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名在外邦人中?

日期:2022年6月19日
題目:上帝的名在外邦人中?
經文:羅馬書第二章17—24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甚麼是「福音障礙」?甚麼事情令到世人未能相信福音?可能是物質的吸引,導致世人勞勞碌碌地追求不停,所以沒有時間去回應福音的邀請;或者是因為人生充滿種種的挑戰、困難,甚至壓迫,令人應付不了,無暇理會福音。可能大家還會想到其他成為福音障礙的理由,但按今日和大家分享的經文,使徒保羅卻指出,成為福音最大障礙的,其實就是以色列人本身!究竟今日我們信徒又如何?我們在外邦人中的名聲如何?我們未信主的親友怎樣評論我們?在外邦(未信的)人心目中,因我們的生活表現,究竟是讓上帝的名得榮耀呢?還是被褻瀆?信徒千萬不要成為福音的障礙才好啊!

有些人認為自己的表現已經夠好,可蒙上帝悅納。他們相信將來面對面見上帝時,上帝不會拒絕他們。是的,他們自認也曾經犯罪做錯事,但比起其他人已經很好,所以他們相信上帝不會拒絕他們。這些人繼續按自己的意思生活,到教堂崇拜及奉獻只是盡基本責任,正如古時的以色列人一樣,他們也認為基於他們所擁有的條件,上帝必定悅納他們,必不拒絕他們,但很可惜,因為他們只有外表的行為,卻沒有內裡的敬虔、更新及改變。

今天的經文17-18節:「你稱為猶太人,又倚靠律法,且指着上帝誇口;既從律法中受了教訓,就曉得上帝的旨意,也能分別是非。」

猶太人認為自己有上帝所賜的律法,外邦人卻沒有。他們有律法,並曉得上帝的旨意,知道如何根據律法事奉上帝,也能分別是非,不像外邦人敬拜偶像,所以他們誇口,自以為優越,以為上帝必然喜悅他們。但其實上帝要求祂子民的,不只是熟讀律法,而是要他們遵守律法,活出所信。
19-20節:「又深信自己是給瞎子領路的,是黑暗中人的光,是蠢笨人的師傅,是小孩子的先生,在律法上有知識和真理的模範。」

➢ 深信自己是給瞎子領路的,是黑暗中的光

指外邦人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認識上帝。外邦人是在黑暗中的人,因為他們沒有上帝真理的教訓和啟示。猶太人有上帝的話,是認識上帝的,所以他們深信自己是給瞎子領路的,是人在黑暗中的光。

➢ 是蠢笨人的師傅,小孩子的先生

外邦人是「蠢笨人」,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敬拜上帝,不領會屬靈的事,甚至把自然界各樣的受造物當作神來拜。外邦人有如「小孩子」只擁有世界的學說,所知限於自然界範圍之內。猶太人卻得到上帝的啟示,不但關乎今生也包括超自然及末世必成的事。因此猶太人相信自己是外邦人的師傅,是他們的先生。
很可惜,猶太人雖然擁有律法,但他們卻沒有活出所知,更沒有做好外邦人的領路、光、師傅或先生的角色。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五14這樣說:「……他們(法利賽人)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裏。」

猶太人擁有法律,而自覺優越,反而因此變得自義及虛假。猶太人使上帝的名在外邦人中受到極大的羞辱,因為他們的自義及虛假,他們敗壞的見證成為福音傳到外邦的障礙。

猶太人言行不一,羞辱上帝的名:

1. 21節上:「你既是教導別人,還不教導自己嗎?」
教導的事不只是指教師,我們經常教導兒女,也曾勸勉朋友或同事。保羅指出那教導別人的,豈不應該先教導自己?如果我們不按自己所教導的去行,我們還憑甚麼教導別人、要人聽勸呢?只懂得教別人,自己卻又不遵行自己所教導的,這就是虛偽。真有智慧的人不會只是頭腦知道,他們必然活出所知道的。

馬太福音二十三28:「你們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裏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有言教卻沒有身教,就必定羞辱上帝的名!

2. 21節下:「你講說人不可偷竊,自己還偷竊嗎?」
如果你仍在偷,那麼你有甚麼權柄勸別人不要偷。偷就是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如果世人都不顧及別人的利益,只是想盡辦法要去得自己想要得的東西,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變得非常混亂及可怕。

「不可偷盜!」(出埃及記二十15)是十誡中的第八誡。第十誡也類似,「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17節),因為偷是由貪開始。不要為自己尋找理由,把自己錯誤的行為合理化,錯就是錯,罪就是罪。

➢ 當我們沒有好好運用,浪費了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恩賜、時間及財富,或是只用於利己的事上,我們就是偷竊屬於上帝的。
➢ 當我們在公司裏,沒有好好盡自己的本份工作,我們就是偷竊屬於老板的。
➢ 當我們向人借了不論甚麼,卻未能按時歸還,我們就是偷竊屬於別人的。
以弗所書四28:「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作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

人生的目標不是擁有更多,而是要與人分享;不是要更多享受,而是要成為別人的祝福。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就是羞辱上帝的名!

3. 22節上:「你說人不可姦淫,自己還姦淫嗎?」

究竟我們在看甚麼、聽甚麼?色情雜誌、不道德電視或電影?我們的行為常是受我們的思想所影響的,而我們有怎樣的思想就在乎我們所看、所閱讀及聽的。因此如果我們經常所看、讀或聽的都是一些不道德的事物,那我們就很難不犯姦淫的罪。更何況主耶穌指出罪不單是實際的行為,不良的意念也是犯罪。

馬太福音五27-28:「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她犯姦淫了。」

思想及行為不聖潔,就是羞辱上帝的名!

4. 22節下:「你厭惡偶像,自己還偷竊廟中之物嗎?」
有人認為「偷竊廟中之物」這話,原文只有一個字,可譯作「褻瀆聖物」也可以說是「竊取上帝之物」;然則當我們說我們專一敬拜上帝,棄絕偶像,難道我們還偷取屬於上帝的東西嗎?

➢ 當我們讓任何人或事物佔據我們生命的首要地位,我們就是偷取屬於上帝的。
➢ 當我們關心自己的成功、利益,多於關心上帝的榮耀,我們就是偷取屬於上帝的。

約翰•斯托特說:「信徒當從上帝的角度看每一件事物,在作任何決定前必定先尋求上帝的旨意。祂的旨意是我們行事為人的準則,而上帝的榮耀就是我們的目標。不論思想、言語、行為;工作、事業、娛樂、友誼;在運用金錢、時間、才幹;在家或在外都讓主居首位。」

沒有讓主居首位,就是羞辱上帝的名!

5. 23-24節:「你指着律法誇口,自己倒犯律法玷辱上帝嗎?上帝的名在外邦人中,因你們受了褻瀆,正如經文所記的。」

當我們滿口上帝的道理,但卻不遵行祂的道,我們就在外邦人前羞辱上帝的名。
馬可福音七6耶穌說:「以賽亞指着你們假冒為善之人所說的預言是不錯的。如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

只有嘴唇順服,卻沒有實際遵行上帝的道,就是羞辱上帝的名!

以色列人以律法誇口,知道當怎樣行卻又不去行,他們羞辱上帝的名。凡自稱是敬畏上帝的、認識上帝的旨意的,卻知而不行,就是羞辱上帝的名。

接著28-29節這樣說:「因為外面作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惟有裏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裏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這人的稱讚不是從人來的,乃是從上帝來的。」

割禮是上帝與猶太人立約的記號,割禮本身與一個人是否蒙上帝悅納並沒有任何作用,正如我們的聖洗禮一樣,接受聖洗禮並不會使們得到救贖的保障,我們是因信稱義的。割禮的目的是要提醒以色列人,他們是屬上帝的,因此他們必須順服上帝。聖洗禮也是向世界宣告,從今以後我只屬上帝,單單事奉主。外在的表現(接受聖洗禮、參加崇拜、團契聚會、服事、奉獻等)如果不是基於因信而從內裡產生的改變,不是因生命更新而有的行為,所作的一切便都沒有意思了,這人明顯也不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馬太福音二十三27:「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裏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

我們屬主的人,擁有這個世界真正需要的希望,能給憂傷的人帶來歡笑,給恐懼不安的人帶來平安,給垂死的人帶來盼望,我們就不要好像以色列人反而成為了福音的最大障礙。我們當盡自己的責任,以我們的口及生命見證來傳揚福音。我們當活出上帝所賜的豐盛人生,不要與世人一樣以世事為滿足,以屬世的事物為人生追求的目標。

我們基督徒千萬不要重複以色列人的錯。願意我們今天就立志在世靠上帝活出所信,讓主居首位,好使上帝的名在外邦人中得榮耀。

聖潔人生

日期:2022年5月15及22日
題目:聖潔人生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第4章1—8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使徒保羅勉勵信徒在生活上要有好見證。好見證指甚麼?是指學業或事業的成功嗎?保羅所指的好見證是信徒按照上帝的旨意而活、成為聖潔。

帖撒羅尼迦前書四1-2「弟兄們,我還有話說:我們靠着主耶穌求你們、勸你們,你們既然受了我們的教訓,知道該怎樣行,可以討上帝的喜悅,就要照你們現在所行的,更加勉勵。你們原曉得我們憑主耶穌傳給你們甚麼命令。」

一. 聖潔人生—是信徒當遵守的命令

I. 聖潔人生—是主耶穌的命令

為甚麼使徒要說「靠著主耶穌求你們……」呢?一. 保羅明白憑自己所說的並不能改變任何人,保羅還是戰兢地靠主來勸勉他們。二. 這樣說,也表示他的勸告是出於主耶穌本身的,不是憑自己的意思說的。

