們便不應如未蒙救贖時那樣自私,常想辦法從別人身上得利益得好處;我們應當活出蒙恩的新生,多思想怎樣成為別人的祝福。

三. 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羅五2)
我們所「盼望」的是將來要得的福氣,經文說我們所盼望的是上帝的榮耀,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所盼望的是甚麼:

1. 主耶穌再來的時候要在榮耀中顯現(太廿六64)
馬太告訴我們:「……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着天上的雲降臨。」耶穌基督會滿有大能、滿有榮耀再臨。

2. 信徒與主同得榮耀
人因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三23),雖然因信稱義,已得蒙救贖,但救贖卻仍然未能完全,因仍有舊我的存在,但將來在主再次降臨時,我們便能完全得贖,得榮耀的身體。(參西三4)

我們在世的身體是暫時的,不完美且漸漸衰殘、老化、敗壞,但主再來時,我們必得復活的身體,是完美、榮耀、存到永遠的身體。

新約聖經用「帳棚」來比喻我們今生的身體,而以「天上永存的房屋」來形容復活的身體。因此我們要明白在世只不過是暫居的,一切事物、得失,包括我們在世的生命也必然過去。我們不要像世人只顧賺取今世的錢財、享樂、美貌,應當因盼望上帝榮耀的來臨而心存滿足,歡歡喜喜地為永恆作好安排,注重內裏的虔誠,關顧身邊有需要的人,迎接主的再臨。。

主耶穌再來的時候要在榮耀中顯現(太廿六64)
馬太告訴我們:「……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着天上的雲降臨。」耶穌基督會滿有大能、滿有榮耀再臨。

四. 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羅五3-5)
有些人以為信主後可以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因為上帝必使我們不遇任何困難或病痛。但這不是聖經的教導,保羅在第3-5節告訴我們在世仍會遇到患難。主耶穌也曾告訴我們:「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

保羅指出雖然信主後仍會有患難,但這與享受因信而得的福氣並不矛盾,事實上上帝可以使用患難帶給我們更大的祝福。

我們因信在患難中不再是消極地忍受,我們能靠主歡欣、雀躍。表面看來,信徒得救以後的人生境遇似乎與得救之前並無分別,但是內裏卻與之前不同,我們靠主能享有出人意外的平安,能在患難中仍是歡歡喜喜的。關鍵是我們如何去面對所遇到的患難。

信徒在患難中仍有喜樂,是因為知道我們所遭的患難並不是白受的,在患難中仍有上帝的恩典陪伴,要叫我們從中得着益處。保羅曾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8)

在遭受患難時要能喜樂蒙福的另一個關鍵是我們必需愛上帝,願意信靠順服上帝,這樣就必蒙福。當知道我們生命中所發生的任何事,不論好或壞,都在上帝的看顧和保守中。上帝既然允許這些事發生,祂必帶領我們經過,我們總不會白白受苦。信靠基督我們就能不擔心明天會發生甚麼事,因為我們知道主的恩典夠用,祂必會供應我們的需要。

保羅繼續說:「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羅五3-4)「忍耐」是透過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患難而產生的。每經歷患難都能忍耐,便產生了「老練」。當我們在患難中靠主,次次經歷上帝的幫助,便知道上帝不會使我們白白忍受苦難,知道上帝可以透過苦難叫我們得益處,因此老練便產生盼望。

最後保羅說出我們為何可以在「患難中仍是歡歡喜喜的。」保羅說:「盼望不至於羞恥」意思是如果我們所盼望的最終沒有實現,那麼我們就會感到羞恥和失望。但保羅說我們對主救恩的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就是說我們所盼望的是必能得到的,上帝必在患難中陪伴我們,幫助我們,因為上帝愛我們。聖靈要讓我們在患難中經歷上帝對我們的愛。使徒約翰也曾說:「……祂(主那穌)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十三1)

雖然患難是難免的,但知道主愛我們到底,我們就可以不懼怕面對人生的每一日。同時因明白患難是信徒必遇的事,我們都是同路人,就當學會彼此守望、彼此扶持、彼此陪伴同行。

2025年5月18日 主日崇拜

講題:愛的根基

經文:以弗所書第3章14-19節

地點:跑馬地早、日堂


講題:知道何為愛

經文:約翰一書第3章11-20節

地點:北角早、午堂


講題:活出愛

經文:哥林多前書第13章1-13節

地點:香港仔堂

受益道乎

日期:2025年5月11日
題目:受益道乎
經文:希伯來書第4章1-2節
講員:吳金麗長老

《希伯來書》第4章2節有一句話說:「只是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這話令我警覺起來:我所聽見的道,與我有益嗎?這是大家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主內弟兄姊妹都已經聽見了主的道,得着了益處,因為我們都已經蒙恩得救,因信靠耶穌基督而得着永生的盼望。按理,我們心中應當時時都有平安喜樂;然而,我們仍然時常會憂慮、煩惱、不開心,為甚麼呢?《希伯來書》給我們一個警告:「我們既蒙留下有進入祂安息的應許,就當畏懼,免得我們中間(「我們」原文作「你們」),或有人似乎是趕不上了。」(來四1)

