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的服事

日期:2024年4月7日
題目:暗夜的服事
牧者:麥寶山牧師

「約瑟買了細麻布,把耶穌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鑿出來的墳墓裏,又滾過一塊石頭來擋住墓門。」(可十五46)

耶穌死了,曲終人散!夜幕低垂,只有一個人留心着那掛在十字架上的遺體;他晚上去見巡撫彼拉多,請求彼拉多容他把耶穌的身體下葬。彼拉多根本看不起猶太人,也對他們之間的矛盾毫不關心,只想置身事外。

他准許約瑟所求,約瑟就立刻去買了細麻(當時已是夜上,店舖不是關了嗎?)然後就趕往各各他,連同僕人合力將耶穌的身體從十字架上卸下,用細麻布包裹好,抬着遺體、提着火把,在漆黑中走到墓穴;他稍稍清理一下塵土,然後輕輕放下遺體。

約瑟在昏暗的光線下看着遺體,難掩悲哀。他也許回想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時,群眾揮動橄欖枝歡迎祂進城,高唱和散那的聲音,但不久後卻是高喊釘死祂、釘死祂!

他離開墓穴時,將一塊大石滾到墓口,防止遺體受到騷擾。
約瑟不是十二使徒之一,不是時刻跟隨主的人,但他卻是唯一為主耶穌的遺體盡心盡力的人。他冒着受彼拉多一番冷嘲熱諷的難堪、冒着公會同僚對他懷疑的眼光,作了這一切。

這一夜,沒有觀眾,他們已經走了!這一夜,只有一個人,在黑夜中,盡他的能力來服事主。

約瑟,一個很普通的名字,作了一件沒有人看見的事,這樣的服事,今天你願意幹嗎?

「福音橋」—傳福音培訓課程

主題:「福音橋」—傳福音培訓課程 (共4堂)

日期:2024年4月6、13日及5月4、11日 (禮拜六)

時間:下午2時至4時

地點:香港北角渣華道128號渣華商業中心4字樓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

講員:童慧中宣教師

名額:12位

對象:基督徒,特別是迫切希望傳福音、領人歸主的信徒

簡介:學習福音的主要內容、裝備自己作傳福音的使者、學習使用「福音橋」作個人佈道的工具

內容:
1. 認識福音預工、個人見證、設計個人見證福音單張
2. 認識福音的主要內容、「福音橋」內容介紹與練習
3. 瞭解個人佈道之機會和基本技巧
4. 瞭解面對不同類型對象與福音難題
5. 瞭解陪談注意事項與跟進福音對象
6. 約談「福音橋」,撰寫及分享個人佈道回饋

查詢:2893-2242

[請按此處報名]

支持捐助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新建牧師退休住所工程費」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在元朗東門口地段「新建牧師退休宿舍工程」如期進行。按區會計劃,建築費及基本設備裝置費預算約為港幣1,900萬元,分兩期籌款。第一期(2023年)目標為港幣1,000萬元,已超額籌得港幣1,200萬元,現第二期(2024年)籌款目標減至港幣700萬元,以「獻磚運動」模式籌募。歡迎會友以個人/夫婦/團契小組/紀念先賢等名義認獻,每認獻一磚塊為港幣1萬元。如欲瞭解是項工程細節、奉獻方式或有感動認獻者,請瀏覽區會網頁相關內容,及/或自行下載「獻磚運動回應表」。

2024年探訪監獄囚友 (五月份)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差傳部與基督教牧愛會聯合舉辦2024年探訪監獄囚友 (五月份)

『……我在監裏,你們來看我。……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二十五:36、40)

雖然他們在重重深鎖之中,但基督的福音仍然臨到他們。你願意關懷他們,與他們分享基督的愛嗎?

日  期:2024年5月19日(主日)
時  間:下午1:00—5:00
名  額:9位
院所地址:香港赤柱東頭灣道99號
囚友類別:男性成年囚友
截止報名:4月10日(主日)

凡首次參加者必須預留時間,出席5月12日(主日)中午12:30在跑馬地堂舉行的簡介會。有意報名者,請[按此處報名],或向教牧同工報名。

注意事項:
1. 必須年滿18歲或以上;
2. 參加者必須為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願意學習關懷和傳福音,並承諾遵守牧愛會的探訪指引;
3. 弟兄姊妹若曾私下探訪正在監獄服刑的親戚/朋友,均不能參與是次聚會;
4. 閩南堂會友優先;
5. 差傳部會按照性別組合作出合適的安排;
6.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7. 如有任何爭議,差傳部保留最終之決定權。

好壞境遇信靠基督

日期:2024年3月31日及4月14日
題目:好壞境遇信靠基督
經文:使徒行傳第12章1-11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經文講述早期教會受逼迫,教會領袖使徒雅各被殺,彼得雖被監禁,卻蒙天使救離監獄。

希律逼迫基督徒,純粹是為了個人利益,想透過殺害教會領袖制止基督福音的傳播,討好猶太人。我們在面對不公平、處於逆境時,該怎樣繼續信靠基督?