II. 聖潔人生—可以討上帝的喜悅

信徒沒有任何藉口說自己不知道如何行事為人才能討上帝喜悅,因為他們都受了使徒的教訓。正如今日我們也受過教訓一樣(慕道班、初信栽培、團契查經、聽道、主日學等……)因此信徒就有責任按所領受的教訓生活。討上帝喜悅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信徒的責任。讀經、查經、聽道的目的不只是為着知道更多,更是為了行主的道。

III. 聖潔人生—要成為信徒的生命

V.1「……要照你們現在所行的,更加勉勵。」保羅很欣賞撒羅尼迦人的成長,他們領受了保羅的教訓,並且也遵照保羅的教訓而行,更是成為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徒的榜樣,但保羅在此勸他們不要因此而自滿,他們還要照現在所行的「更加勉勵」。「更加勉勵」意思指不要因為有長進就滿足於現況而停滯。同時也是有持續「長進、更進步」的意思。聖潔人生不是信徒間中有良好表現,而是應當成為我們信徒的生命;保羅要信徒不斷長進。

帖撒羅尼迦前書四3-6「上帝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要你們各人曉得怎樣用聖潔、尊貴守着自己的身體,不放縱私慾的邪情,像那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不要一個人在這事上越分,欺負他的弟兄,因為這一類的事,主必報應,正如我預先對你們說過,又切切囑咐你們的。」

二. 聖潔人生—是上帝的旨意
I. 聖潔人生—就是成為聖潔(成聖)

成為聖潔是上帝所定的標準,且是上帝所喜愛的。希伯來書十二14「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雖然哥林多前書一30記載「上帝使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聖潔」,我們藉在基督裡地位得以成為聖潔(因信稱義),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實際有聖潔的生命。我們還需要努力追求在生活上聖潔。

彼得前書一15-16「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為經上記着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聖潔的意思是指「分別為聖」,在世人中被分別出來歸上帝的子民,從此成為「不同」於世人。

利未記二十23-24,26「我在你們面前所逐出的國民,你們不可隨從他們的風俗,因為他們行了這一切的事,所以我厭惡他們。但我對你們說過:你們要承受他們的地,就是我要賜給你們為業流奶與蜜之地。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使你們與萬民有分別的。」

「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上帝的子民當與世人的生活方式有清晰的界限,無論是指在性行為方面,及其它方面的生活操守都當有清晰的界限。

帖撒羅尼迦前書四4「要你們各人曉得怎樣用聖潔、尊貴守着自己的身體。」

上帝救我們脫離罪惡的污穢,祂的救恩絕不是給我們一種可以放心去犯罪的保證。所以我們不可以因為上帝有赦罪之恩,而恣意妄為沾染污穢,乃是應該常常記住上帝選召我們的目的,行事為人照上帝的旨意,才合乎基督徒的身分。

「守著」是掌握著、要防止身體放縱私慾,不要讓身體成為卑賤污穢的工具,不要甚麼都看、不要甚麼都做,我們是屬上帝的人,當保守自己在聖潔之中。

II. 聖潔人生—就是遠避淫行

使徒的意思當然不是說只要遠避淫行,別的罪就不用遠避。大概當時信徒所處的環境,也像今日一樣,「淫行」的試探,比任何其他罪惡的試探更厲害,更普遍。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生活特色就是性的放縱。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生活在一個那樣惡劣的環境裡,應該謹慎拒絕與當時的社會標準妥協;應該認定淫亂會招致上帝的忿怒,每一個跟隨基督的人都必須極力避免。

1. 不放縱私慾的邪情,像那不認識上帝的外邦人

本節指明信徒跟不信者的主要分別,在於他們對身體的控制或放縱。基督徒應該接受聖經對身體的觀念。雖然身體有各種正常的慾望,但人活着並非為滿足自己的慾望,活着乃是為主。

哥林多前書六12-13:「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食物是為肚腹,肚腹是為食物,但上帝要叫這兩樣都廢壞。身子不是為淫亂,乃是為主;主也是為身子。」

很多人強調自由,但我們信主耶穌基督得以脫離魔鬼撒旦的管轄,從此得了自由,不受罪惡的束縛,並非讓我們可以憑己意而行,不是為自己而活,乃當為主而活。基督徒有一個更高的行事原則,不是可以行就行,乃要行有益處的事。「有益處」不只是指對自己有益處,乃是指能建立別人,對別人有益處。

V.13「食物是為肚腹,肚腹是為食物,但上帝要叫這兩樣都廢壞。身子不是為淫亂,乃是為主;主也是為身子。」食物及肚腹的用途及重要性在於能使人繼續生存。人生存不是為享受食物,食物乃為使人能持續地生存,並且生存得有價值才是重要。Vv.14-15同樣基督徒存在也有他的價值及用途。不是為放縱(私慾)淫亂(Vv.16-18),乃是屬主,是為榮耀上帝而活(Vv.19-20)。

但人類犯罪之後,就有越軌而反常的慾望,變成損人利己的「私慾」。所以身體的「私慾」是需要控制,約束的。但不認識上帝的人,否認身體受罪的支配,因而以為應該任由身體的私慾得著滿足,盡情「放縱」私慾(羅馬書一24-27)。這是因為他們不認識上帝,不信,也不順服上帝的話。

不放縱私慾—意味著棄絕淫亂。淫亂是指各種不道德的性行為:婚前性行為、婚外情、同性戀等。信徒的身體屬於基督,我們當用我們的身體來榮耀主。

不放縱私慾—意味著要控制慾望,不至放縱失控。當一個人不去控制慾望,他很快就會被慾望奴役,不能自拔。一味放縱私慾是世界的方式,這不是上帝的方式。

2. 不要一個人在這事上越分,欺負他的弟兄。

本節所說的「越分」欺負弟兄,是指上文3-4節所講過「遠避淫行」。這裡的勸告偏重於防止信徒之間可能發生的淫行。「欺負他的弟兄」跟弟兄的妻子或親屬發生越軌的行為,或不正常的關係,就是欺負了他的弟兄。

「淫行」所造成的傷害不但嚴重,其傷害也影響很多人。因此不要以為兩人甘心情願,就可以任意胡為。

不要一個人在這事上越分,欺負他的弟兄。大衛和拔示巴的事件就是放縱私慾的一個例子。撒母耳記下十一2-4「一日,太陽平西,大衞從牀上起來,在王宮的平頂上遊行,看見一個婦人沐浴(看見而不控制,任由私慾滋長,繼續看見婦人容貌甚美),容貌甚美。大衞就差人打聽那婦人是誰(大衞繼續放縱私慾,想方法認識這位婦人)。有人說:「她是以連的女兒,赫人烏利亞的妻拔示巴。」(結果大衞知道她是烏利亞之妻,而烏利亞正在戰場上,於是有機可乘)大衞差人去,將婦人接來。那時她的月經才得潔淨。她來了,大衞與她同房(大衞進一步放縱私慾,與拔示巴同房),她就回家去了。」

聖經教導我們要遠避淫行,不要放縱私慾。

出埃及記二十17「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基督徒當做一個負責任的人,不但不傷害弟兄,更當處處為弟兄著想,才是好的。

帖撒羅尼迦前書四6-8「不要一個人在這事上越分,欺負他的弟兄,因為這一類的事,主必報應,正如我預先對你們說過,又切切囑咐你們的。上帝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污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所以,那棄絕的,不是棄絕人,乃是棄絕那賜聖靈給你們的上帝。」

三. 不遵行命令就是棄絕上帝。

「棄絕」原文有廢棄或拒絕的意思。「那棄絕的」指拒絕使徒的教訓,其實不是拒絕人,而是拒絕那賜聖靈給我們的上帝了。保羅要信徒留意他的教訓和警告,是出於上帝的啟示。彼得也曾對亞拿尼亞說過類似的話:「……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上帝了!」

V.6「不要一個人在這事上越分,欺負他的弟兄,因為這一類的事,主必報應,正如我預先對你們說過,又切切囑咐你們的。」

這一類的事在世人眼中可能看為平常,上帝卻看為罪行,一切不道德的事上帝必報應。行事為人的準則不是由社會制定的,乃需以上帝的教導為準則。婚姻是上帝制定的,性行為也只在婚姻內才算是美好,婚外的任何性行為都必受到審判。相信一切欺負弟兄的事,主必報應。

靠着聖靈的能力,基督釋放了我們,有自由向罪說「不」,過聖潔的人生。

基督再來與信徒的責任

日期:2022年5月8日
題目:基督再來與信徒的責任
經文:彼得後書第3章11—13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彼得後書三11-13
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上帝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

使徒彼得指出這世界將必毀滅而歸於無有,目的是要鼓勵信徒積極面對人生,要勤奮、不要懶惰,信徒當熱心追求有永恆價值的屬靈事物。在這將要被毀滅,成為過去的世界生活,信徒不要為自己而活,更不要為今世的事物而活,信徒行事為人當竭力追求聖潔和敬虔,仰望上帝的日子來到,盼望新天新地的來臨。當盡一切努力好使自己見主面時無可指責。

一. 聖潔、敬虔(11節)
世界最終必被毀滅而歸於無有,人類一生致力追求的一切事物,只不過存留片刻,因此信徒在世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

聖潔的意思是指我們的行為是聖潔的,即與世界分別出來歸上帝為聖,在世過純潔而正直的生活。

哥林多後書七1:「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上帝,得以成聖。」

敬虔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學效基督,行事為人都是出於對上帝的敬畏。凡事上都認定上帝的存在,以至在凡事上按上帝的心意而生活。