基督徒信靠耶穌基督,已經蒙應許進入上帝的安息,這是不會落空的盼望,我們還當畏懼甚麼呢?接下去聖經說:「免得有人趕不上了」。「趕不上」並非時間太遲「趕不及」,也不是路程太遠「趕不到」,而是不能達到目標的意思;《新譯本》譯為「被淘汰」。

這是怎樣說的呢?本節的開頭原本有「所以」一詞,表示因為有上文所說的原因,就有被淘汰的危險,所以我們應當警惕。《希伯來書》的作者,以出埃及的第一代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四十年,不能進入迦南為警戒。前人因不信,不能進入安息;但上帝所應許的安息,仍然留給我們。我們已經聽見耶穌基督的福音,也已經得着主的救恩,只是我們還要警惕,第2章1節說:「所以我們當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我們隨流失去。」這麼寶貴的福音真理,我們已經聽了,這是很大的福氣,在世也該有平安喜樂,但我們應該謹慎聽從主的教訓,重視珍惜,免得隨着世俗的洪流失去。

早期信徒面對逼迫,恐怕會好像以前的以色列人沒有謹慎順從上帝,《希伯來書》的作者就用許多方法勉勵他們:

《希伯來書》第一章講到耶穌為使者,是大大地超越天使的;第二章是論到耶穌作為祭司,怎樣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第3章論到在上帝的家盡忠:「摩西為僕人,在上帝的全家誠然盡忠,為要證明將來必傳說的事;但基督為兒子,治理上帝的家。我們若將可誇的盼望和膽量,堅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人了。」(來三5-6)

摩西的盡忠,記載在《民數記》第12章6-8節,是上帝親自對亞倫和米利暗說的;上帝與摩西是面對面說話,不像對其他先知說話,要透過異象等,因為摩西盡忠為上帝所重用,無論是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或傳達上帝的律法等等,他都盡忠。記這些事的目的,是要把將來要傳講的事(就是主基督耶穌的救恩)證明出來。「但基督為兒子」(來三6),是治理摩西所為之盡忠的上帝的家;並且摩西所要證明的—上帝的救恩,已經由基督實現出來了,所以基督是超越摩西的。這是針對猶太人不信耶穌,所以特別指出耶穌非摩西可比;他們信摩西,更應信耶穌。

古時以色列人聽見了摩西所傳上帝的道還是硬心,悖逆上帝,惹上帝的怒氣,以致在曠野飄流四十年,不能進入迦南安息,這是我們要引為鑒戒的。我們聽見了福音,就是主耶穌親自來到世上救贖我們的福音,我們有沒有真正用信心和行動配合所聽見的道,令我們所聽見的道與我們有益呢?這是真正值得思考的問題。

「因為有福音傳給我們,像傳給他們一樣,只是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來四2)

讀罷這節聖經,我們要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們有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呢?」如果沒有,我們便與他們同樣,所聽見的道就與我們無益了。

經文中「因為有福音傳給我們」是「完成式」,表示福音是「已經」傳給我們的了;有了這福音,要有信心的配合,就能進入所應許的安息。

當時在曠野的以色列人不只聽見上帝的道,而且經歷過上帝在埃及降十災、領他們行走旱地過了紅海、在瑪拉這個地方令苦水變甜可以飲用,又到以琳得着泉水、天上降下嗎哪、摩西擊磐石出水等神蹟,但他們還是發怨言,又鑄造金牛犢,沒有專心倚靠耶和華,因此那一代的以色列人進不了迦南地。後世的人應該以之為鑒戒,不可重蹈覆轍。

感謝主讓我們得聞福音,也讓我們懂得接受了主耶穌基督的救恩,我們有活潑的盼望,能得天上永遠的基業,是應該有平安喜樂的,只是我們還要時時警醒,以免「隨流失去」,要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這樣,我們所聽見的道就與我們有益,今世能享受主賜的平安和喜樂了。但「信心如何與所聽見的道調和呢?」我們要讓所聽見的道,成為行事為人的指引,這就是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如果我們聽了道,回頭就忘得一乾二淨,現在的我們和信主之前一模一樣,人生沒有方向,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我們就會為着短暫的世事,諸多掛慮、煩惱、忿怒,而不會開心了;這樣,我們所聽見的道理,就已經隨流失去了。