一. 信靠基督,要知道這個世界確實不完美(徒十二1-4)
聖經中提及幾位希律:

1. 耶穌出生時作猶太人的王的大希律;
2. 亞基老「接着他父親希律作了猶太王」(太二22);
3. 「分封的王希律」(路三19),是大希律的兒子,又稱為希律安提帕,施洗約翰就是死在他的手上;
4. 「希律王」,有時稱為「希律亞基帕一世」,是大希律的孫,也是此處記載的希律王。

這希律年輕時,父親被祖父處死,自己被送到羅馬居住,他與兩位羅馬皇帝結交(卡利古拉Caligula和克勞第Claudius)。後來在主後41年他接管了羅馬猶太巡撫的轄區,作了猶太王(King of Judaea),繼承了大希律的全部領土。他依從猶太人的規矩,因此甚得百姓的愛戴,承認他為王。在他執政期間,羅馬並沒有委派巡撫,而是由他在猶大執掌生殺大權。

儘管他擁有大權,卻因少年時的坎坷經歷,缺乏安全感,所以既盡力討好羅馬人,又竭力拉攏猶太人,好鞏固自己的地位。當他發現逼迫教會可以換取撒都該人的支持,又可取悅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時,他就毫不猶豫地逼害教會。

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徒十二1-2),經文沒有列出,但其中一位是使徒雅各(西庇太的兒子、約翰的兄弟);路加特別提及他,因為他是當時的教會領袖,也是第一位殉道的使徒。希律見處決雅各,猶太人歡喜,便捉拿使徒彼得,想更進一步得猶太人的歡心,甚王嚴加看守,避免讓他逃脫。(徒十二4、6)。

面對苦難時,人常常會問,上帝究竟在哪裏?如果上帝是慈愛的,為何會容許苦難及不公義的事情發生?其實上帝明說信主的人會遇到苦難。(約十六33),加上世界存在的惡,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醉酒、荒宴等類。(加五19-21)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因自己或身邊人的惡行而受苦。雖然世界充滿苦難挑戰,我們卻仍能活出豐盛人生,因為我們有聖靈,有主耶穌基督與我們同在,祂是愛我、為我捨己的主。當我們能在逆境中仍然信靠基督,我們就能看見上帝奇妙的作為,也能榮耀上帝。

學習信靠基督,首先要認定這個世界確實不完美,壞事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二. 信徒同心不停懇切仰望基督(徒十二5)

彼得被監禁,教會為他切切地禱告上帝。當時教會如何為彼得祈禱呢?

經文沒有記載禱告內容,好讓我們學習,可見重要的不是祈禱的內容,那麼當時的信徒有甚麼可以讓我們學習呢?

1. 信徒祈禱的態度

學習信靠基督,我們處於逆境時,重要的是要持續仰望上帝,不要放棄祈禱。

常有弟兄姊妹問,當為所祈求的事祈禱多久?當不停、專心懇切地祈求仰望上帝,直至事件完結。本節經文讓我們看見在彼得被提出來的前一夜,信徒仍為他通宵切切地禱告上帝。

2. 信徒如何祈禱

另外,弟兄姊妹不是個別獨自祈禱,而是「教會」整體,即聚集一起禱告。 處於逆境中,團契的弟兄姊妹當一起彼此擔當。團契是主內肢體甘苦與共的地方,團契中弟兄姊妹是我們同行天路的好夥伴。

三. 逆境中可以向恩主祈求平安(徒十二11-16)

經文記載彼得終於蒙天使拯救出獄,他就往那稱呼馬可的約翰的母親馬利亞家裏去,在那裏有好些信徒正在聚集為他禱告。彼得敲門,使女羅大聽見是彼得的聲音,就歡喜得顧不得開門,跑進去告訴眾人說:「彼得站在門外!」他們卻說她是瘋了。當使女極力地說:「真是彼得!」他們又說:「必是他的天使。」猶太人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一位護衛的天使。(太十八10;來一14)看見彼得的天使,意思是彼得已經為主殉道了。但當彼得不住地敲門,他們去開門,看見彼得時,他們甚是驚奇。

他們似乎不相信彼得會蒙上帝拯救。那麼他們「切切」地禱告上帝,是為得拯救祈禱嗎?