彼得後書一3:「上帝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

John McArthur這樣解釋聖潔和敬虔:「聖潔是指外在的行為方面,敬虔是指內在的態度方面。聖潔是指我們在世的生活方式,敬虔指我們內心對上帝的敬畏。」簡單說:基督徒的內外都當一致。我們的內心和外在的表現,動機和行為都當蒙主悅納。

成聖三步驟:

1. Positional地位—我們是因信稱義的,是指地位上已蒙上帝算為義。以弗所書二6:「他又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

2. Progressive持續—雖然地位上已蒙上帝算為義,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行事為人都已經聖潔,上帝仍繼續在更新我們,使我們能更像祂。帖撒羅尼迦前書四3:「上帝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

3. Participative參與—在成聖的過程中,信徒也該積極地參與其中。腓立比書二12-13:「這樣看來,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既是常順服的,不但我在你們那裏,就是我如今不在你們那裏,更是順服的,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

二. 仰望上帝的日子來到(11-13節

上帝的日子—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但上帝的日子不只是毀滅的日子,對信徒而言上帝的日子也是再創造的日子。

1. 切切仰望上帝的日子來到—在世而不屬世

「13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

信徒必須仰望上帝的日子來到,盼望新天新地的來臨。將來的世界是完美無瑕的,只有義人才能居住在其間。新天新地是一個沒有罪惡、疾病、痛苦、殺害、淫亂、戰爭的地方。新天新地只有愛、歡樂、和平安。試想像一下,當眾人都被清除了罪惡的本性時,這個地方將會是多麼美麗。在現今的世界充滿比較,嫉妒,自私,紛爭,排他性等罪性,所以「好極都有限」。

使徒彼得教導我們要切切仰望上帝的日子來到,盼望新天新地。仰望意思是指耐心地等待,卻又充滿期待,渴望這一天快來。信徒在世生活倘若沒有這盼望,就很容易會落入不聖潔和不虔誠的地步。信徒在世生活需要有永恆的觀念,不要只為現在而活,當活出在世而不屬世的生命。只為追求物質的滿足的,就是為短暫的屬世生活而活。我們信徒都知道,人生在世只不過是客旅,只是寄居的,信徒「為人」指整個行為和生活方式都當專注於永恆,在世當重視屬靈的事物。

但實際上又有多少信徒真的每天為永恆而活?

Phillip Yancey說:「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相信永恆,但卻很少人談論它。基督徒都相信自己將來會在一個叫做天堂的美好地方度過永恆……但卻在今生忽視天堂,在世的行為卻與永恆毫無關係,是不是有點奇怪?」

請問怎樣生活才算是有永恆的價值?擁有永恆的價值意味著信徒凡事上都以上帝的眼光(角度),和價值觀來衡量生命的價值。認定在世所作的一切都與永恆有關。擁有永恆的價值觀使我們按照上帝的真理(聖經的教導)生活,不再按自己有限的知識及喜歡而活。

世界的風氣及價值觀不停沖擊我們的信仰,一不小心信徒很容易會以屬世的智慧行事,生活以自己的利益和舒適為目標。然而按屬世的智慧而行事,為自己的慾望而活,在世雖然算是成功有成就,在上帝的眼中卻毫無價值。

哥林多前書三12-15:「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稭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裏經過的一樣。」

擁有永恆的價值觀使我們能夠按上帝的真理而生活。

當我們思想永恆,思想將來的新天新地,罪行就變得毫無吸引。但一當我們擁抱世界的價值觀,世上的罪行就變得很有吸引力(自私、貪婪、淫亂、謊話等)。心繫永恆必然使我們追求過取悅上帝的生活。

對罪的高度容忍,證明我們沒有為永恆作好準備。

C.S. Lewis說:「正因為基督徒不再思想將來的世界,他們才在現在的世界變得如此無效。」

2. 切切仰望上帝的日子來到—努力傳揚福音
NIV – V.12 “Waiting for and hastening the coming of the day of God……” 切切仰望也可以意味著一心願意(盡力)使上帝的日子來得更快。

彼得後書三9:「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信徒在世不但要追求過聖潔、敬虔的生活,我們也當常存盼望新天新地的來臨,在等候期間我們當把握每一個傳揚福音的機會,使上帝的日子更快來臨。

當世人看見信徒面對變幻莫測的世界,卻仍存生活力,靠主恩典渡過人生種種的挑戰時,心中常存盼望和喜樂,世人就會被主所吸引,我們也當把福音清楚講述給他們聽。

信徒既已知道這世界只是暫時的存在,卻仍貪圖這至暫至輕的快樂,忽略了天上的福氣,便是無知而愚蠢的人了。

試煉的喜樂

日期:2022年5月1日
題目:試煉的喜樂
牧師:麥寶山牧師

教會經歷史無前例的停開,整個社會彷彿也停擺了,店舖關門,路上行人疏落。每一天的新聞報導,離不開有多少人感染,有多少人離開。這段日子,人心之沉鬱與寥落,處處瀰漫。

就在這烏雲密佈的日子,雅各書的勸勉有如一道清溪:「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一2-4)

病毒的威脅無處不在,恐懼蠶食著人的心靈,但雅各卻指出,我們今日的經驗雖然是可怕,卻不是人生的全部。不幸的經驗的確折磨人,我們祈求上帝把艱辛與苦痛拿走,消災解禍。不知不覺間,我們的困難成為生命的焦點,我們圍著困難打轉。至高的上帝也只能站在一旁,祂不是我們人生的中心,也不是我們順服和跟隨的那一位。

雅各勉勵落在艱辛苦痛中的弟兄姊妹要喜樂,這是怎樣的人生觀?艱辛苦痛的苦杯,真是苦口良藥嗎?這不能沒有信心,相信上帝的善意,祂滿有善意地雕刻我們的生命,有如巧匠的手起刀落,大刀濶斧,使平庸變為獨特。

信心產生盼望,盼望產生忍耐。忍耐過程中各式各樣的熬煉、非常不舒服與難受,但同時卻是走在完全的路。「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這個描述好像只能歸於上帝,只有上帝是完全,絕無缺久。人則常有缺久,絕不完全。

然而,當我們即使在各式各樣的磨難中,上帝仍是我們順服的主,跟隨的主,我們就走上完全的路上,踏在前奔完全的上帝時,我們就已經是完全人。「所以我們中間,凡是完全人總要存這樣的心;若在甚麼事上存別樣的心,上帝也必以此指示你們。」(腓三15)。完全不是我們的道德人格達到完全的地步,而是因我們在上帝裡,又向著完全的上帝直奔。

重新認知自己,有著上帝的完全,今日的試煉是出於祂的善意,祂無比豐富的愛,使這個生命按著祂而塑造,雅各就直言試煉是有喜樂的。

看不見的上帝,在有形的試煉中,顯現祂的真實!

誰都不能

日期:2021年12月19日
題目:誰都不能
經文:羅馬書第8章31-39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這是一段非常美麗的經文,每次閱讀都深深感受到上帝對我們的愛,使 我們心中充滿愛、肯定、盼望、力量。 在這幾節經文裏面,保羅用了五個問答,說明上帝 兒女地位之穩固。我們是站在一個完全得勝的地位上,這些話也是保羅自己的經歷。

一. 誰都不能敵擋 上帝所幫助的人(羅八 31 32)

有時想起將來一些未知的事(例如:現時的疫情要拖到幾時?),總會有些擔心。保羅在 31 節卻說: 「 既是這樣,還有甚麼說的呢?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

31節「既是這樣」是承接上文,26節提到信徒「有聖靈的幫助」,28節「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說明上帝的心意是在凡事上賜福給我們,使愛祂的人得 到益處。

既然上帝這樣愛我們,又幫助我們,那麼還有誰能抵擋我們呢?答案是:誰都不能! 魔鬼撒旦或敵擋基督的人常會多方攻擊我們,但我們可以肯定上帝必幫助我們,祂的恩典足用。

保羅說:「上帝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 32 節)

保羅藉這反問,說明上帝必定看顧我們並供應我們的需用。雖然愛子比萬物寶貴得多,上帝卻仍甘心把愛子賜給我們,為我們死了,那麼把「萬物」再賜給我們又算得甚麼。上帝必定按祂的智慧,把最好的賜給我們。

我們的責任就是做好自己的本份,只要活好今天就夠了。 今日所作的決定按聖經的教導,今日言行與聖徒的身分相稱就夠了。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

誰都不能敵擋上帝所幫助的人!「誰能控告上帝所揀選的人呢?有上帝稱他們為義了。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裏復活,現今在上帝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羅八33-34)

二. 誰都不能 控告上帝稱為義的人

有誰能控告或定我們有罪呢?

第一, 基督耶穌已經為我們死了,為我們成為贖罪祭,還清我們的罪債;
第二, 基督耶穌已從死裏復活了,凡信祂的也必定復活得永生;
第三, 現今基督耶穌坐在上帝的右邊 ,掌管天地萬物
第四, 基督耶穌替我們祈求,主耶穌作我們的大祭司,作我們的辯護律師

因此無人能控告或定我們有罪。不論是昨日、今日、將來,都沒有任何人可以定我們有罪,因為上帝已藉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為我們還清了罪債,我們當常為上帝赦罪的恩而心存感恩喜樂。

誰能控告上帝所揀選的人呢?誰能定他們的罪呢?

