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預告 (2024年9月份)

『效法基督的謙卑』

主 講:蕭嘉祥牧師
講 題:必得享安息
經 文:馬太福音第11章28-30節

主 講:麥寶山牧師
講 題:你是王麼?
經 文:約翰福音第18章37-38節上

主 講:林世烽宣教師
講 題:從心出發
經 文:馬可福音第7章1-8節

以弗所教會

日期:2024年8月18及25日
題目:以弗所教會
經文:啟示錄第2章1-7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啟示錄記載的七間教會,是代表當時各教會的不同光景,也可以說是代表教會中七類不同的信徒。

經文說:「凡有耳的,就應當聽!」主呼籲眾教會聆聽聖靈所說的話,並作出回應。讓我們來細看其中的以弗所教會:

一. 主耶穌對以弗所教會的稱讚(啟二2-3、6)
以弗所教會可算是一間很好的教會:保羅曾在以弗所傳道三年(徒廿31),與他們關係密切;當他離開時,與長老告別,他們一同跪下來禱告,彼此抱頭痛哭,依依不捨,情景非常感人(徒廿36-38)。他們敬愛主的僕人,主的僕人也愛他們。除了保羅,還有提摩太、亞波羅、亞居拉、百基拉,他們都在以弗所事奉過,以弗所教會可以說是得到很好的牧養。

主稱讚這教會,因他們有許多長處是值得我們效法的:
I. 「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啟二2)
行為是指工作、服事主、活出信仰,真正的信心必然產生行為;以弗所教會有真正的信心,生命得到改變,因而產生出善行來,他們不但有行為,他們更是為主勞碌,就是勞苦、認真、殷勤作工,所以得主稱讚。

II. 「我知道你的……忍耐……」(啟二2)
忍耐就是堅持不懈,堅定不移地服事主,能抗拒生活中所有的誘惑而勝過考驗。

以弗所教會不但為主勞碌工作,並且在受到打擊時仍然能忍耐堅持,沒有放棄。他們不像有些人熱心工作,但當面對苦難,或受到別人批評時,就灰心退縮,放棄事奉。

說明他們是降服於主耶穌、忠於基督的教會。我們應當效法以弗所教會,堅定不移地宣揚福音,服事有需要的人。

III. 「……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啟二2)
以弗所教會不容許惡人存在教會內,以保持教會的聖潔。教會不應容忍罪惡、敗壞的事存在。保羅曾提醒我們:「豈不知一點麪酵能使全團發起來嗎?」

IV. 「……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啟二2)
以弗所教會可說是很成熟的教會,他們的信有根有基,能分辨真假使徒。哥林多教會令保羅擔憂的其中一件事,就是他們竟然受到假使徒的迷惑仍不察覺。信徒若沒有穩固的真理根基,很容易便會受到假使徒的迷惑。以弗所教會不能容忍假教師,拒絕假的教導,他們忠於基督。

教會能保守純正的信仰,不單是牧者的責任,也是每一位信徒努力追求認識真理的成果。

V. 「然而,你還有一件可取的事,就是你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這也是我所恨惡的。」(啟二6)
我們不能肯定尼哥拉黨人究竟是怎樣的人,他們的行事是否與巴蘭的教訓相似(啟二14-15),巴蘭曾教導巴勒以淫亂絆倒以色列人。

有人認為尼哥拉黨是當時的異端教派,其名字的意思是「勝利的人」;他們顯然宣揚虛假的教導、偶像崇拜和不道德的行為,如巴蘭和耶洗別一樣。他們的行為既是惡的、是不合聖經教導的、是為主所恨惡的,以弗所教會得主稱讚,正因為他們恨惡尼哥拉黨人的行為,站在主這一邊,恨主所恨,這也是我們應該效法的。

以弗所教會五項讓我們學效的優點,總結如下:
– 勞苦、認真事主,殷勤作工;
– 面對苦難或打擊時不灰心,能堅持事主;
– 不容忍惡,能保持聖潔;
– 在真理上有根有基;
– 恨主所恨。

然而主仍然嚴厲責備以弗所教會一件事,要他們悔改:

二. 主對以弗所教會的責備(啟二4-5)
I. 責備:以弗所教會離棄了他們起初的愛心
對這項責備,主的警告是,「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裏,把你的燈台從原處挪去。」(啟二5下)把燈台挪去,就是不能再為主發光;以弗所教會將不復存在,失去為主作見證的機會。

為何主看這事如此嚴重呢?「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究竟是甚麼意思?