有人會批評這班信徒小信,但他們確實經歷過教會領袖為主殉道的傷痛,前有司提反,後有使徒雅各。很多時候,我們的禱告同樣是既相信、又疑惑的,所以我們更應為疑惑中的禱告蒙上帝應允而感謝上帝。
這並非說禱告時不需要信心,相反,正因為信才會禱告。經上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因為到上帝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上帝,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來十一6)信心當然十分重要,但我們有時實在是小信,信心不足。

無論我們信心多軟弱,只管恆切向主禱,上帝會否按我們所求的答允我們,未必,但祂所成就的,會比我們所求的更為合宜,我們只管向主求平安。

四. 活着就當盡力活好榮耀主名(徒十二16)

信徒為彼得禱告,除了可能求讓彼得獲救,根據第四章記載,彼得和約翰已曾被監禁,當時他們被釋放後,信徒有這樣的祈禱,「……他們恐嚇我們,現在求主鑒察。一面叫你僕人大放膽量,講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來醫治疾病,並且使神蹟奇事因着你聖僕耶穌的名行出來。」(徒四29-30)這次,同樣地,信徒可能祈求上帝使他們能為主大放膽量,傳講主的道,並求上帝施行神蹟奇事來證實他們所傳的福音。

往往我們都不知道事情最終會如何演變,但重要的是我們要不停專心懇切地禱告仰望上帝,一方面祈求拯救,另一方面不論好壞境遇堅持信靠順服基督,不要受環境影響。

《使徒行傳》第十二章沒有交代雅各被害的經過,也沒有交代他如何面對。但相信雅各必定是積極地傳揚福音,不然希律王也不會殺他。主耶穌曾告訴雅各和約翰說:「我所喝的杯,你們必要喝」,(太廿23)他們確實都經歷了苦難—雅各為主殉道,約翰被流放到拔摩海島。

早期教會信徒甘心為主受苦,正是早期教會福音廣傳的力量所在。

我們不知道為何彼得得以脫險,雅各遭害,人生不能解釋的事多的是,但我們要學習的不是如何去解釋每一件事,而是要學會不論好壞境遇都堅持信靠基督。有一件事我們應該要知道,就是今日我們仍存活在世上,這就是恩典,我們便有使命,當盡力做好、活好、榮耀主名,如保羅所說:「……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一20-21)

信靠基督、效法基督、傳揚基督

日期:2024年3月17及24日
題目:信靠基督、效法基督、傳揚基督
經文:以弗所書第4章1-3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信徒都是「蒙召」的人,是蒙上帝的恩典,從世界中被選召,被分別出來的人,好像舊約時代上帝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地拯救出來,作自己的子民一樣。

信徒既是從屬世界和罪惡之中被分別出來,行事為人就當與世人不同,應當與所蒙的恩相稱。然而,究竟怎樣「行事為人」才算是與蒙召的恩相稱呢?

一. 信靠基督
信靠基督有兩個步驟:

1. 因信進入現在的恩典中(羅五2上)
首先,我們是藉着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全的救恩,憑信得以與上帝和好,被稱為上帝的兒女,蒙恩進入恩典中。經文中「進入」一詞表明信耶穌得救並不是整件事的全部,「進入」是入門的意思,是新生命的開始。

2. 因信盼望上帝的榮耀(羅五2下)
「盼望」是等候將來的事;「歡歡喜喜」是指等候時的心態,是歡喜快樂的、是積極的。我們不會向任何世事屈服、不被嚇倒、不被恐懼佔據,甚至不至被羞辱。基督使我們稱義,除去我們心中一切內疚和羞恥,賜給我們在上帝面前有極大的信心,自豪地過每日的生活。

「上帝的榮耀」就是將來主再來時要在榮耀中顯現,信徒同時要分享上帝的榮耀。(參:太廿五31;腓三21)