這問題似乎特別針對那些對自己得救有懷疑的人,他們可能過去犯了許多罪,在得救以後還是常受良心控告;或信主後仍間中會受誘惑犯罪,無法完全脫離罪,因而良心不安。


這種控告,是魔鬼常用的方法,叫信徒灰心疑惑,所以使徒特別強調:「若上帝已經稱你為義,還有誰能控告你呢?」不論是撒但、別人,或我們自己,都不能控告信徒,因為上帝已稱我們為義,也就沒有人能否定我們稱義的地位。

信徒需要明白基督所成就的救贖大恩,不是自己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最近靈性甚好,應該不會被定罪。同樣也不應因感覺自己的屬靈情況不夠好,而認為自己將會被定罪,因救贖是主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成就了的事。

有人問:如果基督徒是因信稱義,那麼為何基督徒在將來還要接受審判?

有關基督徒將來要面對上帝的審判主要有兩段經文:「我照上帝所給我的恩,好像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 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稭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裏經過的一樣。( 林前三10-15)

「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 林後五10)

在《基礎神學》一書中雷歷博士說:這審判之所在是基督的台前,這次受審判的人全部都是基督徒。保羅在 哥林多前書三10-15清楚指出,這審判是關乎那些在耶穌基督這根基上建造之人的。

信徒工作的本質會在這審判中受察驗,將有價值與無價值的工作加以區分。這些工程是信徒在信主後一生的行為,全都會受到檢視和察驗。一些人的工作有價值,所以通過了考驗,其他人的工作是沒有價值的,所以無法通過。一切好壞的動機都會被顯露出來,然後信徒都會從上帝得到當得的奬賞,但是也許有些信徒會得不到。

不過,得獎賞或不得獎賞,完全不會影響救恩。那些得不到獎賞的信徒「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裏經過的一樣」

有人解釋說:基督的審判台好比一個畢業典禮。

在畢業時,有些人因自己沒有做好,沒有努力,而生出一定程度的失望和悔恨。然而,在這樣一個日子裏,最主要的情緒仍是歡樂,而非悔恨。畢業生不會因得不到好成績而哭着離開禮堂。相反,他們會因為能夠畢業已滿懷感謝之情,為自己所有的成就而滿心感激。過分渲染基督審判台前愁苦的一面就是將天堂變為地獄,而忽略這愁苦一面就是小看忠心的結果。

誰都不能控告上帝所揀選的人!誰都不能定上帝稱義的人為有罪!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然而,靠着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羅八 35-39)

三. 誰都不能 隔絕基督與我們的愛
羅馬書五8 說: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 」 我們在做罪人未認識上帝之前,祂已經愛我們。

今日的經文又告訴我們說「誰都不能使我們與 基督的愛隔絕」 。 現在我們已接受了主耶穌為救主,祂對我們的愛就更不會改變,雖然有時我們仍會硬頸不聽話。

保羅在羅馬書八39 肯定地說 「 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不可能與基督的愛隔絕!因為這愛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得蒙保守。

「耶和華以永遠的愛愛我們 」(耶三十一 1-3)
「 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約十三 1)

另外值得我們反省的是,我們會否因為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而常常埋怨,懷疑上帝。

斯托得說:「 基督藉着自己受苦 ,向我們證明了祂的愛,我們受苦也絕不應使我們與主分離。 當視苦難為與被釘的主聯合的證據 ,不當視苦難為懷疑主 愛的理由。 」

上帝藉十字架來彰顯祂對我們的愛,讓我們能肯定地說:「因 上帝幫助我們,誰都不能敵擋我們 ;因上帝已經稱我們為義,誰都不能 控告我們,定我們有罪;因上帝的信實,誰都不能 隔絕基督與我們的愛」。

我們當以愛來回應上帝對我們那永恆不變的愛,在世活出使命,過一個充滿愛的人生,過一個被上帝的愛所充滿的人生。

穩行在高處

日期:2021年11月14及21日
題目:穩行在高處(一)
經文:哈巴谷書第3章17—19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死蔭幽谷的境象
無花果樹在乾旱的土地仍然可以生長,在六月及八月有收成 。無花果是中東人 民不可或缺的食物,但現在無花果樹卻不開花結果。

生命 力旺盛的葡萄樹,枝子可伸長到 35 40 尺,可以覆蓋 950平方公尺的地方 ;葡萄樹五月就開始結果。葡萄營養豐富,是中東人 民的重要營養來源。可惜,即使容易生長的葡 萄 樹 現在 也沒有結果 子 。

橄欖樹 在乾旱的土地,猛烈的太陽底下,仍然可以生長。橄欖樹成長期長達六年,不過結果期可持續百年以上。橄欖可 榨出 食用油 以 製作餅,又可作燈油,更可作膏油, 用 在禮儀上膏立聖職人員。可惜這麼有用的橄欖樹也不出橄欖了。

經文記 這三 種主 要的農作物 不結果不表示其他的農作物也嚴重失 收,包括椰棗和石榴樹。

除了農作物外,家畜 如牛羊都是當時 以色列人的重 要財產。羊除了獻祭之用外,羊肉可以食,羊奶可以飲,羊皮羊毛可製成衣服,故此牧養羊群是非常重要的經濟活動。

至於牛, 除 獻祭外, 既可食用 耕作也用牛。

經文提及牛 羊代表所有的生畜如驢和駱駝等等,這些財產都失去了。

一幅非常艱苦的圖畫,可 見 當事人已陷入絕境之中。身處這樣的境況,內心苦楚,即使發出呻吟,也是自然不過的事。

黑夜裡的歌聲

正當我們預備聆聽當事人繼續訴說自己的不幸時,他竟然提到耶和華「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 」 意思是 上帝使他 能夠安穩渡過苦境,好像母鹿在崎嶇不平的山上,能夠安全穩當快速地行走。 (18, 19節)

我們細心看經文,詩人 歡欣、喜樂 、 有力量令到他 的 腳快和穩行在高處的 原因 原來是耶和華上帝。當事人要告訴我們:環境是惡劣的但上帝是幫助我的。

哈巴谷是誰?

這段 經文是來自 《 哈巴谷書 》 。作者是哈巴谷,這名字的意思是「擁抱」,是猶太人不常用的名字 。 這名字可能受到亞述文字的影響。亞述帝國曾經極為強大,消滅了北國以色列。南國猶大逃過 亞述的威脅,但巴比倫盛起,消滅亞述,成為強國,南國猶大危在旦夕 。

哈巴谷原本的職業很可能是在聖殿事奉,專職音樂事工,但上帝呼召他作先知,宣講信息,指責當時充滿爭鬥、奸惡、強暴,惡人 圍困義人等等罪惡。以色列離棄上帝的律法,使社會充滿不義,貧苦大眾飽受欺壓。

哈巴谷的信息所針對的,是猶大國的末後年代,那時猶大四位君王約哈斯、約雅敬、約雅斤和西底家都是叛逆耶和華上帝,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

《 哈巴谷書 》 只有三章,有如一部靈程日記,記錄他從困惑、不安、悲痛中,漸漸建立信靠,最終得著因信而來的歡欣。

正當崩潰時

哈巴谷身處逆境,不如意的事情接踵而來。在我們生活中,也可能 發生不如意的 事。如最近大埔的車禍,震驚全港巿民,連小孩子過馬路時也提心吊膽; 有時,家人突然急病,或遇上失業,或感情問題等等, 都令人崩潰。

哈巴谷也有崩潰的時刻,在第一章 2 4 節反映出來 他第一句就質問上帝:「 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意思是我呼求你幫助,你不聽;我哀求你阻止暴力,你又不拯救。最後,也只能哀嘆,「公理顯然顛倒!」 在先知面臨崩潰的時刻,有兩點值得我們留意:

I. 在他和不幸的事情之間,不是密不透風,他知道上帝必然有參與。他知道上帝看見整件事情,他不是孤獨的面對,即使在漆黑一片的黑夜,他沒有讓自己獨自面對,知道上帝在其中。

II. 他的祈禱,毫無保留傾出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哈巴谷不是列一張清單,然 後要求上帝滿足他的祈禱。他乃是充滿困惑,苦惱和痛楚。他傾訴自己的疑惑:「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 2 節)他又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 你為何使我看見罪孽?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3節);還有他的痛苦,也率直地表達出來:「公理顯然顛倒。」(4節)

哈巴谷真誠傾吐心中的情感與疑惑,使他更能觸摸到上帝的心。在第一章第1節,說:「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然後就是哈巴谷的祈禱。換言之,先知是在祈禱中得著上帝的默示。

弟兄姊妹,我們與困境之間,是站著上帝。當困境突然來襲,別以為困難已把我們重重圍困,上帝彷彿 離開現場。哈巴谷知道上帝沒有離開,祂仍在。

而且,祂不但在,祂更要藉著所發生的事,帶領我們去經歷祂、認識祂。上帝回答哈巴谷的疑問,就說:「你們要向列國中觀看,大大驚奇;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5節)後面那句,應譯為:「即使有人說了出來,你們也是不會相信。」

即使困境臨到,上帝不會被困境難倒,反而要利用困境帶領我們,經歷祂更深的恩典。《彌迦書》第七章8節:「我的仇敵啊,不要向我誇耀。我雖跌倒,卻要起來;我雖坐在黑暗裡,耶和華卻作我的光。」

困疑中相信

哈巴谷知道上帝在 他那裡,知道上帝在聆聽,但他 仍然不明白,他很困 惑 ,現在發生的事是違背上帝的本性,為甚麼上帝竟然讓這樣的事情發生而 毫不理會?