1 信徒失去對主的愛慕
陳終道牧師對這句話的解釋是:「起初的愛心,就是指信徒初信主的時候,愛主的心非常單純,無其他雜質,無其他意圖。」可以說是凡事獨獨為主。

按外表來看,可能以弗所教會比其他教會更熱心事奉主,但主知道,以弗所信徒內裏已失去了起初的愛心。

信主久了,愛主的心漸漸變淡,事奉成為習慣,不再是出於單純愛主;求自己的榮耀,多過為榮耀主;高舉自己,多過高舉主;因沒有儆醒,漸漸離棄了對主專一的愛心。在真理方面可以依然純全無誤,仍然努力事奉服事,但卻已經失去了敬拜和服事應有的真正動機—獨獨為主。

基督不再是生命中的第一位,卻漸漸把自己和自己的事放在首位。即使把教會的種種事工、活動放在首位,似乎忠於教會,卻不是忠於主基督。愛教會,卻沒有真心愛教會的元首主基督。愛自己的事奉,作自己喜歡作的事,不再是因愛主而謙卑順服事奉主,失卻了蒙恩時愛主的心,個人與主的關係不再密切。

2 信徒失去對人的愛與接納
初期教會成立時,信徒之間真心彼此相愛(徒廿17-38),彼此支援,即使遭受逼迫,也一起勇敢面對。但教會漸漸世俗化,受到世界風氣、假師傅等的影響,教會內也充滿了批評、埋怨、嫉妒、自私的行為。

今日教會也有因失去了起初的愛心,釀成諸多紛爭分裂,被世人取笑,主的名也因此受辱。我們要聽從主的話,主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4-35)

II. 勸告:回想從哪裏墜落、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啟二5上)

1 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裏墜落

    以弗所教會的弟兄姊妹,會否因忙於作工、護教,以致沒時間安靜、默想、自省、親近主。

    初信時勤讀聖經,對上帝的話語越讀越覺甘甜,好像初戀情人讀情書,並且喜愛禱告,享受與主甜蜜的交通;可惜讀聖經漸漸成為任務,禱告當作例行之事。初信主時,聚在一起,講論聖經、一同禱告、一同事奉,但漸漸因忙於事工,見面時都是開會,沒有深入溝通,沒有彼此關懷,沒有互相關心屬靈的生命,有時甚至因為意見不同,說話不謹慎而彼此傷害。

    我們要儆醒,會否因受到世界的影響而失去了起初對主的愛心?會否因自己的成就,而忘記了事奉需要謙卑順服?會否因事務忙碌,而沒有時間關心別人,漸漸對人失去了熱情,變得冷淡?究竟是因甚麼事而墜落?因甚麼事而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

    2 並要悔改

    以弗所教會若要再次為主發光,就必須悔改。
    首先要遠離所有取代主地位、阻礙與主有親密關係的事物。

    3 行起初所行的事

    現在開始,應做的第一件事,在凡事上都認定祂,凡事禱告尋求上帝的心意;「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三6)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安排固定時間與主獨處,學習祂的話語和祈禱。立志效法基督,就好像祂在我們身邊,我們跟隨祂的腳步一樣。從早到晚每一刻都要認定祂,求主指引我們的道路。 「行起初所行的事」就是要悔改、回到基礎—信仰的基礎必須建立於我們對上帝的愛,每一位真心跟從主的人都應該重拾我們對主起初的愛。

      培育部2024年秋季成人主日學課程(跑馬地堂)

      課程目標:透過深入淺出,介紹「信經」內容中每句的重要性,讓你掌握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且體驗「信經」中所宣示的與我們的信仰生活是何等有關係。

      課  程:「使徒信經」 (共六課)
           第一課(8月18日)我信的是什麼? 為什麼有信經?
           第二課(8月25日)我信聖父 …
           第三課(9月1日)我信聖子 …
           第四課(9月8日)我信聖靈
           第五課(9月15日)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
           第六課(9月22日)今日的信經