保羅在這裏告訴我們,信主耶穌得蒙救贖,是蒙了極大的恩典,此後就當過着歡喜快樂、積極的人生,等候主耶穌榮耀的再來,好分享主的榮耀。

「信靠基督」就是從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從這起步點開始,生命因主恩典的豐盛而改變,新生命漸漸成長,信徒在世活出信仰,過着充滿盼望、喜樂而積極的生活,在生活中顯出主的美善。

「信仰」就是生活見證,信仰與生活是不能分開的。「信靠基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個人、家庭、職場、社交等),把信仰具體地顯明出來,在任何境遇中都堅定不移地信靠跟從基督,活出所信。(參:太五48;林前十一1)

二. 效法基督
門徒被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徒十一26);當時安提阿充斥着偶像和廟妓等邪淫的事,人的道德觀念低落,行為敗壞,但卻有一群主耶穌的跟隨者行事為人都顯出良好的見證,因此被人視為一群奇特的人,從此信徒就被稱為「小基督」或「基督人」,意思是似基督的人。基督教信仰不是規條、不是禮儀,不只是恩賜的運用,而是連於基督的生命,讓基督的生命影響信徒的生命,信徒的生命也彼此影響,漸漸更似基督。信仰不是參與主日崇拜、團契等的行動,而是透過參加崇拜、團契等,信徒生命互相影響、彼此建立,使生命漸漸長成,性情更像主耶穌。

「效法基督」不在於作甚麼或作了多少,而是在於我們是否成為更像主耶穌的人。保羅為了福音的緣故,為了別人的益處,甘願放棄自己的利益與權利,他盡所能為基督的福音而活。願信徒屬靈生命漸漸長成,也能如保羅一樣,成為其他信徒效法的榜樣,生命影響生命。(林前十一1)

此外,馬太說:「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五48)「完全」的意思應按上文下理解釋,這詞並不是解作無罪或無瑕疵。上文解釋「完全」是指不單愛那些愛我們的人,也要去愛那些恨我們的人或那些對我們不友善的人,甚至是敵人。基督徒愛人不可分好人和壞人,必須都愛。上帝就是愛,是完美的愛。(約壹四8)祂愛所有的人,也期望我們像祂那樣去愛所有的人,包括敵人。這的確是信徒一個很大的挑戰;雖然我們在世難以達到完全,但這仍然是每位信徒應該終生追求的目標。

三. 傳揚基督
保羅說:「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西一28)我們當勸戒(警告)每一個人,唯獨接受主耶穌基督為救主,才會蒙上帝接納,祂賜永恆的生命給凡接受祂的人。除了勸戒還要教導;一旦人們接受勸戒,並邀請耶穌基督進入他們的心,承認基督為救主,他們就需要受教導,學習如何在世活出所信。

我們要「用諸般的智慧」去勸戒及教導世人,不是有甚麼實踐理論,而是要把真理靠聖靈的引導,靈活地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信徒必須知道在面對生活種種考驗時該如何跟隨基督,以至能在基督裏被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就是對上帝有清楚的認識,生命在基督裏完全成熟。

生活處處信靠基督,生命效法基督漸漸長成,這就是美好的生命見證。追求美好生命見證的同時,我們也要以諸般的智慧隨時隨地傳揚基督,使未信主的親友同得福音的好處,在主裏一同成長。

盼望香港閩南堂的眾會友都能夠更像基督:
在日常生活中不論何境遇都能活出所信—「信靠基督」
生命漸漸長成,性情更像主耶穌—「效法基督」
生命處處見證主耶穌,傳揚祂—「傳揚基督」
願香港閩南堂成為一間合一、滿有愛心、見證並榮耀主基督的教會。

講道預告 (2024年4月份)

『效法基督的捨己』

主 講:蕭嘉祥牧師
講 題:連飯也顧不得吃
經 文:馬可福音第3章20-21節、6章31節

主 講:麥寶山牧師
講 題:心的割禮
經 文:加拉太書第6章14-15節

主 講:童慧中宣教師
講 題:聽從上帝的旨意
經 文:馬可福音第14章35-36節

2024年培育部計劃

成人信徒課程

成人主日學

  • 題目:使徒行傳(第二期)
    日期:1月12日 — 2月23日 (逢禮拜五晚上)
  • 題目:「靈命塑造」課程
    日期:3月2日及 9日 (逢禮拜六下午)
  • 題目:「基督平靜生命風浪」講座 (共4堂)
    日期:3月至6月(逢每月第四個禮拜六)
  • 題目:列王紀上下
    日期:4月5日 — 5月24日 (逢禮拜五晚上)