在第一章 12 13 節,上帝回應之後,哈巴 谷 繼續祈禱 他提到上帝的本質與屬性 。正因為 哈巴谷深深認識上帝,因此才會發出疑問。

我們遭遇突如其來的意外 會 懷疑 上帝是 不 良善的嗎?祂不是看顧人的嗎?祂不是憐憫人的嗎?其實上帝的屬性,在我們遭遇 逆境與 困難之中,更顯 明 出來。正如上帝藉加勒底人之手,懲罰三番四次背叛的以色列人,彰顯祂的公義;其後他又懲罰迦勒底人,因為他們的殘暴不仁。

基督徒對上帝的屬性 有初步的認識,但遠遠不足夠。上帝知道我們的膚淺、小信,必然會帶我們更深入認識祂,更加體會:「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你的杖,你的杆都安慰我。」(詩廿三 4 藉著祂的杖和竿,祂帶出祂有能力保護,祂的愛仍然環繞著我們,幽谷沒能力阻 撓 上帝行奇事,施恩惠。

困惑中等候

哈巴谷祈禱 後 ,就說:「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甚麼話,我可用甚麼話向他訴寃。」(二 1)

哈巴谷不是祈禱完,就 把事情 忘記了,或者匆匆忙忙去自己解決困難。世人以為時間就是金錢,行動最實際,以為憑一雙手才能取得成就,才能給自己最好的保障,等候上帝不設實際!

別忘記了聖經的屬靈提醒:「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一二七1)等候是控制我們人性的衝動,等候是讓上帝的計劃運作,成就上帝的心意。

哈巴谷祈禱完畢,就走上軍事哨崗,等候上帝的答覆,反映出他堅定的決心,要得著回覆。他知道主權在上帝那裡,他不能勉強上帝回應,上帝怎樣回答,何時回答,主權在上帝手中,他只能等候,他願意等候。

弟兄姊妹,在困境中,我們祈禱,我們傾心吐意地祈求,即使有疑惑仍然繼續的祈求,但我們願意等候嗎?這是最不容易過的一關,上帝的計劃安排,超過我們的心思意念。

亞伯拉罕等 候上帝應許的兒子出生,等了二十五年;約瑟被女主人誣告,坐了多年寃獄。

上帝為了引導亞伯拉罕的後裔進入應許地,等了四百三十多年;祂為了救贖人類,按所定的日期,差遣基督降世,完成拯救人類的大工程,上帝等了不知多少年!

黑夜傳來流離歌

我們不知道哈巴谷等了多久,慈愛與公義的上帝沒有輕看他的祈禱與等候,給了他寶貴的啟示,上帝告訴哈巴谷,他知道迦勒底人的邪惡,祂不是視若無睹,第二章 5節: 「 迦勒底人因酒詭詐,狂傲,不住在家中,擴充心欲,好像陰間。他如死不能知足,聚集萬國,堆積萬民都歸自己。」邪惡的迦勒底人殘暴奸詐,必 遭上帝的懲罰。

並且,上帝應許「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必因信得生。」(二 4 )無論困境多可怕,信靠上帝的人必然得著拯救保護。

上帝給我們的應許,比哈巴谷得的更多,在詩篇一二一篇 13節,上帝藉著詩人的口,宣告祂的保守: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祂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

在新約,上帝又藉希伯來書第十三章 5-6 節,重申祂的保護:

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弟兄姊妹, 我們 有沒有 緊記這些寶貴的應許,放在心中呢?時刻提醒自己,即使在困難中,主仍然扶持我們。

為甚麼他可以夜間歌唱?

哈巴谷得著上帝的應許,就回應說:「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 」他曾經對未來 只覺得全是烏雲、全是荊棘、只有絕望 但他進入與上帝深度的相交中,上帝的話激活了他的信心,以致對將來充滿希望,因為將來在 上帝 的手中。

其實他仍然 身在困境之中,但因他有信心,就超越了困難苦境。有一位愛爾蘭 女子,靠著信心,去印度南部宣教。 那裡境環惡劣 、 貧窮 迷信,當地人並不友善。 她看見窮苦的家庭為了生計,竟將女兒賣給印 度廟,學習歌舞, 長大之後成為廟妓。她開始拯救那些女孩子。其間,她受到那些父母的阻撓、控告,經歷許多困難, 最後 拯救了過千名女孩。她在印度五十五年,也葬在印度。 這事工到今天已壯大了不少

信心不是自信,是相信上帝。

到了新約,上帝給我們更清晰的教導,約翰 壹書四章4節「 小子們哪,你們是屬上帝的,並且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是誰住 在我們裡面?約翰壹書三章 24 節: 「 遵守上帝命令的,就住在上帝 裡面,上帝也住在他 裡面。我們所以知道上帝住在我們 裡面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 」

上帝在我們裡面,正 如保羅說,有寶貝放在瓦器裡 (林後四 7)使我們有更大的忍耐、更大的信心、更美好的盼望和更多的愛心。

總結:

我們可以穩行在高處 ,藉著以下的靈程
一、認知上帝的同在
二、傾心吐意的祈禱
三、等候
四、堅持相信

脫去舊我,穿上新人

日期:2021年10月3及10日
題目:脫去舊我,穿上新人
經文:以弗所書第4章25節—5章2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以弗所書》四25至五2可以說是基督徒生活的指引,保羅教導我們如何過「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活。這段經文仔細解釋四17-24所指「脫去舊我,穿上新人」的意思,讓我們明白這樣做的基督徒是怎樣的一個人。

保羅以換衣服來比喻擺脫舊我,得新生命。一個人穿衣服必然會穿上與自己身份及年齡配合的衣服。如果他穿得不合適,便會被人取笑,被大多數人拒絕。保羅指出有些是基督徒要穿上的,而有些是我們不應該再穿的,不然就與我們的身份不相符,不但被世人笑話,也不能榮耀上帝,更可能被上帝拒絕。

今日我想和大家思想一個題目:「脫去舊我,穿上新人」,好讓我們一起反省應如何成為一個合乎上帝心意的基督徒,怎樣成為榮耀上帝的教會。

一. 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四25)

25上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棄絕謊言」原文是過去時態,含有謊言既已經被棄絕,就該完全與它斷絕關係,絕對不再取用之意。

「謊言」指欺詐、不實、狡猾、誇大的話,是舊人主要的特徵。
保羅指出信徒第一樣要注意的就是言語,因為言語是人格的表現,是與別人接觸的媒介。

有人說「誠實」是基督徒與世人分別最明顯的記號,而基督徒在世人中間,最容易虧缺上帝榮耀的罪,就是不誠實。

25中各人……說實話—保羅說「脫去舊我」就是要棄絕謊言,而「穿上新人」就是要與鄰舍說實話。

謊言導致錯誤及不穩固的關係,有如房屋建造在沙土上。如果關係充滿謊言,兩個人不可能真正成為朋友,更不可能生活在一起。謊言破壞彼此之間的信任、和諧、安全感及對人的期望。

一. 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四 25)

25 上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棄絕謊言」原文是過去時態,含有謊言既已經被棄絕,就該完全與它斷絕關係,絕對不再取用之意。

「謊言」指欺詐、不實、狡猾、誇大的話,是舊人主要的特徵。保羅指出信徒第一樣要注意的就是言語,因為言語是人格的表現,是與別人接觸的媒介。

有人說「誠實」是基督徒與世人分別最明顯的記號,而基督徒在世人中間,最容易虧缺上帝榮耀的罪,就是不誠實。

25 中各人……說實話—保羅說「脫去舊我」就是要棄絕謊言,而「穿上新人」就是要與鄰舍說實話。

謊言導致錯誤及不穩固的關係,有如房屋建造在沙土上。如果關係充滿謊言,兩個人不可能真正成為朋友,更不可能生活在一起。謊言破壞彼此之間的信任、和諧、安全感及對人的期望。

25 下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鄰舍」就是接近的人,指主裡的弟兄姊妹(我們是互相為肢體)。保羅說出應該說誠實話的理由—因為我們同是一個身體上的肢體。

一個人能夠安全地生活,是因為身體上的感覺及神經系統傳達正確的訊號給頭腦。如果肢體傳達錯誤的消息,比如遇到一件會燙手的東西,但手傳到頭腦的消息卻是可以觸摸的,那手就會受到傷害,甚至對其他肢體也可能會造成
傷害。

一個身體,能夠健康地生活,每一部份都必須傳達正確的訊息給頭腦。我們大家結合成為一個身體,唯有各肢體都說誠實話,身體才能有效地正常運作。
早期教會曾很嚴厲地對付肢體說謊的事,《使徒行傳》五1-9亞拿尼亞和他妻子撒非喇的事件便是例子。

一個身體,能夠健康地生活,每一部份都必須傳達正確的訊息給頭腦。我們大家結合成為一個身體,唯有各肢體都說誠實話,身體才能有效地正常運作。

早期教會曾很嚴厲地對付肢體說謊的事,《使徒行傳》五 1-9亞拿尼亞和他妻子撒非喇的事件便是例子。

二. 生氣卻不要犯罪,要盡量與人和好(四26-27)

26上生氣卻不要犯罪—面對別人的不義、不虔、不法的情形,信徒有時會生氣,但要緊的是不要犯罪。若為反對罪、憎惡罪而生氣是對的,但若為發洩、報復、甚至作出傷害別人的事,那就是犯罪。

人的憤怒通常帶有破壞性的傷害。人所發的怒氣多半是出於仇恨、嫉妒、不受約束、不能自制、一時情感衝動、屬乎血氣、帶著罪的成分,是舊生命的表現。
保羅教導我們不要讓怒氣使我們失去鎮定,更不要讓怒氣(怨恨)存留在我們的心中。

