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愛仇敵

日期:2021年9月12及19日
題目:命令:愛仇敵
經文:路加福音第6章27—36節
牧者:麥寶山牧師

引言:大快人心
在美國, 有一個 貨櫃 車司機 ,駕車途經一個小鎮 把車停下來找個地方休息,吃午飯。他走進一間 餐廳 ,點了餐,就坐下進食 。一會兒, 有三個騎 電單 車的年輕人進來, 一見這個貨櫃 車司機 不是本地人, 就過來欺負他。一人拿走他的漢堡 包, 一人拿去他的薯條一人拿走了他的飲料。 他們戲弄那司機,要激怒他,令他難堪。 那司機 卻 不言不語,緩緩站起來 到前台結了帳,走出餐廳。女招待員 隔著玻璃看著他開車離去 。 然後, 招待員 來到那三個青年前面,他們正在取笑貨櫃車司機,笑他無胆 。 其中一人對女招待員 說,「這人真是胆小鬼! 」女招待說:「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胆小鬼,我剛才見他駕駛貨櫃車離開時,輾過你們三部電單車,你們的電單車已經變成廢鐵。」

很多人都覺得,這三個人罪有應得,貨櫃車司機做得好,大快人心! 但 這樣的事, 耶穌 會有甚麼反應呢?路加福音 第 6 章 2 7 節,他說:「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

給門徒的命令
主耶穌這番話是對誰說的呢?在 第 6 章 1 7 節提到來到主耶穌那裡,聽他講道的人,包括使徒、門徒,從猶太全地、耶路撒冷和推羅、西頓海邊來的人。他們都各自有不同的動機來到主耶穌那裡。

主耶穌向一大群人講道,但祂的心中,有特定的對象,特別為他們而講的,在 第 6 章 2 0 節說:「耶穌抬頭看著門徒,說 」聽主耶穌講道的人很多,他們只是喜歡聽,聽完就算了。

不過,主耶穌知道有一班門徒的態度不一樣,他們是認真的,所以主耶穌講道的時候,眼睛是望著他們,主耶穌對他們是有期望。

愛的命令
主耶穌的吩咐,是用命令的語氣發出,因為誰沒有仇敵呢?人際關係的張力,是無法逃避的 ,有個講法是:「曹操也 有知心友,關公也有對頭人」。後一句的意思是好像關雲長那麼忠肝義 胆 ,也會有人不喜歡他。

既然人總會有壓迫自己的人,怎樣面對呢?這是關乎真實基督徒生命的事,是你心中的愛多還是恨多的事。當我們說上帝的愛比天高,比海深,但心裡仍然有揮之不去的恨意,就證明我們心中的恨意遠遠超過上帝測不透的愛,超過比天高,比海深的愛!

恨是苦海無邊
主耶穌發出這個愛的命令,因為祂知道,仇恨是苦海無邊。亞當夏娃所生的一對弟兄,大哥該隱因嫉妒成恨,把親弟弟亞伯殺了。

大衛在詩篇 第 35 篇 1 1 12 節 說:「 凶惡的見證人起來,盤問我所不知道的事。他們向我以惡報善,使我的靈魂孤苦。」 這裡提到的「靈魂孤苦」既可以是出於被遺棄的心情,也可以因別人以惡報善而起的恨意,帶來的孤苦!還是兩種情緒糾結一起。

同樣,詩篇 第 69 篇 1 9 20 節:「 你知道我受的辱罵、欺凌、羞辱;我的敵人都在你面前。辱罵傷破了我的心,我又滿了憂愁。」作者因為遭受別人各種惡意的攻擊,心中既有憂愁,又結合了憤恨!

作者被仇恨充斥內心,竟然說出最不人道的話:「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仇恨蠶食了人性。

如果讀過金庸的《倚大屠龍記》,都會記得其中一個角色 金毛獅王謝遜,他被仇恨充斥,由豪傑變成殺人如麻的魔頭。

仇恨扭曲了人性,將自己帶進無窮無盡的痛苦之中,心靈永遠得不著安寧,沒法有真正的喜樂,等於無形的自殘。

離開怨恨,無論仇敵多殘酷

弟兄姊妹,你遇到的仇敵有多可惡呢?有沒有一個好像主耶穌提及的仇敵那樣可怕呢?大家留意逐步升級的敍述,首先是「恨你們的」,這是藏在心裡,而在態度流露出來;其次是「咒詛你們的」,是由態度到行動,口出惡言。最可怕是「凌辱你們的」,從動口到動手,傷害越來越大,到了虐待地步。

跟著舉出兩個例子,「打臉」和「強搶」。「打臉」是很大的羞辱「強奪」別人的東西,是橫行霸道。這裡只是提出簡單的例子,搶奪不一定指暴力,現代社會上的手法多的是用欺詐,巧取豪奪,便堂而皇之地拿走了你的東西。

主耶穌這樣詳細的講述仇敵對待我們的方式,說明祂是深深知道我們的痛苦,知道我們遭受到的不公平,明白我們心中的憤慨!

但是主耶穌仍然堅持: 離開怨恨,無論仇敵多殘酷!