      導  師:吳基恩長老、吳水麗執事

      時  間:上午10:45-11:45

      地  點:跑馬地堂4樓

      對  象:信徒

      報名方法:請向牧師、宣教師、培育部部長、導師報名      

      查詢:2893-2242

      門徒訓練

      日期:2024年8月4日
      題目:門徒訓練
      牧者:蕭嘉祥牧師

      坊間有不同的門徒訓練(以下簡稱「門訓」)模式,有的以讀遍聖經為主、有的查經為主,有的教導信仰綱要,有的教導價值觀或應有行為等等。但門訓不只是為增添屬靈知識,最重要的不只是材料(課程)充足。我們所選擇的門訓模式稱為:「生命影響生命使命型的門徒訓練Life On Life Missional Discipleship」(以下簡稱「LOLMD」)。

      LOLMD的重點不是為增加屬靈知識,也不單是一個課程,雖然我們也使用課程,但重點不在課程而是在於「生命影響生命」,是切實學效主耶穌塑造門徒的模式,馬可福音三14記載主耶穌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在一起生活足足三年時間,主藉自己的生命來影響門徒的生命,訓練及建立門徒,並差他們出去傳道。當然我們作為組長的不可能與主耶穌相比較,「生命影響生命」對我們而言,就是我們的生命先被主的生命影響,然後組長及組員的生命也彼此影響,彼此建立。LOLMD最注重的就是組長與組員,組員與組員之間的關係,在屬靈生命成長的過程中信徒的確需要彼此支持和支援。

      LOLMD強調每日的個人敬拜生活(靈修)的必須,並教導訓練門徒實踐每日個人敬拜的生活。LOLMD一年大概28次開組,在開組前大家必先完成該日的習作(課程),每次開組大概個半鐘至兩個鐘,開組時間分為5個部分(TEAMS):
      一、真理的學習Truth。
      二、真理的裝備Equipping。如何把所了解的真理(上帝的話)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三、守望相助(問責)Accountability。我們坦誠的分享日常所面對的挑戰及掙扎,彼此鼓勵、提醒及守望。
      四、使命Mission。一起實踐使命。
      五、彼此代禱Supplication。

      除了開組,我們還有組長與組員每個月一次的一對一時間,組長與組員有深入的分享,並與組員一起定下屬靈生命成長的目標。

      大家之間的關係漸漸深入,享受主內那種種「彼此……」的關係。

      「生命影響生命使命型的門徒訓練」的定義:「在幾個人的生命裡耕耘,目的為傳遞生命、上帝的話語、和福音,好使他們成為成熟、裝備好的基督跟隨者,並以同樣的方式,委身於他人的生命。」

      凡願意參加LOLMD的弟兄姊妹都需要具備以下的條件。首先當然必須有「信」,每一位都必須是重新得救的人。但我想把「信」的英文字「FAITH」的5個英文字母分開來解釋5個條件。
      一、Faithful忠心—指必須願意委身。明白並認同LOLMD的理念,目標不只是為完成門徒訓練,更當願意委身於門訓。
      二、Available有空—有空並非指很休閒的人,而是指必須重視門訓,必會騰空時間來完成LOLMD的要求,不論是完成習作或開組時間等。
      三、Interest興趣—與趣是指對人的生命必須要有與趣。一個自我的人,對別人的生命毫無興趣的人,不可能享受彼此之間的關係。
      四、Teachable受教—受教當然是指要有謙卑的心學習,放下自己的身份、學歷、一起學習。
      五、Hunger饑餓—饑餓是指對明白上帝的說話及旨意常有饑餓,渴望的心,並樂於實踐。

      2024年9月將會成立四個新組別,期待大家有坦誠深入的分享,大家都成為一班主內的好兄弟姊妹。

      我再次強調LOLMD不只是一個課程,不只是為增加屬靈知識,不只是教會其中的一項活動,門徒訓練是教會每一位信徒都應經歷的旅程,是主耶穌的吩咐。不知大家能否想像如果教會的每一位弟兄姊妹都接受LOLMD,教會將會是如何的一間教會?

      「崇拜與聖樂」講座

      主題:「崇拜與聖樂」講座 (共2講)

      日期:2024年9月7日及至21月(禮拜六)

      時間:下午3時至5時

      地點:香港跑馬地山村道9號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禮堂

      講員:吉中鳴牧師
         漢語網絡神學院崇拜系系主任
         媒體綠洲(MMO)總監

      內容:♫ 音樂在崇拜的意義
         ♯ 敬拜的心態、編排、領會
         ♮ 聖詩的種類、來源、功能、認受性
         ♪ 唱詩的態度及唱法

      查詢:2893-2242

      [請按此處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