26中不可含怒到日落—不是指日落前仍可以含怒,而是指不要讓怒氣停留在我們的心中太久。

保羅的意思是指必須立即處理怒氣的問題。如果我們和人有吵鬧,不論是在教會裡、團契或與未信的人,我們必須立刻採取行動,除去心中的垃圾,盡快與人和好。因為時間拖得愈長,關係就愈難復合。並且若我們讓怒氣留在心中越久,我們就是給魔鬼留了地步。

26下不可含怒到日落。27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留地步」即給予機會。如果你的怒氣不止息,就給魔鬼有機可乘了。

魔鬼希望把我們的怒氣升級,變成仇恨,繼而變成暴力,破壞人際關係,更希望信徒不和,不合一。

任何怒氣都是不健康的,它剝奪了我們內心的安寧,導致我們內心的痛苦。有人說:憤怒就像抓住熱炭,意圖傷害別人,反而燒傷自己。
保羅說「脫去舊我」就是生氣卻不要犯罪,而「穿上新人」我相信就是要盡量與人和好。

三. 不要再偷,親手做工,就可以有餘與人分享(四28)

28上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雖然偷竊在當時社會常發生在奴隸身上,但絕不應把28節理解為是針對奴隸或貧窮人而言的。

偷竊:偷(klepto)一詞的意思是欺騙,從他人身上非法地取得不屬自己的東西。
不誠實取得財物在不信的人中是很普遍的事,但保羅說,一個人信主後(成為基督徒)就不可以再偷。

人的法律不可能清楚界定一個人有沒有偷竊,因為總有人懂得利用法律的空隙從別人手中偷取東西,而不會觸犯法律。基督徒的標準應該更高,不只遵守法律,更應以上帝的教導為標準。

按今日我們的理解:偷竊不僅指偷取物品或不誠實的收益,從雇主那裡偷取工作時間也是,瞞稅漏稅也是,一切損人利己的收益都是。

28中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做正經事就是不再懶惰,並且是指做有用的、有益的、美好的事。

28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基督徒的人生目的,並非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慾。基督徒工作的動機不應只是為個人利益,只追求自己過更好的生活,基督徒工作更應是為能幫助有需要的人。

「分給」即與人分享,這是上帝兒女應有的美德,我們活著不應只單顧自己的事,而忽略了別人的需要。

換句話說,「脫去舊我」是指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而「穿上新人」就是努力工作,慷慨助人。

勞力工作的目的,就是為施捨,這是上帝的旨意。

四. 污穢的言語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四29)

污穢的言語包括腐敗、無價值、淫穢、誹謗、八卦、辱駡性的語言;這種言論不只「玷污」人,而且損害群體生活。

這些都是不信的人常犯的問題:污穢和不恰當的笑話、埋怨、誹謗和批評等;在工作或學校都常聽到這種「不健康、沒有建設性」的談話,我們基督徒不要參與其中。別以為保羅說:「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那麼單單聽總可以吧?!聽得多也自然會被感染。

保羅繼續教導我們,「……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說話不是為自己的痛快,只顧發表自己內心的意念,而是為聽的人得益處。所以要「隨事」在所發生的事情上,說些使人得益的好話,而不要說批評、譭謗的話。

「好話」指:

  • 鼓勵、讚賞和感謝的話語;
  • 忍耐和溫柔的話語—不只是藉言語來表達,表情和動作也同樣表達出來;
  • 仁慈的話語—當有人做了一些愚蠢的事情或錯的事時,我們應當善意地對待;

怎樣可以不說污穢的言語,一句都不說,並且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呢?

要能說出造就人的好話,我們必須首先有主的話藏在我們的心中:

1. 騰出時間,讀上帝的話;

2. 聆聽上帝的話;

3. 背記/思想上帝的話;

4. 遵行上帝的話,使上帝的話成為我們的生命、行動;

5. 與人討論/分享上帝的話。

「脫去舊我」就是污穢的言語,一句也不說;「穿上新人」就是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五. 除掉一切的惡毒,要順聖靈而行(四30-32)

30上不要叫上帝的聖靈擔憂—擔憂就是難過、痛苦、悲歎、冒犯、煩惱。當孩子的行為違背父母的勸戒時,必然會傷害到父母的感受。同樣,當信徒的行為違背

聖靈的教導時,我們也使聖靈心傷。

  • 當信徒允許不純正(污穢)的事物滲入他們的思想及生活中,聖靈必然擔憂。
  • 當信徒的行為不公平公正或不誠實時,聖靈必然擔憂,正如亞拿尼亞欺哄聖靈一事。

使聖靈擔憂就是不遵行聖靈的指引,而讓我們的情慾/肉體控制我們。聖靈擔憂因為罪使我們與上帝的關係破裂,使我們遠離上帝。

所以保羅說:「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四31)

一切的惡毒都是出於撒但,信徒不可讓它們存在心中,都要除掉。

30下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保羅提醒我們,上帝藉著聖靈在我們身上烙下印記,表明我們是屬於祂的,因此我們當服從聖靈的引導、受祂管教。當我們讓聖靈擔憂時,我們的行為與我們的身分就不相稱。

「脫去舊我」就是除掉一切的惡毒;「穿上新人」就是要順服聖靈而行」。
第32節再提出三個積極的方向:

「要以恩慈相待」—指溫柔、關懷、樂於助人、有禮、善待人;

「存憐憫的心」—指同情、理解、以溫柔待人。盡量去明白別人的感受,問題和難處;

「彼此饒恕」—原諒那傷害我們的弟兄。我們原諒對方的因由正如上帝寬恕了我們。

我們基督徒得蒙救贖,被稱為上帝的兒女,蒙了何等大的恩典。既然是蒙恩得救,就不代表我們沒有瑕疵,必然可愛。每次我們容許舊我出現,我們就極之醜陋,因此我們需要弟兄姊妹的恩慈、憐憫及饒恕,同時我們也需要以恩慈、憐憫及饒恕對待弟兄姊妹;這樣教會才能夠見證上帝的愛,才能讓世人看見上帝在我們中間。

總結(五1-2)

保羅藉此再次勸勉我們信徒要效法上帝。

我們是上帝所愛的兒女,因此我們當效法上帝,同樣表現出愛。(五1)

保羅指出主耶穌愛我們,順服至死,一方面是為我們贖罪(為我們捨了自己),另一方面卻是為榮耀上帝,祂把自己當作供物和祭物獻給上帝,成為馨香之祭獻給上帝。

同樣「脫去舊我,穿上新人」不只是基督徒(上帝兒女)應有的生命,更是對上帝尊敬的表現,是榮耀上帝,使上帝喜悅的方法,是教會見證上帝的唯一途徑。

命令:愛仇敵

日期:2021年9月12及19日
題目:命令:愛仇敵
經文:路加福音第6章27—36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引言:大快人心
在美國, 有一個 貨櫃 車司機 ,駕車途經一個小鎮 把車停下來找個地方休息,吃午飯。他走進一間 餐廳 ,點了餐,就坐下進食 。一會兒, 有三個騎 電單 車的年輕人進來, 一見這個貨櫃 車司機 不是本地人, 就過來欺負他。一人拿走他的漢堡 包, 一人拿去他的薯條一人拿走了他的飲料。 他們戲弄那司機,要激怒他,令他難堪。 那司機 卻 不言不語,緩緩站起來 到前台結了帳,走出餐廳。女招待員 隔著玻璃看著他開車離去 。 然後, 招待員 來到那三個青年前面,他們正在取笑貨櫃車司機,笑他無胆 。 其中一人對女招待員 說,「這人真是胆小鬼! 」女招待說:「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胆小鬼,我剛才見他駕駛貨櫃車離開時,輾過你們三部電單車,你們的電單車已經變成廢鐵。」

很多人都覺得,這三個人罪有應得,貨櫃車司機做得好,大快人心! 但 這樣的事, 耶穌 會有甚麼反應呢?路加福音 第 6 章 2 7 節,他說:「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

給門徒的命令
主耶穌這番話是對誰說的呢?在 第 6 章 1 7 節提到來到主耶穌那裡,聽他講道的人,包括使徒、門徒,從猶太全地、耶路撒冷和推羅、西頓海邊來的人。他們都各自有不同的動機來到主耶穌那裡。

主耶穌向一大群人講道,但祂的心中,有特定的對象,特別為他們而講的,在 第 6 章 2 0 節說:「耶穌抬頭看著門徒,說 」聽主耶穌講道的人很多,他們只是喜歡聽,聽完就算了。

不過,主耶穌知道有一班門徒的態度不一樣,他們是認真的,所以主耶穌講道的時候,眼睛是望著他們,主耶穌對他們是有期望。

愛的命令
主耶穌的吩咐,是用命令的語氣發出,因為誰沒有仇敵呢?人際關係的張力,是無法逃避的 ,有個講法是:「曹操也 有知心友,關公也有對頭人」。後一句的意思是好像關雲長那麼忠肝義 胆 ,也會有人不喜歡他。

既然人總會有壓迫自己的人,怎樣面對呢?這是關乎真實基督徒生命的事,是你心中的愛多還是恨多的事。當我們說上帝的愛比天高,比海深,但心裡仍然有揮之不去的恨意,就證明我們心中的恨意遠遠超過上帝測不透的愛,超過比天高,比海深的愛!