《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我們「當放下各樣的重擔,……」(來十二1)。他在上文舉出很多信心偉人的例子,說:「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來十一2),如亞伯、以諾、挪亞、亞伯拉罕、摩西等人;他們都不是一舤風順的,但是他們都因信心的行動而得着美好的證據。這些人不是沒有「重擔」,只是他們最後都能放下重擔,憑着信心行事,仰望上帝而得勝,他們有信心與所聽的道調和,這便與他們有益了。 我們生活在世上,難免要為着生活奔波而有罣慮、有重擔,只是切切不要因而忘記了聖經的教訓,要多與主親近,放下重擔;不要容許生活上的壓力奪去我們對主的信心、忘記了應該信靠愛我們的主。我們有這信心,「上帝(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我們(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彼前一3-4)放眼這永恆之福,就不必為這至暫的世事計較;多與主親近,使我們的信心,能夠與所聽的道配合,我們所聽的道就能與我們有益了。

2025年5月11日 主日崇拜

講題:活出愛

經文:哥林多前書第13章1-13節

地點:跑馬地早、日堂


講題:有根有基的愛心

經文:以弗所書第3章14-21節

地點:北角早、午堂


講題:愛的根基

經文:以弗所書第3章14-19節

地點:香港仔堂

因信而生的愛心

日期:2025年4月13、20及27 日
題目:因信而生的愛心
經文:加拉太書第5章6節  
講員:林世烽宣教師

「原來在基督耶穌裏,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惟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加五6)

弟兄姊妹,我們常聽到:「我們是因信稱義。」信心是我們信仰的核心,但聖經也提醒我們,真正的信心不只是知識上的同意,更是要在生命中結出愛的果子。

《加拉太書》這裏清楚告訴我們:「惟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換句話說,若信心不能產生愛的行動,就沒有真正的力量和見證。《哥林多前書》十三章2節也強調:「我若……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可見,愛心不是附屬品,而是信心是否真實的證據。

保羅在寫給歌羅西教會的信中也提到:「因聽見你們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並向眾聖徒的愛心。」(西一4)這正是福音在他們中間結出來的生命果子。這裏再次印證,真信心必然會結出愛的行動,並帶出群體的生命見證。

不僅如此,保羅為以弗所信徒禱告:「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弗三17-18)信心帶來基督的同住,而基督的愛,會在我們裏面生根、成長、延伸。

而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的結尾,保羅又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這三樣是基督徒生命的基石,但最終能成為見證與祝福人的,是那從信而流出的愛心。

弟兄姊妹,今天這世界不缺乏知識與道理,卻極度缺乏真正的愛。許多人不是反對我們的信仰,而是因在我們的生命中,看不到基督愛的樣式。若我們的信仰不能化為具體的愛心,我們的見證也就失去了力量。
讓我們一起反省:

我的信心是否只是停留在口號,還是活出有行動、有愛心的生命?

我是否願意讓基督的愛,在我心中發動、在我行動中展現?

願人從我們的愛,看見我們的信;讓愛成為信心最有力的證明。

2025年5月4日 主日崇拜

講題:因信而生的愛心

經文:約翰一書第5章1-12節

地點:跑馬地早、日堂


講題:活出愛

經文:哥林多前書第13章1-13節

地點:北角早、午堂


講題:知道何為愛

經文:約翰一書第3章11-20節

地點:香港仔堂

《那些年 我們一起唱青年聖歌》詩歌培靈會

日期: 2025年5月3日(禮拜六)

時間: 下午3時~5時(香港)

講道: 張天和牧師

故事: 鄭子誠弟兄

《第一次》在香港島舉行

《第一次》向全世界現場直播

《第一次》在舉行的教會彩排練歌

《第一次》用閩南語唱青年聖歌

《第一次》七彩封面的歌詞畫冊

《第一次》兩個詩班一起唱青年青年聖歌

《第一次》拍短片 紀念 八十多歲的教會主恩處處

地點: 香港跑馬地山村道9號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 (養和醫院後面)

電車: 往跑馬地電車 跑馬地電車總站 落車

巴士: 1 1M 8X 117 跑馬地下站 落車

===================================

不必報名 不需門票 不必預約… 這個星期六

香港的你 邀請那些年朋友 到現場聚會一起唱

海外的你 到youtube或facebook 收看直播

講道預告 (2025年5月份)

『因信而生的愛心』

主 講:蕭嘉祥牧師
講 題:自從聽見福音
經 文:歌羅西書第1章3-8節

主 講:麥寶山牧師
講 題:愛的根基
經 文:以弗所書第3章14-19節

主 講:林世烽宣教師
講 題:活出愛
經 文:哥林多前書第13章1-1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