選擇主動

被別人傷害,是真實的經驗,主耶穌沒有叫我們否認這些痛苦。受傷是真實的,需要醫治,然後站起來。受傷的經驗是寶貴的,可以幫助我們成長,更有同理心,更懂得體諒別人,更知道怎樣帶領人走出困局。

留意主耶穌怎樣講,

1. 當我們遇到 不愛 我們 的人 時,我們「要待他好」、「要為他祝福」;

2. 當我們遇到 不善待 我 們的人 時,我們「要為他禱告」、「由他打」;

3. 當我們遇到虧 欠 我 們的人 時,我們「由他拿去」、「就給他」。

不錯,假使我們是受害者,我們應該採取積極的態度,我們仍然是有主動權的。如何面對不幸的事,我們是有得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報復,也可以選擇按照主耶穌的吩咐,饒恕他們。

主耶穌用命令的語氣,要我們愛仇敵,因為他知道我們是有這個主動權,但我們往往棄而不用。因為我們會以為對待仇敵好或不好,是內心的態度,沒有人會看見,也沒有人 可以阻止。然而愛仇敵是我們應該做的,所以主耶穌就這樣命令我們。

饒恕很難,但仍然可以

跟著,主耶穌教導我們主動地多行一步,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這句話最基本的意思是我們希望上帝怎樣饒恕我們,我們就怎樣饒恕人。這樣,我們就沒有藉口說,我們不知道怎樣饒恕仇敵。

這句話更重要的含意是鼓勵我們主動地去愛,不是被動,不要沒有作為。
饒恕很難,但仍然可以饒恕!

荒謬的饒恕

如果你堅持,認為對方明明是錯,為甚麼要饒恕他,為甚麼不可以恨他,你該知道,因為仇恨會破壞你的生命,會摧毁你的未來,帶你進入無盡苦痛的深淵之中。

饒恕是違反公平的原則,是違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公義原則。在常人眼中,饒恕是荒謬的,把仇敵當作朋友,為他禱告,為他祝福,是不可思議的。

其實,我們已經得著了天父「不合理的饒恕」,難道饒恕是荒謬的嗎?

荒謬的十字架

受釘十字架的主耶穌,竟然為加害者祈禱,在常人眼中,很荒謬。

我們一直以為這是主耶穌為那些陷害祂的法利賽人、祭司與文士,為判祂死罪的官員,為羞辱祂、釘祂十字架的羅馬兵丁等等祈禱。我們沒有參與直接殺害主耶穌,所以我們不用主耶穌的饒免。

真的嗎?

其實,主耶穌的犠牲是每一個人都有份,「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三23)怎樣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創造萬有的主,本該與人有和諧的團契,本該受人的敬拜和順服,但是這一切都因罪失落了。擁有絕對主權的主,竟被人叛離,何等的荒謬!

在主耶穌的比喻中,提及一位小兒子離開父親,成為浪子。這個人放棄兒子的身份,成為浪子,是虧缺了父親的榮耀。父親本該得著孩子的尊重和順服,但兒子成為浪子,就失去了父親的榮耀。

這位父親可不可若無其事,好像以前一樣快樂生活嗎?根本不可能,浪子的行為是刺痛了父親,是傷了他的心。只能有一個期望,浪子回頭,再次成為他的兒子。父親沒有派人去找他,他每天遠遠站著,等待他回來。

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一直刺痛了天父。所以聖經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五8)上帝因著愛,饒恕了我們,還差耶穌救贖我們。

我們所有送主耶穌上十字架的人,願意父上帝怎樣饒恕我們呢?我們也就要怎樣饒恕人!

在主裡面,有饒恕的力量

惟有蒙主超乎常理的饒恕,我們才能不合常理地饒恕別人。惟有得著超乎常理的恩典的人,我們才能不合常理地施恩給別人;惟有活在主裡得著不合常理的愛,才能愛仇敵。

我們能饒恕,因為我們是至高者的兒女一般人的良好關係基於對等原則,「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但屬主的人卻不是這樣,因為上帝是恩慈的主,祂一視同仁,讓人有足夠時間得著祂的恩典。

我們得著上帝無比的恩典,就該樂於與人分享,不論是友是敵,都一樣分享給他。

這並不是說基督徒能夠輕鬆做到饒恕仇敵,而是指,我們靠著上帝
可以這樣做。

假使我們不在上帝的光照下,檢視自己的黑暗,不看見自己的罪,老我依舊,要饒恕人,根本不可能。

愛仇敵的真義

上帝的慈悲,儘管人的行為違反祂公義的本性,刺痛了他的心,並
沒有影響祂的愛。祂一視同仁的給予照顧和供給,並且給予機會,好讓
他們悔改。上帝的慈悲,不是盲目的,不問是非曲直的。上帝吩咐我們
饒恕人,

1. 不是承認他們的惡行是合法、合理;

2. 不是接受他們的行為;

3. 不是縱容他們的惡行;

而是藉著我們的善行,包括祈禱、祝禱等等,去糾正他們的行為,要他們活出善良、公義、正直。

饒恕是交出審判權,由主伸寃

主耶穌命令我們愛仇敵,因為審判權是屬於上帝,而且上帝已經定了開審的日子。我們固然希望仇敵悔改,假若他不悔改,不珍惜上帝給他的機會,他就要自食其果。上帝在聖經中鼓勵我們。(羅馬書十二17—19)

一個母親的榜樣

一個孩子,名叫約翰,在課室裡,他坐位後面的男同學常常用手指觸碰他的後背,令他無法專心上課,而且擔心這個男同學突然襲擊他。約翰不知該怎樣做?他回去對媽媽說,媽媽於是準備到學校去向老師投訴。

約翰的弟弟在旁聽到,就說:「feed your enemy」(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媽媽突然問:「這個同學愛吃什麼?」約翰說,「果凍。」

第二日,約翰又被後面的同學碰了一下,下課後。約翰便遞一袋果凍給他。從那天開始,這位男同學沒有再碰他。此後,他們便成了好朋友。