恨是苦海無邊
主耶穌發出這個愛的命令,因為祂知道,仇恨是苦海無邊。亞當夏娃所生的一對弟兄,大哥該隱因嫉妒成恨,把親弟弟亞伯殺了。

大衛在詩篇 第 35 篇 1 1 12 節 說:「 凶惡的見證人起來,盤問我所不知道的事。他們向我以惡報善,使我的靈魂孤苦。」 這裡提到的「靈魂孤苦」既可以是出於被遺棄的心情,也可以因別人以惡報善而起的恨意,帶來的孤苦!還是兩種情緒糾結一起。

同樣,詩篇 第 69 篇 1 9 20 節:「 你知道我受的辱罵、欺凌、羞辱;我的敵人都在你面前。辱罵傷破了我的心,我又滿了憂愁。」作者因為遭受別人各種惡意的攻擊,心中既有憂愁,又結合了憤恨!

作者被仇恨充斥內心,竟然說出最不人道的話:「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仇恨蠶食了人性。

如果讀過金庸的《倚大屠龍記》,都會記得其中一個角色 金毛獅王謝遜,他被仇恨充斥,由豪傑變成殺人如麻的魔頭。

仇恨扭曲了人性,將自己帶進無窮無盡的痛苦之中,心靈永遠得不著安寧,沒法有真正的喜樂,等於無形的自殘。

離開怨恨,無論仇敵多殘酷

弟兄姊妹,你遇到的仇敵有多可惡呢?有沒有一個好像主耶穌提及的仇敵那樣可怕呢?大家留意逐步升級的敍述,首先是「恨你們的」,這是藏在心裡,而在態度流露出來;其次是「咒詛你們的」,是由態度到行動,口出惡言。最可怕是「凌辱你們的」,從動口到動手,傷害越來越大,到了虐待地步。

跟著舉出兩個例子,「打臉」和「強搶」。「打臉」是很大的羞辱「強奪」別人的東西,是橫行霸道。這裡只是提出簡單的例子,搶奪不一定指暴力,現代社會上的手法多的是用欺詐,巧取豪奪,便堂而皇之地拿走了你的東西。

主耶穌這樣詳細的講述仇敵對待我們的方式,說明祂是深深知道我們的痛苦,知道我們遭受到的不公平,明白我們心中的憤慨!

但是主耶穌仍然堅持: 離開怨恨,無論仇敵多殘酷!

選擇主動

被別人傷害,是真實的經驗,主耶穌沒有叫我們否認這些痛苦。受傷是真實的,需要醫治,然後站起來。受傷的經驗是寶貴的,可以幫助我們成長,更有同理心,更懂得體諒別人,更知道怎樣帶領人走出困局。

留意主耶穌怎樣講,

1. 當我們遇到 不愛 我們 的人 時,我們「要待他好」、「要為他祝福」;

2. 當我們遇到 不善待 我 們的人 時,我們「要為他禱告」、「由他打」;

3. 當我們遇到虧 欠 我 們的人 時,我們「由他拿去」、「就給他」。

不錯,假使我們是受害者,我們應該採取積極的態度,我們仍然是有主動權的。如何面對不幸的事,我們是有得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報復,也可以選擇按照主耶穌的吩咐,饒恕他們。

主耶穌用命令的語氣,要我們愛仇敵,因為他知道我們是有這個主動權,但我們往往棄而不用。因為我們會以為對待仇敵好或不好,是內心的態度,沒有人會看見,也沒有人 可以阻止。然而愛仇敵是我們應該做的,所以主耶穌就這樣命令我們。

饒恕很難,但仍然可以

跟著,主耶穌教導我們主動地多行一步,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這句話最基本的意思是我們希望上帝怎樣饒恕我們,我們就怎樣饒恕人。這樣,我們就沒有藉口說,我們不知道怎樣饒恕仇敵。

這句話更重要的含意是鼓勵我們主動地去愛,不是被動,不要沒有作為。
饒恕很難,但仍然可以饒恕!

荒謬的饒恕

如果你堅持,認為對方明明是錯,為甚麼要饒恕他,為甚麼不可以恨他,你該知道,因為仇恨會破壞你的生命,會摧毁你的未來,帶你進入無盡苦痛的深淵之中。

饒恕是違反公平的原則,是違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公義原則。在常人眼中,饒恕是荒謬的,把仇敵當作朋友,為他禱告,為他祝福,是不可思議的。

其實,我們已經得著了天父「不合理的饒恕」,難道饒恕是荒謬的嗎?

荒謬的十字架

受釘十字架的主耶穌,竟然為加害者祈禱,在常人眼中,很荒謬。

我們一直以為這是主耶穌為那些陷害祂的法利賽人、祭司與文士,為判祂死罪的官員,為羞辱祂、釘祂十字架的羅馬兵丁等等祈禱。我們沒有參與直接殺害主耶穌,所以我們不用主耶穌的饒免。

真的嗎?

其實,主耶穌的犠牲是每一個人都有份,「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三23)怎樣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創造萬有的主,本該與人有和諧的團契,本該受人的敬拜和順服,但是這一切都因罪失落了。擁有絕對主權的主,竟被人叛離,何等的荒謬!

在主耶穌的比喻中,提及一位小兒子離開父親,成為浪子。這個人放棄兒子的身份,成為浪子,是虧缺了父親的榮耀。父親本該得著孩子的尊重和順服,但兒子成為浪子,就失去了父親的榮耀。

這位父親可不可若無其事,好像以前一樣快樂生活嗎?根本不可能,浪子的行為是刺痛了父親,是傷了他的心。只能有一個期望,浪子回頭,再次成為他的兒子。父親沒有派人去找他,他每天遠遠站著,等待他回來。

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一直刺痛了天父。所以聖經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五8)上帝因著愛,饒恕了我們,還差耶穌救贖我們。

我們所有送主耶穌上十字架的人,願意父上帝怎樣饒恕我們呢?我們也就要怎樣饒恕人!

在主裡面,有饒恕的力量

惟有蒙主超乎常理的饒恕,我們才能不合常理地饒恕別人。惟有得著超乎常理的恩典的人,我們才能不合常理地施恩給別人;惟有活在主裡得著不合常理的愛,才能愛仇敵。

我們能饒恕,因為我們是至高者的兒女一般人的良好關係基於對等原則,「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但屬主的人卻不是這樣,因為上帝是恩慈的主,祂一視同仁,讓人有足夠時間得著祂的恩典。

我們得著上帝無比的恩典,就該樂於與人分享,不論是友是敵,都一樣分享給他。

這並不是說基督徒能夠輕鬆做到饒恕仇敵,而是指,我們靠著上帝
可以這樣做。

假使我們不在上帝的光照下,檢視自己的黑暗,不看見自己的罪,老我依舊,要饒恕人,根本不可能。

愛仇敵的真義

上帝的慈悲,儘管人的行為違反祂公義的本性,刺痛了他的心,並
沒有影響祂的愛。祂一視同仁的給予照顧和供給,並且給予機會,好讓
他們悔改。上帝的慈悲,不是盲目的,不問是非曲直的。上帝吩咐我們
饒恕人,

1. 不是承認他們的惡行是合法、合理;

2. 不是接受他們的行為;

3. 不是縱容他們的惡行;

而是藉著我們的善行,包括祈禱、祝禱等等,去糾正他們的行為,要他們活出善良、公義、正直。

饒恕是交出審判權,由主伸寃

主耶穌命令我們愛仇敵,因為審判權是屬於上帝,而且上帝已經定了開審的日子。我們固然希望仇敵悔改,假若他不悔改,不珍惜上帝給他的機會,他就要自食其果。上帝在聖經中鼓勵我們。(羅馬書十二17—19)

一個母親的榜樣

一個孩子,名叫約翰,在課室裡,他坐位後面的男同學常常用手指觸碰他的後背,令他無法專心上課,而且擔心這個男同學突然襲擊他。約翰不知該怎樣做?他回去對媽媽說,媽媽於是準備到學校去向老師投訴。

約翰的弟弟在旁聽到,就說:「feed your enemy」(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媽媽突然問:「這個同學愛吃什麼?」約翰說,「果凍。」

第二日,約翰又被後面的同學碰了一下,下課後。約翰便遞一袋果凍給他。從那天開始,這位男同學沒有再碰他。此後,他們便成了好朋友。

走入凡塵俗世的聖潔

日期:2021年9月5日
題目:走入凡塵俗世的聖潔
牧者:麥寶山牧師

當烏西雅王駕崩那年,先知以賽亞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侍立的天使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聖殿門檻的根基震動,煙雲密布。先知以賽亞立時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至高之主的顯現,景象可畏!聖潔之主臨在,即使身為先知,也膽戰心驚,自己的不潔顯露無遺。

以賽亞先知所得的異象彰顯上帝的至高與能力,祂的顯現叫萬民萬物都驚駭不已!祂的榮耀是渺小的受造物不能仰視,不能接近的。上帝的神聖,與人類的凡俗不能相提並論。聖潔也不是人能企及的境界或狀況。

「聖」字的希伯來意思是「分別、分割」,即與世俗有所分別的。世俗之物,無論是奇珍異寶或卓越工藝,都不能稱之為聖,世上的人,無論道德修為如何,也難以稱為「聖人」。中國古人有之為「聖人」者,乃後人過譽而已。善如孔子,自言為「喪家之犬」,不敢以「聖人」自居。

神聖只屬於上帝,受造物豈可居之?除非上帝不授予,稱其為聖,方為神聖之物,如上帝臨在的地方為「聖地」,上帝臨在居所為「聖殿」、獻給上帝之物為「聖物」,紀錄上帝的話語即為「聖經」 。

神聖只屬於上帝,受造物豈可居之?除非上帝不授予,稱其為聖,方為神聖之物,如上帝臨在的地方為「聖地」,上帝臨在居所為「聖殿」、獻給上帝之物為「聖物」,紀錄上帝的話語即為「聖經」 。