褔音性查經班

  • 每月逢第二及第四周的禮拜二晚上進行福音性查經班,由麥寶山牧師任教。

洗禮後跟進班

  • 題目:價值觀重整之旅 (共11課)
    日期:待定

三福訓練

  • 繼續舉辦「三元福音倍進佈道」課程,裝備訓練信徒成為得人漁夫。內容技巧包括:引入並開始與未信者溝通、完整清楚地講解福音、帶領未信者接受福音,最終使初信者清楚明白自己所信。

門徒訓練

  • 繼續舉辦「『生命影響生命』使命型的門徒訓練」

讀書會

  • 繼續鼓勵大家閱讀,增進知識,提升屬靈深度與廣度。

青少年及兒童課程

青少年課程

  • 題目:拉闊 Sunday
    日期:逢禮拜日上午10時30分

兒童課程

  • 題目:宗教教育中心的童心愛主課程
    日期:逢禮拜日
    時間:上午10時30分 (跑馬地堂)、
    上午10時正 (北角堂)
  • 題目:暑期聖經班
    日期:7 月21 日— 8 月25 日 (逢禮拜日)
    時間:上午10時30分 (跑馬地堂)
    上午10時正 (北角堂)

.

列王紀上下(培育部網上平日學課程)

延續撒母耳記的記載,大衛建立的聯合王國,由兒子所羅門統治,到了羅波安時,國家分裂成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兩國對峙期間,同時周旋於列國之間,飽受外憂內患。信奉耶和華上帝的民族信仰,不斷受到外來的宗教及政治勢力的沖擊,以列色人左搖右擺,即使上帝呼召先知努力勸告,以列色依然選擇走上滅國之路,相繼亡於亞述和巴比倫。列王紀記錄了以色列人走上離棄上帝之路,其間上帝仍然對他們不離不棄,呼召他們回轉,揭示上帝對他們的愛與罰、審判與憐憫。

主題:列王紀上下(共8堂)

日期:2024年4月5、12、19、26日及5月3、10、17、24日(逢禮拜五)

時間:晚上8時至9時

形式:Zoom

講員:麥寶山牧師

內容:
1 緒論及聯合王國(一)
2 聯合王國(二)
3 王國分裂、南北對峙
4 亞哈與以利亞
5 以利沙事蹟
6 南北再次對立(一)
7 南北再次對立(二)
8 殘存的猶大及總結             

查詢:2893-2242

[請按此處報名]

不可徒受主的恩典

日期:2024年3月3日
題目:不可徒受主的恩典
經文:哥林多後書第6章1-2節
牧者:蕭嘉祥牧師

「我們與上帝同工的也勸你們,不可徒受祂的恩典。因為祂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後六1-2)

保羅勸信徒「不可徒受祂的恩典」,雖然我們確實是白白領受上帝的恩典—我們得救是本乎恩、是因着信,能蒙恩完全是上帝的恩典;我們也真沒有甚麼可以拿來報答上帝的恩典,但一個真正明白上帝恩典有多豐盛的人,總該常存感恩,一生以報答主恩為生命目標,絕不應徒受上帝的恩典。可惜事實卻不一定是這樣,不然,保羅也便無需要提醒信徒「不可徒受上帝的恩典」了。

究竟怎樣才能夠不徒受上帝的恩典?保羅告訴我們要不徒受上帝的恩典,首先我們必須珍惜現今的機會。「⋯⋯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後六2下)保羅的意思是信徒應當把握現在仍有機會時去傳揚福音,去拯救那些失喪的人。信主要趁着恩典之門仍然開着,同樣地,傳揚福音、拯救失喪的靈魂,也必須趁着主未再來之前、趁着我們還有生命氣息時作,不然一日拖一日,機會將會失去。一個真正心存感恩的人必不會拖延報恩;拖延報恩就等同徒受上帝的恩典,忽視上帝的恩典。

要把握今日,好使生命沒有遺憾,不要浪費每一個傳福音、為主作見證的機會。是否曾錯失了機會?是否因為拖延以致親友離世前未有機會聽見福音?不要因拖延報恩,虛度今生。不要被這世界所吸引,以致眼睛被蒙蔽,忽略了我們信徒在世的目的。

願弟兄姊妹們在新的一年,珍惜每一個仍迷失的靈魂,把握每一個能作主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