「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聖潔的。」(利十九2)這是上帝對我們的要求,彷彿只要我們努力做好,便能達到「聖潔」的標準。其實,聖潔始於上帝的接納,「你們要歸我為聖,因為我—耶和華是聖的,並叫你們與萬民有分別,使你們作我的民。」(利二十26)惟有上帝的接納,我們才能歸於祂為聖。換言之,聖潔是始於恩典。凡夫俗子縱然努力修身齊家,仍然是凡夫俗子,若沒有上帝的接納,都只不過是自鳴清高而已。惟有上帝接納我們,給我們新生命,才可作「聖潔」的子民。

接著就是按著上帝的屬性而來的品德要求,我們努力配合,如聖經所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

這樣,凡塵俗世便是一個煅煉,經過火煉,看看我們的「聖潔」是貨真價實或是冒牌貨。

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日期:2021年8月15及22日
題目: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經文:約翰福音第3章16—18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約翰福音三章16 節,「上帝愛 」英文 NIV 聖經 譯 作 “For God so loved …………”意即上帝那麼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第 17 節說,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 。

上帝為何要差派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羅馬書三23說: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 」 而 羅馬書六 23 又說 :「罪的工價乃是死………… 」。

「世人」雖然墮落了,上帝仍然愛他們,因為他們原是上帝按照祂自己的形像而造的,基於上帝的愛,祂決定拯救世人。

上帝如此愛世人,不是因為世人可愛,也不是因為我們先愛上帝。上帝的愛極大無比,不是因為這個世界很大,因為世人很多,而是因為這個世界是多麼的敗壞,但祂仍然愛世人。

羅馬書五8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彼得後書三9:「主 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

主耶穌 成全了救恩,使凡信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

約翰福音三16:「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一. 信祂的就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滅亡」是指第二次的死。

啟示錄二十14—15:「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裏,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裏。」

有人曾經問「為甚麼上帝不能簡簡單單免除世人的罪呢?當有人得 罪我時,我也是這樣原諒他。為甚麼上帝不能就這樣做呢? 」因為上帝是絕對聖潔和公義的。如果祂 免除世人的罪,而不懲罰世人所犯的罪,這將會損害上帝的本性,祂就不再是公平公正的上帝了。

比如說:有一個吸毒者為偷錢而殺害了你的家人,法官卻對他說:「法院已原諒了你的罪。你已被釋放了。」相信你必定會對司法不公而感到憤怒。法官的決定,使人無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個世界將變成怎樣?這個法官又怎可以算是一位公正公平的法官呢?

因此,上帝為了顯出祂的聖潔和祂的公義,祂必須審判世人的罪。但基於祂對世人的愛,祂甘願差派祂的獨生兒子 來到世上為我們贖罪。主耶穌基督是永恆的上帝,是完全的人,無罪的人,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當受的懲罰。

主耶穌基督透過十字架的代贖,顯明上帝如何愛世人;同時主耶穌基督的代贖,也滿足了公義的上帝對世人罪的懲罰 。

有一 本 葬禮 用 的小冊子 如此 引用約翰福音三 16 的經文:「上帝愛世 人,甚至將 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 的,都得永生。」刪掉了幾個重要的字 「不至滅亡」 。

雖然上帝為世人成全了救恩,願意寬恕我們並賜永生給凡信的人,但經文也警告所有不願相信主耶穌的人將必滅亡。

上帝那麼愛世人,差派祂的獨生兒子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而死 ,但祂的愛並沒有消除地獄的存在。

今日誰人可以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一切信祂的人,都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信的人不至滅亡!之前我們已解釋 「滅亡」是指第二次的死。所以信主耶穌的人就無需要懼怕第二次的死 因為第二次的死與信主耶穌的人無關。信的人得永生,得永恆的生命 。

約翰福音三17—18:「因為 上帝 差 祂 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 祂 得救。信 祂 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上帝 獨生子的名。」

二. 信祂的就不 被 定罪,乃要得救。
上帝不是一位殘酷無情的君主,急於向人類宣洩其憤怒。相反,祂的心充滿仁愛,為了拯救人類,甘願賠上任何代價。上帝差祂的兒子到世上來不是為定世人的罪,而是來代替世人受苦、流血、以至於死,為的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主耶穌在十字架為我們成全了救恩,使今日凡願意相信祂的都必得救。

請問你對自己是否得救仍有懷疑嗎?懷疑甚麼?懷疑上帝的救贖不足夠使你得救?或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懷疑自己距離得救還差一點點 ?

第18 節說:「信 祂 的人,不被定罪 」
羅馬書八1:「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就不定罪了。」
希伯來書九27 28 :「 按 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像這樣,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罪,將來要向那等候 祂 的人第二次顯現,並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

主必再來,對信徒來講應該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這是主給我們的應許。但倘若信徒想到主的再來,不覺得喜樂反而感到恐懼,因為想起主的再來,也想起主要審判。有這樣的想法,對基督徒來說是錯誤的。因為聖經清楚告訴我們,主第二次再來,對信主的人來說是與罪無關的,祂再來是為拯救我們(完成救恩)。主再來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審判,乃是迎接祂的教會。

其實整本聖經 是 一 個愛的故事。耶穌第一次降 臨時,就是為了向世人顯明祂的愛,透過在十字架上的死,拯救凡相信的人。而第二次再來時,祂乃是來迎接相信的人,到天上與祂永遠同在。所以對教會來講,等候主再來是件興奮的事,而不是恐懼的事。

第17 節 說:「 上帝 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 得救。」 但 第 18 節 卻又說:「 信 祂 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上帝 獨生子的名。」

那麼究竟主耶穌降世是要 定罪還是不定罪呢?上帝因愛 世人 差遣 祂 的獨 生 兒子耶穌基督降世,為 的是拯救世人, 不是為定世人的罪 這個信息非常清楚 。但同時主耶穌基督被差 遣 到世上來 這件 事也成為世人被定罪的因素 。不是上帝 要 定世人的罪, 而是當世人拒絕 耶穌基督的救贖, 不相信祂 ,拒絕 祂 ,世人就因此 定 了 自己的罪。所以 約翰福音三 1 8 說:「 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上帝 獨生子的名。」 人若不相 信 不接受 耶穌基督 的救贖 還有誰能救他呢?沒有人能救他 最終只有面對 滅亡,是咎由自取。

要知道我們得救是因上帝的恩典,是單單,是單單憑相信主耶穌基督。請問你對自己是否得救仍有懷疑嗎?

曾否聽見基督徒這樣說這樣說?我仍會做錯事,所以總覺得自己不夠,所以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因此自己是否得救仍不好,因此自己是否得救仍不大肯定。大肯定。

加拉太信徒也曾對自己的救恩有所懷疑。因為他們受到一些強因為他們受到一些強調單靠信主耶穌不夠,還要遵守割禮(律法)的猶太人所影響,因調單靠信主耶穌不夠,還要遵守割禮(律法)的猶太人所影響,因此信心就動搖了。此信心就動搖了。

保羅在加拉太書三33說:「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說:「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全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

「靠聖靈入門」的意思,是指加拉太信徒因為相信福音,而成為基督徒,得了聖靈為印記(得救為基督徒,得了聖靈為印記(得救的保障)的保障)。難道成為基督徒後卻還。難道成為基督徒後卻還要靠好行為來持續得救嗎?難道還要「靠肉身成全」要靠好行為來持續得救嗎?難道還要「靠肉身成全」嗎?保羅嚴厲嗎?保羅嚴厲地說:「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地說:「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靠肉身成全」的意思就是剛才我「靠肉身成全」的意思就是剛才我所講的,因當時的假師傅主張得救是憑恩典入門,但要保證能繼續所講的,因當時的假師傅主張得救是憑恩典入門,但要保證能繼續得救,不至於失落,就要憑行律法,受得救,不至於失落,就要憑行律法,受割禮。保羅在此強調藉割禮。保羅在此強調藉著著信信接受了聖靈,而聖靈就是救恩的標記和保證,因此無須再倚靠肉體接受了聖靈,而聖靈就是救恩的標記和保證,因此無須再倚靠肉體來成全。信主後的善行是因信基督而有的行為,並非為持續得救而來成全。信主後的善行是因信基督而有的行為,並非為持續得救而需要有的保障。需要有的保障。善行是基督徒感恩的表現,善行是基督徒感恩的表現,而不是因懼怕失去救恩而不是因懼怕失去救恩而需要有的保障。而需要有的保障。

我們可以100%肯定自己已得救,因為主耶穌基督已為我們付上代價,因此:
「信祂的人,都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信祂的人,都不至滅亡,反得永生!」(16節)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信他的人,不被定罪!」(18節)

總結:

1. 要把握機會相信主耶穌

由此,人便分成相信主耶穌基督和不相信主耶穌基督這兩大類。信靠救主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主耶穌已完成救恩的工作,現在是每個人決定接受主或拒絕主的時候了。要拒絕上帝如此的愛、如此的恩典,實在令人遺憾。一個人不相信主耶穌,上帝也別無他法,惟有定他的罪。

2. 要把握機會把福音傳開

有人如此說:「教會若真正領略到上帝是如此愛世人時,便會無休無止地,努力不懈地,遵行主耶穌給我們的大使命,讓身邊的人都聽聞福音,歸向上帝。」

3. 要把握機會愛人,尤其是你身邊的人

愛是行動,愛不會靜坐不動,不會無所事事。如果愛真的存在,不會靜坐不動,不會無所事事。如果愛真的存在,他必定會用行動他必定會用行動來來表達自己表達自己,必定會產生美麗的事。所以我們也當以愛的行動來愛我們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